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研究

2023-01-04 19:49马思其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1期
关键词:美育美学红色

马思其

(南京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江苏 南京 210023)

红色文化孕育、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于特定历史时期“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创造的崭新文化形态”[1]。2004年,红色文化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前往红色旧址、革命圣地及红色纪念场所,看望老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并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站在新时代历史坐标的交汇点,探讨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恰逢其时。红色文化资源饱含着无数革命人不辱使命的信仰,蕴藏着千万爱国者勇担大任的初心,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青少年最好的营养剂。

一、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育人力量

(一)红色文化是催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要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首先要增强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强大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讲到文化自信,谈到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2022 年5 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中指出,要“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4]。这对于高校如何守好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立足中国大地和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红色文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体现了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这些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从理论自觉,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诞生于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红色文化是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载体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鲜明提出并深刻阐释了具有非凡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伟大建党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精神,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构筑起中华民族熠熠生辉、源远流长的精神之源。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红色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文明价值始终未曾改变。为什么红色精神永不过时?不仅是因为从中我们能够挖掘、凝练出契合时代和现实需求的文明价值,而且这些价值能够伴随历史的发展、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不断传承创新,不断催生新的精神文明增长点。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文明价值始终未曾改变。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要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永远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三)红色文化是推动高校育人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革命文物保护、革命纪念场馆功能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关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运用和管理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这套体系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利用革命史、利用红色文化等资源来教育全党全国人民,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资源是做好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源流和珍贵养料,其中蕴含的巨大力量,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民族精神、提升审美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内生动力和智力支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长期过着和平生活,从未经历过战火纷飞的险境,更应运用好、发展好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强化教育功能,凝聚信仰力量,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学生的成长之路。

二、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分析

(一)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具有理论基础

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具有理论基础。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最早提出“美育”一词,认为教育就是美育,美育同时包括了德育和智育在内。该理论受到康德美学思想启发。康德和席勒的美学理论深刻影响了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美学思想,王国维曾指出,智育、德育、美育“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5]。蔡元培将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认为美育原先是包含在德育之中的,“为要特别警醒社会起见,所以把美育特别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四育”[6]。同样,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也是一种大美育观,高度重视历史和社会生活对人的美感教育作用,相比于将美育孤立起来、就美育谈美育、与现实社会实践脱节,它更倾向于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对美育工作加以考察和把握,鼓励将美育事业与全人类的社会改造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7]。红色文化包含了中华先进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发展实践中具体表现出来的优秀文化精髓和精神谱系,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正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等美学思想的深刻阐释和生动实践。

(二)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红色文化为美育工作提供精神指引。红色文化是一部生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英雄谱,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千万个英雄人物,他们是党的伟业的铸造者,也是红色文化的具体创造者。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者,到在战争年代付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楷模,到“两弹一星”元勋等老一辈科学家,每一位共产党人身上都散发着信仰之美的光芒,他们身上流传的感人故事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的最好的美育教材。

红色文化为美育工作提供优秀文化支撑。在红色革命的光辉历程中,有许多经典的红色歌谣、红色小说、红色戏曲、红色电影等红色作品留存后世,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红色宝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教育功能。自1917年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概念起,美学教育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和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美育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红色文化作品进行阅读、观看、传唱和欣赏,将产生巨大的“红色冲击力”,给受众带来情感的高峰体验,并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完成艺术之美的激发和升华。

红色文化为美育工作增强教育感召力。红色遗存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地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纪念林、名人故居,其中展出的伟人、革命先烈或英雄人物遗留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以及附带的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建筑设计、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8]。组织高校学生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考察,带领他们深入感受老前辈在革命年代、建设时期、改革大潮中的奋斗之美,无疑是上好了一堂身临其境的生动思想政治课和美育大课,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澎湃激情,点燃理想信念之光。

(三)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红色文化与高校美育工作融合渗透取得了一定成果,不少高校从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审美需求出发,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美育教育教学方法,将有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然而,两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往往着重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凸显,对于红色文化本身呈现出的精神内核和艺术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深,教育主体的审美素养有待提高,教学内容审美缺失,未能充分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美育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存在被简单化、泛化处理的情况,高校对于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故居及红色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运用往往仅限于组织学生到访参观,做到“外化于行”却未能“内化于心”,对于红色文化的精神品质和美学内涵缺乏有效的挖掘整理,也不能带领学生深入领悟红色文化展现出的先进性、革命性、民族性,对红色文化资源单纯地进行参观展示和说教性灌输缺乏感召力和感染力,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部分高校的美育教学方法僵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现形式过于单调,未能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互动性强的形式,有时参观的展览仅是简单的红色文化图片拼接,缺乏美感和亲和力,未能深入人心,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三、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一)加快课程改革,推进红色美学融入教学实践

高校应根据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强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美育元素,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积极引导以“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为代表的高水平专任教师参与其中,突出党建主题文化育人、红色经典文化育人和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等,创新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贯穿美育课程和美育教材体系,将真、善、美的美学意蕴传递给学生,提高美育育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课堂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的浸润式展示,通过节选播放红色经典电影、戏剧或纪录片等形式,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具有美学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红色元素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将原本枯燥说教的大道理转化为自觉接受、入脑入心,让学生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自觉产生情感冲击,达到对于红色美学的非功利性认同;课堂教学模式还包括学生的激情式表达,在课堂实践中将学生转移到讲述主体的位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家乡或周边城市的红色历史文化,通过提前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分析研究等方式,讲好红色故事、讲活红色故事,在激情式讲述中加强对向善事迹的了解,加深对红色之善的认同。

(二)注重以文化人,推动红色美学走进第二课堂

高校应进一步凸显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美育元素,着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育人资源,更加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的平台阵地。高度重视红色校史资源建设,积极挖掘校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红色思想的洗礼和文化美学的感染。高校可以以历史上的知名校友人物命名书院或学生社区,将红色文化熔铸到校园文化之中,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品牌,引导学生传承校园文化精神,在思想和文化的相互交织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依托学校展览馆、校史博物馆、档案馆等场馆,定期举办各类红色文化主题艺术展,将其作为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党团日活动的重要平台,同时让红色文化艺术资源走进校园文化长廊、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社区,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让红色故事具体化、普及化,让红色美学的传播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可看、可感、可触摸的实物载体,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休闲时刻均能感受到红色美学的熏陶和浸润,让红色文化“活跃”在当下、“呈现”在身边,“为红色基因提升治理主体能力营造舆论场”[9]。

(三)加强校社联动,打造红色美学育人融合格局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既是高校的育人使命,也是全社会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我们在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同时,不能忽视全社会育人的重要力量,只有整合、统筹社会育人资源,发挥红色革命场馆的协同作用,建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全领域覆盖、全要素融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彰显育人合力。高校应充分发挥本地和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用好、用活革命精神资源,积极与红色场馆共建全方位实践育人共同体,携手打造校内外红色美学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就近就地瞻仰参观遗址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开展主题鲜明的红色美学实践活动,利用实践课程或寒暑假带领“红色实践团队”到访各地红色革命基地,让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现场欣赏红色书画作品、红色经典音乐、红色情景剧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身临其境地形成立体的感知,在自然而然中使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冲击,在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得到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上的熏陶与提升。创新美育工作机制,整合高校科研优势资源,与当地红色革命纪念场馆共建高水平红色美学资源新型智库,筹办研究中心,以研究促教学、以研究促育人,将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真正转化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推动力,为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红色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红色是什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红色在哪里?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追忆红色浪漫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