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X县的调研

2023-01-04 13:47金明娟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5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农户

金明娟

(国家开发银行大连市分行,辽宁 大连 116001)

1.引言

垃圾处理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对城乡垃圾进行治理和分类,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城市的垃圾处理体系已逐步完善,大部分城市实施垃圾分类,而农村的垃圾处理仍较为落后。我国已于2020年底实现了全面脱贫,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新的阶段,农村发展的战略重点将向乡村振兴转移。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研究,对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垃圾的生产量也逐步在增加,而居民对垃圾集中处理及分类的意识不强,导致农村垃圾得不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由此,本文选取了X县进行了实地访谈和调研,对X县农村居民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垃圾处理和分类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2.X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2.1 调研及数据说明

为深入了解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及问题,于2021年9月实地走访了X县3个村,对农户进行一对一访谈调研,调研问卷内容涉及农户的基本特征、收入水平等基本信息和其对垃圾处理的意愿、具体行为等方面。共计调研问卷300份,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剔除回答不清及真实性较差的问卷12份,共收集有效问卷288份,问卷有效率96 %,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目前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2.2 X县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2.2.1 农户的垃圾处理意识和行为逐步增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户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意识也逐步增强,渴望提升自身的生活环境。根据调研数据,82%的农户表示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且愿意参与到垃圾处理的行动中。有62%的农户表示当遇到同村的村民随意倾倒垃圾的情况进行制止或劝阻,说明农户在垃圾处理的意识方面有较大提升。在具体的垃圾处理意愿方面,有75%的农户表示愿意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改善环境。从实际的垃圾处理行为来看,68%的农户能自觉将垃圾放到垃圾集中处理点或垃圾筒内,有54%的农户将生活废水排放到集中的废水排放点。

2.2.2 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断健全

为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X县近年来也不断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在农户住宅户外设立了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设备,不断健全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根据调研数据,有56%的农户表示在离家门100米以内有公共垃圾桶,45%的农户能够使用垃圾集中处理设备,42%的农户表示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从农户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满意度来看,有7.64%的农户表示对垃圾处理及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满意,32.99%的农户表示比较满意,31.94%的农户表示一般,还有22.57%的农户表示不满意,4.86%的农户表示很不满意。由此可见,X县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在不断健全,为农户进行有效的垃圾处理及分类提供了便利。

2.2.3 逐步进行垃圾集中处理

在调查的三个村中,均逐步进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主要方式为每30户左右农户集中居住区域修建垃圾收集池,每个村修建1-2个垃圾中转房,农户将垃圾收集至自家或公共垃圾桶中,然后由清洁人员进行收集至垃圾收集池,或由农户自行将垃圾倒往附近的垃圾收集池中,村中将垃圾池的垃圾收集至垃圾周转房,然后由乡镇对垃圾中转房的垃圾进行定期清理。每个村雇佣2-3名村民为垃圾清洁员,工资约1500元左右,主要工作为街道垃圾清扫,农户垃圾的收集,垃圾清洁员的工资由农户集资支付。

2.2.4 垃圾处理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城乡垃圾处理及垃圾分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推进垃圾集中处理和垃圾分类,X县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近年分别制定了X县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方案、X县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具体的政策,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工作。在资金支持上,X县不断加大垃圾处理的资金支持,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转运处理。在组织管理上,建立了单位领导负责制和生活垃圾管理标准以及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和网络化管理体系,在农村垃圾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X县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户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不足

从2019年开始,我国在城市开展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有居民未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在农村垃圾分类的实施更是落后,农户地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仍然不足,根据调研数据,76%的农户表示听说过垃圾分类,也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为中仅有23%的农户会对垃圾进行大致分类,主要是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垃圾分类很麻烦,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选择频次为62%;二是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类别较全的垃圾分类设施,选择频次为56%;三是政策及宣传措施不到位,选择频次占48%;四是政府缺乏监管,选择频次占42%。

3.2 农户对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不强

目前大部分农村开始实行垃圾集中处理,修建垃圾处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垃圾收集站点,聘请垃圾清扫人员等,这些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在垃圾集中处理的过程中,仍需要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垃圾处理费,用于支付清扫人员工资、基础设施的维护等。所调研的三个村农户均对垃圾处理支付费用,但支付的金额和方式不同,A村支付金额为按人口支付,每人每月2元,B村为按户收费,每户每年60元,C村为每户每年100元。从支付意愿看,仍有部分农户对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不强。根据调研数据,54%的农户表示不愿支付垃圾集中处理费用,64%的农户表示垃圾处理收费过高,43%的农户认为,农村垃圾处理应该由各级政府出资进行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以及后续的人员工资的发放等。垃圾集中处理支付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户的收入水平仍较低。虽然实现了全面脱贫,但农户的总体收入水平仍不高,垃圾集中处理费用也会占用农户的支出份额。其次,部分农户认为,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垃圾集中处理的费用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导致农户不愿支付。根据调研数据,农户认为垃圾处理费用由政府承担的占62%,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愿支付垃圾处理费用的农户占42%。

