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尹辉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湖南永州 425000)
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角度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繁荣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立足所在地区的发展实际和资源优势,探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破除当前存在的问题壁垒,提升示范带动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激发乡村群众内生动力,为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探索了有效路径。
从根本上改变乡村面貌,要立足于县域整体谋划,以乡镇为中心,加强乡村统一规划,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1]。永州市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的原则,各县(市、区)在理顺管理体制、整合部门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规划领导小组,强力推动辖区内的所有镇、村规划建设工作。根据县(市、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节约用地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的立体规划行动。截至2021 年10 月,已全面完成县(市、区)总体规划、乡镇(街道)体系规划和村庄(社区)发展规划。对于乡镇、村(社区)推进规划编制工作,都要求在充分征求和认真听取主管部门、基层干部、行业专家及乡村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并纳入制定村规民约、指导村民建房、乡村产业建设等事项范畴,确保整体工作有力有序。
1)推进永州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为目标,构建一套“责任要求清单化、资金筹措多元化、水质监管标准化、小型水厂规模化及管护模式多样化”等完整的“五化体系”,解决现行标准下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抓好“四好农村公路”、乡镇(街道)主干道路修缮、村组便道扩宽等建设,有效解决农村偏远地区群众的出行难题。3)开展乡镇(街道)供电保障行动,以农村电网提质改造为重点,持续完善配电自动化装置及配套设施,实现农村稳定供电服务“全覆盖”。实施“互联网+”进农村工作,推动网络覆盖由乡镇(街道)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到2021 年已实现永州市行政村100%接通光纤网络,30 户以上自然村均铺设4G 网络,打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各县(市、区)探索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辖区乡镇(街道)划分成若干路段、片区、网格,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网格管理中心及村(社区)委会等为责任落实主体,逐步形成“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的整体联动格局。坚持管理全覆盖、服务零缝隙,创建完善乡村网格化服务团队,建立“网有人管、格有人领、活有人干”的乡村治理责任落实机制,动员辖区群众广泛参与,切实推动乡村治理由单一化、被动式向全方位、联动式转变。树立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理念,推进乡镇(街道)“社情民生”村级微信群、党建对接联络网及网格连心服务站等平台建设,全面畅通基层为民服务、村(社区)权监督、信息反馈渠道,助力构建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需条件,是促进乡村稳步发展的根基。1)对标产业兴旺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永州市乡村产业,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近年来,永州市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建设农业基地、推广农业技术、融合产业链条为主攻方向,永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持续攀升,形成了以粮食、果蔬、茶叶、畜禽、烤烟、竹木及中药材等加工为主,其他特色农产品加工为辅的产业发展体系。截至2020年11 月底,永州市完成农产品加工值1 580 亿元,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413.12 亿元。2)根据乡村产业需求,全力抓招商、盯项目、优服务、提产能,加快补齐永州市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短板。聚焦农业产业集聚,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点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项目,永州市乡村主导产业不断扩容增效。据统计,永州市在2020年签约43 个农业产业项目,总签约金额达89.07 亿元;有40 个在建、续建农业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0.66 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的134.55%。
结合永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摸清乡村经济整体发展现状,以完善乡村经济治理体系为引领,整合现有乡村产业资源、交通资源及人力资源,按照集体经济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方式,大力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全链条经营、多产业融合、规模化集群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把分散的种植户、养殖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组织起来,多方位推进标准化生产,逐步形成区域化产业,最终达到规模化经营[2]。坚持用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经济,立足于“一县一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盘活乡村资源、资产、资本,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事公司及承包联营等多种形式,发展乡村股份制合作经济、新型集体经济;健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田园综合体及集体化运营等模式,推进市场企业、平台公司与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利益的紧密结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乡村产业供销环节因利益诉求不同存在衔接壁垒,应寻求各环节利益诉求点平衡,达到最终利益诉求趋同[3]。
2.3.1 准确定位,大力培育永州市品牌
聚焦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做优做响“永州之野”市级公用品牌和“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推动永州市的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乡村品牌及版权品牌等协调发展,力争让更多的永州字号农特产品进入“优质名品”和“知名商标”。目前,永州市授权使用“永州之野”品牌的企业有109 家,涉及农业产品200 多个;2020 年新增绿色食品34 个及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逥峰蜜柑”。
2.3.2 对接市场,广泛宣传永州品牌
各县(市、区)充分发挥乡村产业链办公室牵头总作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乡村绿色和有机食品,推广重点乡镇(街道)农产品的生态特色、品牌文化、商品特点、市场行情和优惠活动,利用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网络电商及新媒体等不同层次的平台,开拓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面提升永州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2.3.3 搭建平台,塑造优质永州品牌
积极推进国家农业产业高新区、国家级产业基地、国家级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创建,冷水滩区、东安县、道县、江永县4 个县区于2020 年被纳入国家柑橘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建立了湖南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超临界流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立永州品牌发展基金,打造特色农业知名品牌,精心培育中科农业、金浩茶油、恒惠食品及湘君面业等永州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立足永州市乡村产业体系,各县(市、区)以政府控股运营的农业类发展建设投资公司为重点,按照“集中财力、优化效能、应整尽整”的原则,将辖区内有关部门的涉农融资统一归到“农建投”平台公司,由“农建投”平台公司根据资金额度设立乡村产业项目及具体实施工程,做到计划拟定科学、运行调度有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果。同时,创新投资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股权投资、合作经营、收益分配等方式或阶段性持有“农建投”股权来参与各类乡村振兴项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倾斜投入机制,不断保障永州市乡村产业链有序发展。根据农户资金需求特点,制定适合各类农户的利率优惠政策和金融产品,发挥地方政策性银行、信贷机构、资本市场等外源融资机构在产业发展中的融资作用[4]。
加强乡村组织建设,积极选拔思想正、学历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年轻人才加入到村两委干部中,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带领村民干、干给村民看、帮着村民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政府做服务不包办、给支持不越位,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5]。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明确权力与责任的边界,处理好政府管理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坚决推动“该政府管理的,由政府依规管好;该村民自治的,由村民自己负责”,并融合“村民议事、办事、主事、评事”,发挥村委会、议事会、代表会等自治组织功能。面向永州市的所有行政村,建立健全符合法律政策和公序良俗的村规民约,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将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纳入法治化轨道,是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6]。永州市各县(市、区)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治理重点,全面整合基层法治力量和资源,建设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乡村法治服务平台、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抓好司法调解进村入户、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配备、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着力畅通乡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发挥司法部门职能和乡镇基层管理的作用,开展“法律六进”“送法下乡”“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活动,让乡村群众获得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及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提高村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思想意识;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有机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引导广大村民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确保乡村稳定有序。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滋养。乡镇(街道)根据需要组建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规矩立德、以文化养德、以评价促德的方式,在充分尊重乡村传统习俗和礼仪秩序的基础上,通过狠抓农村集会、文化活动、红白喜事等重点方面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倡导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知荣辱、明礼仪、懂践行”的新乡风。由乡镇(街道)政府主导落实,定期开展乡风评议会、“文明示范户”“家风在身边”“晒一晒陋习”等系列治理活动,严格兑现奖惩措施和激励形式,让有德者既有“得”又有“名”。并且积极推行新乡贤治理、好人好事榜,以乡贤引领乡村舆论、以群众评价引导社会风气,教育并引导乡村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让思想行为与时代新风相适应。
永州市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持续激发本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不断促进新型城乡互动发展、加大乡村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永州市在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着力以抓改革、强产业、求实效为重点方向,及时把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的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进而因地制宜构建了乡村振兴的“永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