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斌
(陕西省城固县老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 城固 723200)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能够维持我国生态平衡,提高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也是推动合作经济的重要基础。在乡镇森林管理工作中,森林防火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由于全球气温在不断升高,森林火灾隐患在不断地加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优化森林防火的工作模式,加强日常的巡视,及时发现在森林中的一些火灾隐患,采取科学的方式提高防范的效果。
虽然在以往乡镇森林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制定了防火措施,但是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还无法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在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乡镇森林的发展现状,优化整体的防火措施,并且解决在以往森林防火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森林防火的效果以及水平,满足我国当前林业的发展现状。以陕南秦岭南麓老庄镇为例来看,当前乡镇森林森林防火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天然林从1999年以来全面禁伐,森林植被增长较快,枯枝落叶较多,增加了林区的可燃物,给森林防火增加了困难。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着火灾管理和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这给后续防火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因素,乡镇森林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内部的可燃物较多,当遇到高温天气的话,那么很容易会由于一个不注意而出现较大范围的森林大火,整个扑救难度是非常大的。凶猛的火势蔓延速度非常的快,很容易会出现冲火和飞火的问题,并且在森林内部杂草丛生,在秋冬季节一些草木干枯之后,也会增加可燃物的燃烧速度,这也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乡镇森林的周边一些群众如果并没有采取正确地用火习惯,或者是出现上坟烧纸烧香等传统祭祖方式,那么也会增加森林火灾发生的隐患,导致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在不断地提高,影响了防火管理工作的科学进行。
为了使森林防火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防火装备以及高素质的队伍,灵活应对在防火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并且也可以降低防火的难度,从而使得我国林业能够获得蓬勃的发展。但是在当前乡镇森林防火队伍建设中,现有的人员还存在综合素质不足的问题,另外不同的林区消防通道建设非常的落后,整个林区的坡度较大,道路建设条件是比较差的,很容易会在火灾发生时存在交通不便等问题,对后续救援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道路不通畅的情况下,扑救队员很难到达火灾的现场,很容易会错失最佳的救火时间。我国当前大多数乡镇森林都建立在山区的地区,山区地区通信讯号较差,这给实际动态指挥和管理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导致扑火队伍很难形成一个合力来提高实际的扑救效果。
其次,在实际扑救时专业能力不足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相关设备非常的落后,质量很难满足相关的标准,在团队中也缺乏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导致扑火装备和扑火人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一些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也没有开展更加严谨性的实战演练,导致整个火灾救援工作非常的被动,在火灾发生时会增加受损的程度。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不仅仅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更加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开展管理,还需要使周边的群众能够具备完善的防火意识,约束自身日常行为,从而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乡镇村干部和周边群众都会存在着侥幸的心理。政府对于森林防火宣传的投入资金是比较少的,广大群众将森林防火归结到政府责任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群众缺乏完善的防火意识。另外在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宣传工作太过形式化,并没有根据当前森林防火的要求及标准进行全局性的把控,无法全面的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在实际防控工作中还存在着火灾预见性难度较差的问题,当发现火灾时,由于森林火灾蔓延速度比较快,牵涉范围比较广,在处置时遇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再加上群众防火意识不强,那么很难在火灾发生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这很容易会导致火灾再进一步地蔓延,为后续的森林火灾防救工作带来诸多的难度。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个乡镇森林的分布范围非常的广,部分存在分散性的特征,农业用地和森林用地相互交错,在节假日期间鞭炮的燃放和迷信用火在不断地增加,提高了火灾发生的概率,也会给实际的防火工作带来诸多的困难。在一些地区中,由于森林旅游热的不断升温,导致旅游区的林业面积在不断地增加,一些游客在游览踏青时由于防火意识淡薄可能会出现乱扔烟头,或者是不注意自身用火行为,也会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诸多的挑战。
在乡镇森林防火管理工作中,可以适当借鉴城市中的消防管理方法,根据林场的特点来提高后续森林防火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强化火灾危险源的管理,更加科学有序地开展森林的防火工作。危险源主要是火种和指各种物质或者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物理和化学的特征很容易会出现火灾发生的危险,也是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本因素,危险源的识别的性质和特征属于判断分析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评判危险源的危险系数和数量等等,优化整体的风险评价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后续的管理方案。在危险源管理和控制时,需要以安全工程学为主要的基础,借鉴消防监督的防火思路,根据不同的危险源制定更加科学的防范措施。在进行森林火灾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时,要制定更加科学的应急紧急预案,先进行可燃物的识别和控制,之后再根据乡镇森林的面积来确定主要的防火区域,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设备的投入力度,从而使得火灾发生时能够凭借完善的基础设备来提高后续的管理效果。此外还需要做好公路沿线和农林木用火的全面监督,最大限度地消除发生火灾的源头。
为了使森林防火工作可以更加有序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保证各项防控工作的科学进行。首先可以在内部工作中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森林防火工作协会,掌握核心的管理内容,例如火源管理和宣传教育等等,解决在以往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并且按照平等和互利的原则,以林地的分布情况为主要单位提高后续管理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在周边村落中自发地建立民间的防火联防组织,共同保护周边的森林资源,通过不定期的巡视,及时发现在森林中的一些安全隐患。
