陈萍萍,孟庆波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课程思政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四个相统一”推进建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明确了资源共享、深入研究、名师表率等方面要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基础,通过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整合课程思政教育资源、转变课程思政教育方法、发展课程思政教育队伍、完善课程教育联动机制等路径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高职院校在教学教育思维的转变、教学资源的挖掘、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有利于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邀请课程思政、职业教育专家对全校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培训,并组织教学单位对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融入课程思政后编排,推动课程和教师协同发展,从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校园环境是课程思政推进的中心阵地,但“微阵地”同样重要。因此,高职院校要转变创新教育理念,在校园内打造与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及家庭环境等“微阵地”相结合的实践课堂,与理论课堂协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推进全方位育人,设立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心理体验中心、实践研究基地,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校外实践等多方面内容,切实可行地扩大了教育场所与教育范围,形成了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各门课程中,都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突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一方面,挖掘课程育人资源。尤其是专业课课程,应从学科的定位与特征出发,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同时,要强调引领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确保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支点,将课程与时代、社会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例如,铁道机车专业群可以在实践中挖掘专业技能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可以找到知识教学与价值教学的有效结合点,有利于任课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更高效地利用课程资源。
另一方面,挖掘教材育人资源。教材是高职院校推行课程思政理念重要的载体和工具,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教材选用和审核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对现有教材重新审阅、合理修正,坚决抵制腐朽思想与错误观点。同时,在编写新教材时要求根据不同课程,将职业道德、行业精神等内容加入专业课教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联动育人。
随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从文化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实现“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客观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了解中国价值、中国智慧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可以有力助推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比如可以定期邀请文化学者、企业家开设讲座与专题会,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与在校大学生交流等,或者在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张贴文化标语、设立文化墙等进行文化创设,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示范课程,深度融合课程品牌的发展。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定下“厚植工匠精神文化”的基调,开展了“大国工匠进校园”、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能力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覆盖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匠心”品牌的建设有效调动了全校各个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实现了打好理论基础、丰富课程活动、延续文化传承的课程体系建设,使“匠心精神”深入人心。目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设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55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了育人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相互支撑、同步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新时代也是信息化的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应促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使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可以通过数据的记录,对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学习状态进行及时分析,针对问题探索线上精准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在教师个人意识形态上要严格把关,在入口环节上做好甄选,不能让政治错误、立场不坚定的人进入教育队伍,无论其学术水平有多高、专业能力有多强。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建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感与专业辨别力,使教师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坚守政治原则与法律底线,时刻规范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真正做到种好“责任田”。
课程思政理念下,要充分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不断提升教师“教”与“研”的能力,找到其新时代的角色定位。首先,树立学生意识。教师要准确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体会学生的需求,结合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规律,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好课程的各个环节,焕发课程活力。其次,树立实践意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小事、关心国家大事,在实践中为学生做出表率。最后,树立团队意识。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的集体备课形式,将教师的教学意识从个人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团队的合作共赢。
高职院校需要对现有各类课程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打破各环节之间交流限制,构建起平台配合机制,从而实现长久发展。首先,构建学科与课程的配合。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学科整体规划发展中,在专业课程中有机展开。其次,构建人员与课程的配合。高职院校应围绕课程本源,从整体建设的视角聚集多方力量,推动各部门协同配合发展。最后,构建载体与课程的配合。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将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校外实践等环节相互配合起来,使不同载体之间形成功能互补,放大育人效果。
为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持续完善保障机制。第一,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学校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比活动,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的评选,为表现突出的教师评奖评优,并给予物质支持和荣誉鼓励。第二,制定完备的考核机制。鼓励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联合开展教研互动,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教育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第三,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主体上,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相评价、课程教师评价、导师与家长评价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品德、协同合作等不同视角做出评价,展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的路径建设紧贴学生的生活与实践,不仅真正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能够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在教育教学这一最基本的环节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