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百年探索及其时代价值

2023-01-04 19:27刘宇宏冯文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道路现代化

刘宇宏,冯文艳

(大连海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最重要的是根据中国具体情况,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而不是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道路问题上,“中国自己”始终将主体地位确立起来,凸显独立自主的原创性道路。

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1]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不断向前。党的百年探索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在中国运行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饱经风霜,历经劫难,在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国被迫开启现代化道路的探寻。在党的建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中国自己”道路的早期探索。在早期关于中国式道路的探索中,无数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探寻方向。《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杂志,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陈独秀作为主编,也大量发表提倡“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力提倡反对封建文化思想,深刻冲击了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来的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启蒙作用,同时,推动了现代科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苏维埃政权的相继建立,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让中国人民见证了社会主义的真实面貌,但这并不能直接对中国革命道路产生作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代表着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代表着现代社会的人类新文明,李大钊就是以这样的视角看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3]随着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了解和借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现代化的新文明要融入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融入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工人阶级之中,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达到社会文明的状态。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社会群体之间表现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作用。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庶民的胜利》,体现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工人运动的蓬勃之势,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问题。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力量的结合,充分体现新型文明形态和主体力量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创立及发展凝结着无数共产党人的心血,也是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的,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新的道路,人民有了新的命运,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道路,中国革命走向了新的起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大意义。

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持续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起来。1953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这些工程项目构成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和实践证明,一味效仿“苏联模式”是不能成功的,反而会影响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现代化不仅包括工业上的现代化,更包括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周恩来提到的国防现代化这“四个现代化”,这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级概念。中国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将工业现代化扩展到社会科教文卫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将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相结合。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农业大国,所走的道路与西方自然不同。只有立足中国国情,才能对国外的现代化道路进行扬弃,以五年为时间节点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渐接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进程。

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入探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工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整体提升了国民经济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在这一时期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都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质的道路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这意味着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独立自主。1992年的南方谈话,标志着改革开放走向新的阶段,邓小平首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6]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实践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展开的,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中逐步丰富、发展的。[7]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探索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始终领导人民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坚定不移前行的路上取得了许多阶段性进展和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及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的高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了一系列新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崭新的篇章,推动“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历史的大势中发挥主动精神,承担政治勇气,勇担责任,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8]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共同富裕,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每一步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体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崭新内涵。

2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特征

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为世界多样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中国方案,颇具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中国底蕴。

2.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2021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百年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而促使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成就的因素又是多种多样的。建党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截至2021年底已发展到9600多万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已经由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到如今的巍巍巨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党的面貌到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从前一穷二白的中国到如今的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忽视的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方向,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向好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建设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统领政治工作全局,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不断完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人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具体表现在“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9]。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不仅维系国内生态文明环境,更注重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

2.2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了谁、依靠谁”是关涉道路的根本问题。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永远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就是中国道路区别于其他道路的根本标志。无论在怎样的发展阶段,人民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打江山与守江山中提到的,守的都是人民的心。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的表述是这样的,中国的现代化没有走西方老路,而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没有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模式,而是创造了中国式民主。中国式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自由参与,是人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人民至上”,无论是从教育、医疗,还是养老等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是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战略全局,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2.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是中国特色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国式”,主要强调“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也是具有中国特色。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深刻意识到立足中国国情的重要性,工作重心的转移,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走进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探索开始了新的转折。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毛主席写下了许多著作,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朝着什么方向前进,这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创造性成就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突破西方式革命道路的局限,走出中国自己的道路和风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无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道路,还是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都体现着立足国情,立足发展情况,独具中国特色,而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历史过程中不断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体系,充满自信,坚定不移,不断发展。从世界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走向世界,在逐渐被世界不同国家所认同,也逐渐在世界书写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

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价值

3.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筑中国精神

从革命岁月到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是这些信念让中国共产党人凝聚起来,理想信念支撑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和灵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协调,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到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简凝练,充分展现着祖国建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缺一不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为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时代的现代化新道路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文明中的一部分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党走过百年饱经风霜,却仍风华正茂,正是因为广大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及其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将中国实践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使中华民族逐步摆脱危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扎下根来,为党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提供更加持久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之中,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筑中国精神。

3.2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融为一体,体现着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展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国价值是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了过去实践中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回望40余年改革之路,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正确的,也是在这条道路的前行中,我们逐步走向繁荣富强。从“先富带后富”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一直在路上,始终将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摆在党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不断促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体现了中国价值,将国家、公民、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脱贫攻坚,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价值是面向未来、积极向善、不断创新的力量,体现着中华文化,渗透着中国魅力。

3.3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包括:道路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道路的力量就是艰苦奋斗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是和平发展之路。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合作协议,合作开展了2000多个项目,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相关国家合作共赢。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变局就是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洗牌,世界格局重新调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世界格局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参与全球治理,“以中国发展贡献于世界”,我国在面对全球疫情的情况下,向世界各国伸出援手,提供疫苗,贡献中国力量,体现了我国大国责任和兼济天下的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样态,开拓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这条颇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道路,彰显着“社会主义”的底蕴,体现着“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这条道路在探索中积累了无数经验,在挫折与教训中积累了前进的智慧与勇气,这不仅是一条现代化道路,更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一种特殊的发展道路,它立足于全体人类,面向世界,和平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式道路现代化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道听途说
中国式民主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