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分析

2023-01-04 19:39:43崔琳烟台体育公园管理服务中心
环球市场 2022年35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崔琳 烟台体育公园管理服务中心

现代事业单位极为注重管理民主化,会充分尊重社会大众监督权力,采取财政税收以及财政资金公开化与透明化处理。通过对资金绩效进行评价的方式,明确自身工作不足和优势,以便针对不足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好地为广大民众进行服务。同时,还需要通过对财政资金收支情况的严格监督与审核,确保资金使用真实性以及有效性,保证财政支出对于纳税人的有益性,更好地为国家建设以及民族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一、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主要环节分析

按照评价活动发生时间,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分为事前绩效评价、事中绩效评价和事后绩效评价三部分内容[1]。在进行事前绩效评价过程中,会在正式使用财政资金之前,对项目实施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资金使用的实际用途以及具体数额,展开提前审核和估算,从源头起对项目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和资金使用,确保优秀投资行为占比能够得到切实提高,以便更好地完成财政资金的应用;事中绩效评价活动会对已经立项的项目进行跟踪评价和分析,能够根据对具体项目内容的审核,按照项目实施进度以及项目整体的资金应用等各项情况,确定实际资金使用和预期之间差距,同时做好成本控制,避免出现过度超额的情况,保证资金使用合理性;事后绩效评价会在项目结束之后,对项目资金投入成果进行验收,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经济收益,从多角度入手,对资金使用情况做出评估和判定,并从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后续项目管理提供经验。此种评价模式能够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产生原因做出分析,进而做出科学处理方案,保证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保证项目收益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二、财政绩效评价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以往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单位通过财政预算的方式,保证资金使用的平衡。由于单位对于财政的依赖相对较大,所以很容易会造成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使得事业发展内在动力有所缺失,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打破了这一固有局面,事业单位也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方式,保证资金来源以及自身发展活力。在此环境下进行财政绩效评价,可以更好地帮助事业单位明确自身问题,确保自身能够健康化发展[2]。

(二)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转变管理理念

通过开展绩效评价的方式,能够对资金进行统一核算与管理,同时可以运用对非财政补助以及财政补助进行统一管控的方法,保证资金使用效率能够得到切实提升[3]。通过构建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理念转变,确保其能够树立起以大众需求为目标的服务意识,更加积极地为社会公众利益进行服务,更好地为社会公众负责,从原有工作模式逐渐向服务工作模式进行转变。

(三)有利于树立起良好事业单位形象

运用财政绩效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向公众展示自身工作成果,帮助民众了解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内容,确保事业单位能够获得更多民众支持[4]。通过对民众监督权力的应用,可以让广大民众能够更好地对事业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保证事业单位能够不断进行工作转变与调整,及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从而在民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提高民众对于事业单位的认可度以及拥护度,进而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三、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

(一)根据流程科学展开绩效评价

在进行事前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对财政资金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对项目所需要投入的金额进行评估和审核,按照资源配置后能够取得绩效为依据展开预算操作,从源头入手,对项目的绩效情况进行判断,有效减少低绩效项目以及没有绩效项目[5]。并需要将事前绩效评价工作列入单位日常评审工作之中,在部门预算编制完成之前,展开次年项目事前绩效申报,以便更好地对后续项目的投入情况进行管理,确定项目是否有实施必要性。

在进行事中绩效跟踪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完成进度等各项情况进行跟踪,确定项目的具体投入情况以及项目的效益和预期之间偏差,明确存在投入超支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做出针对性的评价[6]。同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情况进行跟踪,做好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确保能够通过提出评估方案的方式,为项目优化提供数据依据,保证项目管控工作的开展质量以及有效性。

在进行事后绩效检查过程中,需要如上文所述,对项目支出实际结果进行效率性以及经济性的评价。通过综合检查的方式,对项目整体情况做出明确判断,确定绩效是否达标,及时对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保证已经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将损失尽量控制在最小[7]。同时,需要通过对资金分配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方式,结合实际问题做出经验积累,确保管控方案以及使用方案能够得到不断调整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展开后续项目的资金管控,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价值发挥到最大,确保资金使用收益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二)具体开展工作细节