其次,还需要充实和完善专业化或半专业化的森林扑火队伍,将损失降到最低。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工作,讲解在火灾防范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在森林中很有可能出现的火灾隐患等等,不断的强化相关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这样一来在火灾发生时就可以精准性的判断发生的类型以及火源的特点等等,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森林防火的效果和水平。在实际管理时可以制定相对应的奖励机制,从而使相关的扑救人员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火灾防范工作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突出火灾防范工作本身的科学性。
在以往防火管理是由于周边的群众防火意识不强,那么很容易会增加火灾发生概率,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防火知识的宣传,将防火宣传教育当作基础性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实施,不断的普及防火知识,并且建立更加科学的规章制度,宣传到各个农户中,从而提高实际的防火效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和周边学校之间的广泛联系,在课堂中融入防火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特别注意森林中的一些火灾隐患。在实际宣传时可以定期开展宣传组织工作,实现火灾知识宣传的全覆盖,从而在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另外还需要融入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不断扩大防火资源宣传范围,积极地利用信息宣传的载体,拓宽信息宣传的渠道,从而为防火宣传工作提供重要的形式。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重点防火地带,高火险等级气象情况下,要做好火灾的监督以及宣传。可以加强和周边乡村之间的合作,共同的解决不规范用火的行为,做好火源的科学管理。
针对防火基层设施落后的特点来说,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将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中,从而使得火灾防护工作能够具备专业性的特点,保证各项工作的科学实施。除了要依靠政府的投资之外,还需要不断扩大资金的筹集范围,完善林区的道路并且修建瞭望台,在不同的关键环节中设置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无线电的指挥构建一体化的网络之后,再配备专业性的防火指挥车,贯彻落实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融入先进的设备,从而使得森林防火工作能够具备现代化的特点。
其次,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建立起森林防火的预防管理体系,保证基础条件的建设,从而使防火工作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另外,还需要贯彻落实规范化管理的原则,保证扑救工作的针对性及科学性,建立起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并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林区的全面巡视,及时的发现在其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在后续工作中要健全森林火灾的预防管理,不仅要完善实际的计划方案,还需要做好物质的储备,随时随地应对在火灾预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扑火队伍的专业力度,全面的增强扑火应急的处理水平,在新时期下主要是消防队伍来执行森林的灭火任务,但是由于本身人力和物力存在的限制性,如果在基层森林中发现火灾规模是比较大,那么很难满足实际的防火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森林火灾救援队伍专业化的建设,全面的提高森林火灾的扑救效率。在扑救方式方面可以充分地发挥林业干部职工的力量,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同时也可以鼓励周边的居民参与到火灾的防护工作中,形成一个合力,共同的提高火灾的防护效果。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定期进行扑火技能的演练,注重重要通信工具和物资的配备,为应急能力提高提供必要性的保障。在后续管理时,要强化巡查队伍建设,对于重要的林区要保证有3名以上的护林员每天进行巡查,及时的消除在森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到不同的工作环节中,提高现场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在进行防火林带建设时,要以不同的行政区为主要单位,同时还需要完善相对应的资金投入,充分落实时间节点的管理,保证森林防火带建设的充分进行。另外要充分的发挥生物防火的功能,全面提高森林防火本身的科学性,在生物防火带规划方面要按照先边界后内部的原则,在具体落实上要分层次地进行,应当着重集中于公墓陵园,山脚,村庄,森林旅游区和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的地区。这些地区发生森林火灾概率是比较大的,在前期规划阶段要种植一些防火阻燃性较好的树种。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现场的管理效果,还有助于防止火灾发生时蔓延速度过快的问题,减少在火灾发生之后的一些损失,全面提高现场的安全管理效果。
如果在乡镇森林中发生较大火灾的话,那么所带来的影响非常的恶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森林防火的要求,加强预测预报体系的建设,可以和当地项目部门进行相互的合作,搭建立体式和全方位的乡镇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点,从而使防火预警系统准确性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当遇到火险等级较高的情况时,要马上联系相关部门,发出相对应的预警信息,并且采取更加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条件地区还可以建立完善大数据库,配合3S技术,建立数字资源系统,了解森林的特点和火灾隐患等等,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后续森林防火提供重要的基础。在预测预报体系建设时,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统计工作,不断地完善整体的工作经验,并且做好科学的补充,全面的提高乡镇森林防火的效果和水平。与此同时,在实际巡视时还可以融入无人机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区域内都可以进行日常的巡视,在高火险等级天气快速的发现森林中的火灾隐患和突出的安全问题,并且可以马上将所发现的内容上传到控制中心中,通过图像的处理来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案,突出与时俱进的工作模式。在加强森林防火预测报警能力时,也要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定期进行林区内部的科学监测,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快速的发现在林区内部的安全隐患之后,再马上通知相关部门共同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从而使火灾隐患能够得到有效的地减少,保证林区内部的安全性。在实际监控时也要保留主要的视频记录,这样一来在后续工作中如果出现火灾,也可以结合视频资料充分的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为后续预测预报提供重要的基础。
在新时期下加强乡镇森林森林防火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解决在以往防火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突出先进性的工作特点,并且不断地扩大防火知识的宣传范围,全面提高岗位人员和周边居民的防火意识,规范实际的用火行为,保证森林防火管理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