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医药发展战略的思考*

2023-01-04 17:08郑金华
光明中医 2022年14期
关键词:西化中医药中药

郑金华

中国特色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胜利,中医药功不可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1]明确将中药处方列入其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2]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中医药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4]《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5]《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6]等利好政策相继落地。在后疫情时代,应充分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同时反思中医药长久以来的发展瓶颈,进而明确其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

1 中医药的优势

1.1 治急性传染病中医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医学与传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的斗争史[7]。中医药文化自古对防治疫病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黄帝内经》曰:“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黄帝内经》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确立了扶正祛邪为防疫基本原则[8]。对突发急性疾病,中医能够辨证论治,迅速开展治疗,而不需要病原学检测或抗病毒药甄选,在发病初期就能开始治疗从而改善预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中,中医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疗效显著,相关治疗方案被WHO向全球推广[9]。

1.2 治未病《黄帝内经》中指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在治未病方面强调“预防为主”“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结合推拿、按摩、针灸等理疗方式及太极拳、八段锦、养生操等方式锻炼[9],对于现代社会大量亚健康、慢性病、老龄人群来说,是理想的保持健康方式。人群的健康素质提升了,还能节约大量的卫生资源,缓解医保基金的压力,与当前以“健康”为中心的中国医改理念是完全契合的。

1.3 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的两大特色。在辨证论治理念下,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个体化用药等。整体观则认为人和天地自然是一体的,是相互影响的,不能孤立地看待人的健康,主张“法相天地”“天人合一”,强调调节全身达到“阴平阳秘”,从而调节身体失衡状态。基于辨证思维和整体思维,对于慢性病、疑难杂症,中医要比西医更有办法,复方治疗的疗效更好。

1.4 价廉易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针法、灸法、按摩疗法、外治疗法、内服法、中药炮制适宜技术等,不需要依赖昂贵的仪器检查、试剂检验等。因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基层容易推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屠呦呦研制中药青蒿素获诺贝尔医学奖,更使中药在世界医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据WHO统计, 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 占全世界总人口的40%[10]。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有超过80%的人使用中草药治疗普通感冒、慢性疾病、慢性疼痛等。中医药正在惠及全球。

2 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现有的医疗格局中,中医药并未成为主流,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2.1 文化认同低近代西学东渐, 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医药遭受了文化和政治的双重打压,元气大伤,很多优秀的传承沉寂或者消失。西医成为主流,当代有不少“中医黑”,不断质疑否认中医药,认为其核心理论易学是封建迷信。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民众对于中医药文化存在一定的偏见,加大了中医药国际化的难度[11]。中医药理论体系无法与西方医学体系对接, 导致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屡屡遭遇贸易壁垒。

2.2 中医药西化1979年易学解禁,被西医驯服的中医获得新生。1988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全国中医药事业, 是中医药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自2016年起, 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利好政策,中医药有了逐步发展。然而,当前中医药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基层中医药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职能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健全、中医药人才短缺等问题[12]。

在西医主导的医疗系统下,中医面临被西化的问题,面临“废医存药”的危机。日本顺天堂“小柴胡汤”中药西用导致悲剧事件已证实“废中医存中药”的路子是走不通的[13]。受现有政策限制,一些中医行医行为被界定为“不合法”。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流传下来的很多方子都在用生附子。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生附子是不能入药的,是毒性中药材,药店不能经营,中医大夫也不敢开,否则是违法。武医正骨技术常被界定为伪科学。这些问题本质还是中医西化的问题,整个医疗环境全部西化,整个社会思维结构的大部分西化。中医西医各有擅长,应该兼收并蓄而非把中医西化。

2.3 重治疗轻预防的卫生体系目前国内多数地区推行的医改只停留在“两票制”“带量采购”,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把医疗服务价格提高,试图打破“以药养医”的格局,却未根本扭转公立医院以“治病”为中心的局势,造成大量医疗资源、医保基金浪费以至亏空的后果。医院的收入主要靠“治病”,且医疗的“公益性”未根本确立,必然产生“逐利”动机,将“预防为主”变成口号。而主张“治未病”“重预防”且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必然得不到医院的重视,甚至沦为辅助科室。

2.4 中医药传承不足中医药人才缺乏、整体水平不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14]。国家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但基层极度缺乏中医大夫[15]。中医药传承不足是导致目前中医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院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批量生产”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医师承模式,人才培养效率低,传承又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能否真正体现名老中医经验内涵和精髓有待商榷[16]。

2.5 中药质量堪忧中医治疗效果除了大夫水平外,很大程度取决于中药质量优劣。目前中药材质量堪忧[11]。滥采乱伐导致部分珍贵野生药材流失, 滥用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等使药物安全性存在隐患。 炮制、切制等技术没有明确的标准, 导致饮片质量良莠不齐。

3 中医药发展战略

针对上述问题,以中医药在此次全球重大疫情中凸显的优势为契机,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中医药事业。

3.1 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6]将“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作为重点任务[11]。中医药文化融合了儒释道的哲学智慧。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全球共同危机下, 中医药“天人合一”思维和整体观顺应了时代需求。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医药国际推广, 中医药可通过国外孔子学院、岐黄中医学院等进行文化传播。同时,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人类命运共同体遭遇极大威胁的当下,通过世卫组织等将中国中医药防治经验、方剂等传播到各国,让中医药的疗效造福全人类。当下是中医药文化推广最好的时机。

3.2 管理体制改革国家重视中医药, 提供充分的人、财、物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保障, 中医药管理组织具备施展空间[12],建立有别于西医理念的、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的一整套管理机制,让中医药地位与西医西药相当,避免“中医西化”危机,保留中医药特色。

在当前医改大势中,应凝聚“以健康为中心”的共识。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宗旨的医学,“才是供得起,从而可持续的医学”[17]。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推广健康中心的医改理念,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发挥中医药价廉、简便易推广的优势。

国家在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机制时,应该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将中医院、中医医疗队伍、急救用中药品种纳入应急体系,让中医药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

3.3 重视中医药传承重视中医药传承。一方面, 中医药院校应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中医药文化育人,引入名老中医参与教学,鼓励学生早临床早实践;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中医传承模式进行优化,引入现代化手段提高传承效率,扩大传承范围。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是宝贵财富,不仅要传承其术,更要传承其德[18]。

3.4 规范中药质量管理推进中药质量标准建设。系统开展道地药材种植标准研究、中药炮制规范制定、经典名方制剂标准研究等,使中医药产业发展“有规可依”“有准可循”[18]。规范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从源头把关,减少农残、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确保药材、饮片和药品的质量。

3.5 开展循证医学和真实世界研究疗效是医疗技术最重要的说服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真实世界研究的兴起,是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契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亦离不开循证医学的思路与方法[19]。基于临床流行病学思想上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严格限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忽略了特殊人群、个体差异以及研究对象的社会、心理及个体价值取向的影响[20]。而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的特点,必须要考虑这些影响。真实世界研究要求还原治疗的真实场景,改变了过去RCT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严苛限制。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为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体系下的发展创造机会。

后疫情时代,应及时总结中医药防控疫情的经验,加强中医药文化推广、建立独立的中医药管理体制、坚持健康中心的医改方向、重视中医药传承、规范中药生产加工质量、开展循证医学和真实世界研究证实中医药疗效,最终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复兴。

猜你喜欢
西化中医药中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药零食”怎么吃
语文课本已被悄悄“西化”?
近现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中西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