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省供电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钟宏伟 张 鋆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技术不断发展的衍生性产物,已实现了改变和革新,可实现自动化操作运营。随着电力自动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参与到电力工作中的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加大,有效管理已存在一些阻碍,但自动化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当下电网运行过程中,在技术手段和运营方式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电网运行环境无法实现科学有效的监督作用,无法确保在运行过程中的持续稳定性。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由于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科学技术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搭建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一些台风出现比较频繁的区域进行电网建设时存在较大阻碍,这不仅会影响电网建设速度的顺利推进,还会影响电网运输的稳定性。因此,在此地区中建立电网系统的工作人员需强化建设电网结构的稳定性,加强信号传输,降低一些地区的停电几率。
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有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在很多地区都会存在居民浪费电力的情况出现。从这一角度来看,利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情况。和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进行比较,使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帮助提升系统资源的整合能力,有效节约城市资源,促进资源的分配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供电设备常常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系统的运营情况所影响,最终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营。作为企业也会承担一些经济损失。因此,要想进一步优化供电系统,就需要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故障检测功能,一旦出现故障可及时定位故障的位置,快速通知工作人员做出处理,减少损失[1]。
电网调度自动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实现了重大转变,其中主要标志就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功能优化。由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间接对于电网进行控制,作为基础的控制中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覆盖领域会逐渐扩大,由原先的区域性电网转变至多个地域的电力输送。因此,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电网可持续运营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也会对于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产生以来系统的持续革新直接影响到后续电网的运行,可促进电力的持续供应,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
在当前阶段,电网调度所使用的主要系统为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是多个科学构件的结合体,组成的软硬件都比较多,在整体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的零部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使得在系统设计方面存在较高要求。但是在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点: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开展检测工作,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员去做出处理并整合分析数据。因此,在具体规定时间内,一定的工作人员很难快速做出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优化,实现高效的检测工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零部件结构比较特殊,和其它系统之间的布局衔接比较紧密。因此工作人员在系统运作过程中需及时对系统产出数据做出分析,并整合信息、实现信息的析取工作,从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如无法及时获得一些安全信息,那么在系统处理过程中设备很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错误[2]。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营过程中,其中很多的操作软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当下应用比较频繁的WEB服务器和一些基础的信息传递工具往往是为整体的运行工作所服务的,主要利用与网络中枢间的联系作为连接形式,利用网络TCP/IP协议作为整体系统运营的信息传输渠道,其技术本身就存在一些漏洞,很有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系统出现失误,没有及时对于刚产出的数据做好备份工作,就可能会导致数据出现外部流失,影响后续的系统维护工作。当前互联网技术虽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系统还是常常会受到黑客攻击。事实证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应用过程中需做好对于应用软件的筛选,避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系统攻击行为,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转过程中还会受到工作人员行为模式的影响,但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干预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是建立在已经制定好的管理制度上的,应当借助高效的科学管控才能获得显著发展成果。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人为的积极管控和宏观调整;在当前阶段,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对于故障的定位和判断能力较差,任何一个小的故障如果不重视,很有可能会酿成恶果,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营,因此需要人为对于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制定切实有效的维护方案。
针对于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所运行的主要环境,需要对于系统本身进行稳定性优化和方案调整。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营的基础在于保障产出数据的安全以及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系统传输数据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于传输路径进行有效评估和调整,确保具有科学保障措施实现高效数据传输,并且对于各个子系统采用隔离措施,分离不同的信息类目。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采用信息单向传递的形式,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采用安全隔离的主要方式就是防火墙的搭建或是使用专门的ID进行信息访问。
在系统防护方面,可提前设置好系统访问用户权限,对于来访者进行信息的查验,加密信息内容,进一步保障信息的安全。除此以外,要想做到科学把控运行软件,就需要优化软件,调整软件的运行结构,对于软件系统运行情况实现动态化监督,分时间段做好维护工作,避免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3]。
第一,搭建一套科学并且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建立专门的管理秩序。对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做好监管工作,帮助促进系统的实时运营,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除此以外,在长期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需要掌握系统运行的主要规律,并且做好数据的积累工作,为后续的系统运营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系统的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4]。
第二,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维护工作不一定在发生故障以后才开展,需要定期检测设备的零部件情况,对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已经老化的零部件进行及时更换,除此以外,还需要确保各个软件模块的运行状态都符合基础情况,查看数据的传输情况,确保运营参数符合实际情况。
第三,需要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规范化调整。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营水平也在不断优化,但是工作人员常常会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使得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失误,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制定电网运行的规范性操作方案,严格设定专业的交接制度和调度操作命令,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对于电网操作的专业水平,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按照已经设定好的标准去执行工作,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系统的维护人员所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为优化电网中端信息运输过程,实现高精度的电网操作工作。因此,在招聘维护人员时需要提升招聘门槛,严格审核其资质是否符合工作标准,考察其专业能力以及责任心等一些要点。与此同时,电力公司对于现有职工应当展开定期的培训工作,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作作为一项专业的课程对于工作人员展开培训。一线的员工需要了解电网操作的基础知识以及运营的思维,了解如何开展业务工作,并且保障系统的安全性,还应当给予工作人员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运营的专业水平,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
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于职工综合业务的培训,其中包含了自动化调度工作、设备结构以及操作方案等一系列内容,进一步拓宽员工的知识面、丰富视野。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员工可凭借原先学习到的知识直接判断故障出现的位置,进行有效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在运营动态过程中及时寻找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在运行过程中问题可能会出现的频率,明确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责任,一旦出现事故责任可追究到头,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
要想实现稳定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就需要搭建一套科学的运营管理机制,这对于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主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收集不同渠道的信息,将其作为有效运营的管理点,以此为基础实行轮换式交接班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记录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分析机房的环境变化情况,如温度、湿度等,还应当做好日志的记录工作。与此同时,运动机房具有较好的环境条件,为了避免人员混杂的情况,进出入时需要做好人员登记工作,确保设备处于一个稳定的运行环境内。除此以外,需要做好UPS记录工作,不能使用外接接口来操作,避免内部存在病毒携带进入设备的情况发生,做好物理隔离措施[5]。
为了避免设备运营过程中出现故障,相关部门在固定时间段内需要做好监测工作,通过巡检制度及时掌握电网的运行情况,依托于切实可行的巡检工作,增加出现事故概率较多的地区的巡检次数,一旦发现问题即可及时处理,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除此以外,在巡检工作中需要做好标记工作,针对于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零部件位置,需要了解故障情况,做好动态检测工作,避免出现严重的电力设备故障。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多元化的功能,目的在于促进电网的稳定运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系统可正常运作。
首先,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及时收集系统所产出的数据,进行高效优化处理工作,还应当做好对于数据的分析和整合,从庞杂的数据库中寻找出更多安全风险相关的信息,及时提炼,一旦出现异常、进行处理。
其次,针对于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制定上的优化。工作人员应当了解电网运行不同环节的运营原理,这样才可在日常工作中实现对于多个环节的科学管控。除此以外,挑选具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值班,确保系统可实现更加稳定的运作。
最后,针对于系统常常被黑客攻击的情况,电网企业需要成立专业的技术部门,招聘一些互联网技术人员加强对于系统的网络保护工作,一旦发现存在安全漏洞及时修补,从而避免出现重大网络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