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平
(甘肃省卓尼县草原工作站,甘肃 卓尼 747600)
我国草原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原面积较大,但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下降,尤其是种类繁多的鼠虫害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安全,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草原保护工作。
草原地区发展放牧业的过程中,部分群众由于对草原生态相关知识地了解不够,开展放牧生产时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草原承载量加重,影响了草原植被的生长,最终导致草场退化,牧草及草原原生物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草原植被覆盖率及植被高度都会影响到草原鼠类的生存,草原植被情况较差时鼠类数量会有所增加。
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冬季的温度升高且时间缩短,有利于虫类繁衍,加剧了草原虫害的发生。同时,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环境脆弱,为害虫创造了有利的生存条件。此外,部分地区草原面积较大,发生虫害时受资金、人力、物力等制约,不能及时进行虫害综合治理,为次年虫害爆发埋下了隐患,导致草原虫害难以根治。
鼠害是造成大部分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其发生种类较多且频率较高,同时鼠害不会集中在一个区域,而是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给草原生态系统及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草原鼠类不仅会伤害植物暴露在土壤外部的部分,还会为害植物根部,导致植被无法恢复,优质牧草的产量及质量下降。大量的鼠类会导致土壤表层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在地表形成的大量鼠洞及土丘会造成地面塌方。草原鼠类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得脆弱,其携带的病原体还会加剧疾病传播,对人类及牲畜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引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1]。草原鼠害是一种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生物危害,鼠类入侵草原后大量繁殖,其生存的地下洞穴逐渐增多,导致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对草原地区畜牧业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草原虫害分为地上虫害和地下虫害。地下虫害主要为害牧草地下部分的根茎和嫩芽,地上虫害不仅为害植被,还会为害人类和牲畜。虫类的繁殖能力及存活能力较强,防治不及时会导致草原退化、植被稀疏,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发展及当地的生态环境。部分虫类具有一定的致毒性,会引发较多的牲畜疾病,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此外,害虫还会将一些疾病传染给人类。
目前,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较大,监测手段落后,预警监测体系不完善。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人力、物力不能满足实际防治需求,导致草原鼠虫害监测效果不佳,无法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预警监测体系的重要作用无法凸显。
草原鼠虫害治理过程中,受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员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有效且先进的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无法落实到位,相关设备也无法应运于实际工作,导致草原鼠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相关部门需从政策方面给草原鼠虫害防治提供保障,积极与企业及高校合作,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完善防治体系。
部分地区草原灾害预警体系建设落后,灾害预警能力不足,不能科学预判相关灾害可能会造成的威胁。草原鼠虫害发生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防控,导致草原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化学防治就是用化学药物进行灭鼠、控鼠,主要是利用毒饵诱杀鼠类,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鼠患。但毒饵残留量超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给其他动物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大部分地区已明确禁止使用药效较强的灭鼠药,改用缓效药剂。用缓效药剂灭鼠,鼠类不会直接死亡在草原上,而是经过3~10 d后死亡在地下洞穴中,可大幅度减少草原上中毒死亡的鼠类尸体,有效避免动物误食鼠类尸体造成二次中毒。防治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毒饵数量,将毒饵放置在鼠患较为严重、人畜禽接触不到的地方。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药物管理工作,禁止乱用药物。
毒饵和相关药剂的生产厂家要远离居民区、种养殖生产区,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好、远离水源的地方。药物要有专用储存地、专用运输设备,避免运输途中毒饵掉落后威胁到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生命安全。负责投放毒饵的工作人员要穿好防护服,做好防护工作,投放毒饵后设置警示牌,提醒养殖户不让畜禽靠近,落实好禁牧工作,并定时无害化处理暴露在草原上的鼠类尸体[2]。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鼠类天敌及微生物灭鼠,在鼠患较为严重的地区投放鼠类天敌,或通过保护鼠类天敌减轻鼠害,如人工饲养鹰类或狐狸等以鼠类为食的生物。生物防治鼠害的总体效果没有化学防治的强,但安全性高,不会给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居民生活及畜牧业发展的不良影响较小,是草原灭鼠的首选之法。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要适度,鼠类的天敌过多也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打破原有的草原食物链,严重时会引发生物入侵事件,不利于畜牧业发展[3]。
生态防治将鼠患治理和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通过优化草原环境达到治理鼠患的目的。通过监测草原利用情况,科学松土、施肥、浇灌、翻耙,促进牧草健康生长,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减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稳定性的破坏,在合理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大多数草原害虫为蝗虫,其特点为种类多、分布范围大、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强、食性杂,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机械防治、药剂防治和综合防治。防治过程中要根据发生虫害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治方法[4]。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光源诱捕,在虫害严重的区域设置诱捕器,诱捕到一定数量的害虫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成虫数量及排卵量。
机械防治利用机械设备对草原地区的害虫进行捕杀,属于应急性防治,防治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小,防治效率比物理诱捕高。但其应用具有局限性,主要在地势平坦的地区进行防治。
药剂防治虫害见效较快,但草原面积较大,需用无人机低空喷洒药剂,药剂喷洒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及周边的种养殖业发展都会造成一定影响,须严格控制药剂喷洒频率和药品剂量配比[5]。
综合防治是根据草原的实际情况,进行草原生态保护,需花费较长时间,但防治效果好。通过因地制宜地制定综合防治方案,从源头上减少治理措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虫害发生概率,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将虫害影响降到最低[6-7]。
草原生态对生态环境及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重视其保护工作,根据草原实际情况科学开展鼠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沟通,通过实地调研和科学监测,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优化草原鼠虫害防治方法,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