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伟全
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生态意识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人类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现。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着社会的发展,更关乎人类未来。目前,我国生态意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意识教育的全民化和社会化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广。
全民生态科学、生态道德、生态审美意识的提高,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真、善、美的追寻,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达到真实、友善与审美的目的。其中生态科学意识对应着人格培养中的“真”,象征尊重自然,用科学知识审视生态环境,用科学的理性观察大自然,影响生活实践;生态道德意识对应着人格中的“善”,通过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人与自然的情感置于道德规范之中,促进维护更多的生物群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审美意识对应着“美”,重塑人们欣赏自然美的价值观,引导人们依据美的尺度审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用乐山好水、美美与共的立场对待整个山水林田湖草系统。
提升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认知。经济社会中市场占主导地位,根据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商品的价值属性由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此,不消耗劳动、没有交易可能性的自然物就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缺乏科学的认知,自然界中有许多丰富且唾手可得的自然环境资源,被人们肆无忌惮地浪费与开采,无节制地掠夺与破坏。过去,以GDP论英雄的经济增长模式,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涵盖工农业生产及其服务等方面价值的做法,导致“重经济轻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地方盛行,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浪费,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提高大众对生态危机的科学认识。生态危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引起的,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速度超过自然恢复速度导致的。其中,生态危机的形式日渐多样,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冰川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还有厄尔尼诺现象、自然病毒侵袭等,这些都是生态失调逐渐演变成危机的结果。科学地认识生态危机,就要清楚生态危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危机的形成与修复都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期。因此,在生态危机还在潜伏和酝酿的时候,进行人为修复可以有效避免其继续恶化,从而杜绝更恶劣的生态失衡与环境破坏的出现。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都告诫着我们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处危机而不自知。工业社会里人们对大自然的大肆掠夺,才造成了如今处处危机的现状,那时候的人们,面对得来的财富毫不在意大自然中所隐藏的“定时炸弹”。如今的世界正承受着当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所累积下的种种病痛,这些都是缺乏危机意识,没有科学预见生态危机的后遗症。
辩证地看待自然,全面提高对自然的科学认知。对生态科学的认识不应仅停留于表面,还需要融入自然,全身心地替生态环境着想,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承认现存科学对自然认知的有限性,也是对生态科学全面认识的最好解读。单纯用科学的理性分析自然,往往助长了人类在认识自然中盲目自大的心理,不尽观其貌,只想着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因此,科学地认识自然,需要避免用器械、工具化的心理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掘自然中的生命属性,才能大大提高人们认识自然的科学性,得到人与自然关系正确的见解。
生态道德意识也称为环境道德意识,就是依靠伦理道德的力量,提升人们认识自然、应对自然的能力和素养,提升自身的生态意识,使人们更自觉地守护生态环境。
人们生态道德意识的提高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由于人类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科学表明,人类的中耳就是由鱼类祖先的鳃演化而来,所以,过去工业社会“征服自然”的想法是不妥的,而且人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全部由自然提供,可以说,人类从自然中来,最终还是要到自然中去。另一方面,人类拥有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人们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违背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人与自然应是一个休戚与共、互融共生的生命共同体。顺自然而成,人类既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又要时刻警醒自己,对待自然要有伦理和道德的底线,凌驾于自然之上、企图征服自然的行为最终会得到自然的报复。面对自然时,应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与存在,在改造自然时应首先考虑到自然界的承载力,才能维持生态圈的长久运行。
近年来生态问题频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类对自然生命的漠视。一直以来,伦理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自觉需求而存在着,以人为中心、以人类生命为目的,常常只把自然界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来使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口号不过是为了人类的一己私欲,造成的结果不仅割裂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之间的纽带,还造成了严重的自然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因此,将传统伦理观念拓展为包含自然关怀在内的生态伦理,并且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培养人们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将成为重塑人们道德观念的重要任务。
发现与欣赏美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就此而言,自然的美与人类的欣赏之间应该易于达成一种和谐状态。事实却每况愈下,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了。究其原因,并非人类欣赏自然美的能力退化了,而是面对自然时有了利益的羁绊。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眼前层峦叠嶂的高山、郁郁葱葱的树林,看在眼里的却是价值连城的矿石还有木材。人们通过利益的滤镜审视着面前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生物,使得只有存在交易价值的自然物才能触发他们欣赏美的感官,或者说,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早已脱离了它本身,带上了人世间的俗气。
针对上面对自然生态审美的不公,必须从提高人们的生态审美意识做起。首先,要从自然生态的整体出发,从全面、整体、肯定的角度,摆脱利益关系的束缚。人类生于自然而归于自然,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应发自内心,不应是价值的衡量才能够得出谁更美的结论。其次,顺应自然,了解自然之美不应以人的审美观为转移,擅自改变生态环境,以个人的主观意愿去影响、改造自然环境是不对的。生态审美所追求的不该是狭隘的和割裂的美,而是实现整体生态系统利益与价值持久运行的美。最后,要清楚了解生态危机给自然生态之美所带来的危害,这种危害具有毁灭性和不可再生性。面对已经消失的物种,如果要欣赏它的美,我们只能在博物馆或书本中才能找到,未来,还会有多少动植物只能看到其标本而不见活物。面对当前畸形的生态审美,必须将割裂的自然美与人类的欣赏力重新整合,使人们在向往美好生活的目标中,不仅包含着“绿水青山”宜人的生态环境,还体现着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情趣。
随着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我们不仅要推广和普及生态意识教育,还需要生态实践加以巩固。从青年一代培养他们踏实整改自然生态环境的心性,克服传统教育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养成的问题。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推动青年生态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重点从生态实践出发,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社区、生态征文、海边捡拾等生态实践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获取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增强各种生态意识及能力,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将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外化为生态实践、自觉行动。各种生态意识的培养,目的不在单纯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是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