3.3 政府供给能力较低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进行农村环境治理,但由于我国行政村数量众多,无法保证每个村都能获得国家的财政资金。而且我国基层财税制度改革之后,作为基层的乡镇政府不再拥有征收农业税的权力,但乡镇却是实施垃圾集中治理的最主要主体,一些乡镇基本没有税收收入,导致基层政府为垃圾集中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供给能力较低,有68%的农户表示政府在垃圾处理设施及运行中的投入不足。而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垃圾数量也在急剧增长,由此后续垃圾处理的费用也要逐步攀升,导致部分村虽然建起了相关的基础设施,但由于后续的资金不到位,农户对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又较低,使垃圾处理运行困难。此外,政府对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为农户配备的垃圾处理设施没有采用详细的垃圾分类的设施,导致农户即使有垃圾分类的意愿,由于没有配套的垃圾分类设施导致其意愿无法转变为具体行动。

3.4 垃圾处理主体不清

农户是乡村振兴最主要的主体,垃圾处理也是为了提升农户的居住环境,而目前大部分农户相较于城市居民其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意识落后而且随着劳动力转移的趋势,目前留在农村常年生活的都是老年人,空心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农户这一最重要的垃圾处理主体缺位。各级政府近年来为农村垃圾处理投入了大量的设施和资金,农户过度依赖政府,认为公共环境的治理应该由政府来承担,造成了农村居民普遍搭便车的行为。此外,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也存在博弈的过程,各级财政支出均不足,垃圾处理公共设施的建设、后续运行的经费等具体有哪一级政府承担,均没有明确的主体。此外,目前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清扫人员的工资等资金的来源渠道单一,仅有政府的投资及村民对垃圾清理费用的支付,缺少社会主体的参与。

4.X县农村垃圾处理对策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的思想意识

农户是农村垃圾处理最主要的主体,目前农户对垃圾处理的思想意识不强,导致其垃圾处理的行为动力不足。首先,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户认识到保护环境,提升自身居住条件的重要性,通过印发环境保护和垃圾治理相关的宣传册、基层政府的广播宣传,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农民夜校、文化墙等形式,将减量、低碳的环保理念融入村民的生活中。以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微信、QQ群等向农户推送相关的垃圾治理的知识,不断提升农户垃圾治理的意识及行为。其次,向农户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使农户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此外,村层组织也可以组织一些知识竞赛、趣味活动等,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向农户普及垃圾处理的意识,使农户能够主动进行垃圾集中处理和垃圾分类,共创生态宜居的环境。

4.2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针对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短缺的问题,应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保障垃圾处理的正常运行。首先,应将财政资金适当倾斜,支持农村环境的改善。财政资金是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大资金来源,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和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完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特别是垃圾分类的设施。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典型城市的发展模式,配套更为细化的垃圾分类设施,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行为。其次,引入市场机制吸引企业投资、业主承包开发等有利于促进工程建设的途径,向社会多方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垃圾的收集转运及无害化处理。鼓励民间组织投资农村垃圾治理,通过捐赠等方式筹集社会资金,多渠道获得农村垃圾处理的资金支持。最后,提升农户对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提升农户对环境治理主人翁的意识,自觉支付垃圾集中处理的费用。

4.3 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相关政策

首先,要以国家整体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为指导,不断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从乡镇层面出台具体的农村垃圾处理办法和约束机制,同时以乡规民约对农户垃圾处理和分类的行为进行约束。市、县级政府应从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农村地区具体的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其次,要加大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将国家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贯彻执行,构建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垃圾处理具有较好成效的村以及个人进行奖励,对在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中执行不力的居民进行一定程度的惩罚等措施,不断提升农户进行垃圾集中处理和垃圾分类的行为。

4.4 发挥各主体作用共建适宜人居环境

首先,要明确政府在垃圾处理中的责任,特别是各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协作,在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中的资金投入比例以及在垃圾处理正常运行中的资金投入比例,防止各级政府互相推诿的现象。其次,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加大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垃圾清运及处理的落实力度。另一方面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使居民均能够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最后,要让农村居民能够认识到垃圾处理会切实改善其生存环境,具有明显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使农村居民能够自觉自愿参与到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中,并愿意支付一定的资金进行垃圾治理,最终实现多主体通力协作,共建适宜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的研究
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及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园,解码垃圾处理的“园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