首先,需要对相关文件材料进行查阅,做好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各项内容的收集,对各项发展政策规定进行了解,掌握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以及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等各项数据信息;其次,对合同情况以及内容进行审查,针对经济活动是依靠合同协议进行约束的特点,通过对合同内容进行查阅的方式,对双方权利公平性进行判定,及时对不合规内容做出调整,按照招标文件内容进行相关协议的审查,确定合同是否发生实质性改变,以免出现财政资金被非法使用的情况;再次,需要对财政之间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进行查账处理,通过进行数值计算的方式,对报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需要对相关记账凭证以及其他内容进行详细收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做好账目的证据收集以及内容分析处理,确保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最后,通过进行现场实际调查的方式,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挪用公款或者违规修建等行为进行检查,对存在使用伪劣材料以及不合规操作等行为进行严格处理,通过实际调查的方式,更好地收集相关证据信息,以便做出客观判断,展开精准评价[8]。

(三)工作开展注意事项

在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明确机构以及组织的具体等级情况,按照上级的实际指示以及意图,更好地展开工作活动,避免出现按照自己的意图或意愿随意进行绩效评价的情况,需要严格按照评价步骤以及评价内容,根据上级的具体指示,有目标的展开各项绩效评价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单位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由于各工程项目均存在隐蔽工程的情况,所以加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也不可忽视隐蔽工程的评估,需要对隐蔽工程的风险以及支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9]。同时,需要对项目是否存在负债或者其他方面风险问题进行研究,需要对社会效益指标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按照生态理念,加大对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的应用力度,不断对各种新科技技术进行应用,确保能够更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保证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投资回报率,确保能够更好地完成民生服务项目以及资金使用,可以拥有更多实力,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开展建议

(一)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通过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方式,按照事业单位具体条件以及项目开展的整体情况,展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由于各项目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具体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需要保证指标设置的灵活性,需要对评估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评估规范等内容作出详细说明,但对评价的具体指标作出灵活化的处理,确保指标体系能够更加符合各个项目的具体要求,能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约束和指导。

(二)设置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由于受到宣传以及前期指导等各项工作开展问题的影响,部分人员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评估报告填写方式方法,在进行自评报告的填写方面,也主要以正面问题的填写为准,在建议以及困难等分析方面相对较少。同时,项目报告计划内容和完成情况基本相同,没有进行深度调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只评估报告的作用和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鉴于此,需要通过组织人员参与培训的方式,告知人员正确的自评报告使用方法以及填写内容,使其真正明确评估报告的作用和价值,指导其按照统一规范进行填写。而绩效评估人员也需要对项目评估报告进行填写规范管理,保证评估人员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符号等能够达到统一,评估报告内容可以更加专业,能够为项目的管理以及资金使用管控提供有效助力。

(三)及时进行评估内容反馈

进行绩效评价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管理人员明确资金使用情况的具体问题,能够根据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保证资金使用不会遭受损失,是以改正问题和改善现状为目标的。因此,需要及时对评估内容进行反馈,通过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及时沟通的方式,就评估内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按照问题做出针对性的管控,保证各项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能够被控制在最小,资金使用可以得到纠正,从而更好地完成资金使用任务,不浪费每一笔资金。

(四)针对绩效评价意见做好整改

需要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对资金使用情况做出整改,根据评估结果展开年度预算的编制,保证资金使用能够得到有效调整,年度预算支出结构以及方向能够得到不断优化。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确保资源使用效益以及效率均能得到提高。有关部门也可以按照评价结果对公共管理部门绩效情况做出考核,展开单位领导的政绩考核。

(五)注重绩效评价工作创新

由于事业单位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优化的状态,相关管理工作以及管控方式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所以绩效评价工作也需要按照时代发展整体步伐,跟随事业单位的转变作出相应创新。不仅要进一步加大对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确保数据收集以及分析等工作开展效率,同时还要根据以往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开展问题做出调整,保证工作开展方式能够得到不断优化,确保绩效评价工作能够逐渐向精细化方向进行发展,整体工作开展水平能够得到不断提升,进而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工作开展提供服务。

五、结语

进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不仅能够保证事业单位的形象价值以及管理理念转变,还可以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绩效评价方式方法的研究力度。在明确财政单位基本需求以及实际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展开事前绩效评价以及事中和事后资金绩效评价,确保能够对资金使用活动全过程进行全面性监督,及时就存在的问题作出判断和反馈,进而更好地帮助事业单位进行资金使用管理,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应用到为民服务方面,从而将事业单位作用和价值最大化体现出来,更好地为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财税(2021年4期)2021-07-15 08:40:32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08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