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红
(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
公园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配套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因此做好公园景观设计配置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具公共服务价值的生活环境。景观植物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通过更加艺术性的景观设计与配置提升公园的价值和品味。现阶段,公园景观植物配置已成为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相关研究工作也在逐步深入开展。值得注意的是,病虫害是影响公园景观植物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重要因素,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公园园林景观是城市现代绿色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公园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重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在具体配置过程中,既要保障植物品种与地区生态气候特征相符,又要保障植物品种的丰富多样性,如此才能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进行融合,并以此为城市居民创造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1]。
艺术性是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配置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体现公园价值与品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园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植物景观更具自然美,因此做好公园景观植物配置更有利于打造绿色、自然的园林景观。在具体的运用中,相关设计人员应从审美角度进行配置,通过恰当、科学的植物景观配置规律和方法,强化公园景观的观赏性与艺术性。
所谓功能性是指公园的城市服务功能,也就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现阶段,伴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公园性质与功能也在发生转变,特别是一些主题公园的兴建为公园功能带来新的要求,如体育主题公园、湿地主题公园等。因此,公园景观植物的配置还要与公园的功能性进行有机统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树种与配置方式,从而进一步凸显公园的功能作用。
整体性原则是从宏观角度对公园景观配置进行规划与设计,从而全面提升公园的观赏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从专业角度来看,公园景观是一个积极有序的有机整体,各种景观配置相互融合,并共同构建了一个绿色、美观的和谐环境。因此,景观植物的配置必须要与公园景观配置的整体性相统一,在设计形式和内部结构之间都要做到优化合理,从而促进现代公园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树种选择是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第一步,由于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外观与形态,因此做好树种选择能够为景观配置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树种选择时,应做好以下3 方面工作。1)根据公园生态气候特征选择适合种植的树种,以确保植株能够起到景观配置的作用[2]。2)灌木类林下树种应具备较强的耐阴性,能够与乔木实现共同生长,避免因生存环境因素导致植物生长衰败。3)对于一些攀缘类的绿植,需结合具体的应用环境,如墙体、走廊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树种。
层次设计是强化公园景观植物配置艺术性的核心与基础,而做好层次设计则需从以下3 方面加以运用和强化。1)做好对比与衬托设计。主要指景观植物树型、色彩和线条的差异和变化,通过相互对比和衬托展现出公园景观的自然美。2)动势与均衡设计。由于植物在不同季节存在各式各样的形状与色彩,因此在公园景观植物配置时还要做好植株之间动势与均衡之间的设计,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景观布置需求。3)起伏和韵律设计。景观植物之间应搭配得当,有起有伏,从而才能形成极具观赏价值的韵律和节奏,并进一步凸显公园景观植物的观赏性。
空间设计是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重要内容,做好空间设计不仅对公园内空间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公园的主体有着十分重要的烘托作用。在空间设计上,植物配置方式主要有以下3 种。1)孤植。即将植物单独栽植,其作用在于体现植物的单体美,一般以高大、优美及色彩鲜明的植物为主。2)对植。指以轴线对称的形式进行栽植,注重植物品种、规格的一致性。3)列植。按照一定株距呈“一”字型种植,一般作为背景或竖屏。
开敞空间一般以低矮灌木或地被植物为空间构成要素。在空间内前后景设计中,应以无遮挡、无隐蔽性的开敞外向空间设计为主要思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具体而言,开敞空间是指在公园内设置一个较大的游憩场地。值得注意的是,炎热夏季时,光照强烈,而开敞空间缺少遮阴植物,因此可能会造成人体晒伤,这也是开敞空间的一大弊端[3]。
半开敞空间一般是围合空间与开敞空间的过渡带,主要利用地形、小品等景观元素与植物配置综合设计而成,是由多个功能区组合而成。从专业角度来看,构成半开敞空间的各功能区是一种隔而不断的联系形式,并通过树木枝干营造景观形象,如漏景、框景、夹景和借景等景观形式。同时,通过植物配置所形成的空间变化还能够起到对公园内空间的导向作用。从应用效果来看,半开敞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隐蔽性场所,并且具有一定的植物围合与遮挡,比较适合人们休憩和聊天。
围合空间主要利用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构建多层次空间,并通过高、中、低多种角度进行空间的阻隔或遮挡,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绿地空间。从专业角度来看,围合空间一般以密度较大的乔木群落作为绿地空间背景,并且通过整个植物配置强调绿地空间的围合感,给游客提供相对安全和舒适的空间环境。在公园景观植物配置中,围合空间十分适合在公园的部分区域布置,从而增强公园景观的层次感[4]。
连接型空间集中于道路两侧,通常采用高大的乔木进行道路和景观的围合,通过纵深感的强化实现对公园游玩路线及游客视觉的引导,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园景观的观赏价值。同时,在连接型空间布置中,常在沿途配置一些乔灌草,打造一个闭合或半闭合型道路的同时,实现对植物景观的延伸。在公园的景观植物配置中,连接型空间的植物配置应注重树林草地流线空间的规划,使游客能够沿着美观舒适的道路环境通往下一绿地空间。
岛屿型空间是一种游客视觉范围内的焦点空间,通过景观植物配置能够营造一个重要的节点氛围,一般多布置于公园的出入口、道路拐弯处及中心节点等位置。在岛屿型空间构建中,主要借助绿化配置、层次设计来凸出景观空间的价值与形象。在现代公园景观植物配置中,通过以一株高大的绿植为中心标准,并在下面配置一些小型乔木类绿植,从而增加岛屿型空间的层次感与观赏性。
化学药剂防治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防治效果好、效率高的特征。由于公园属于开放性便民设施,一般情况下均会有大量城市居民进行游玩娱乐,并且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在此背景下,采用传统药剂防治会带来一定的空气污染,而植物上附着的化学药剂也会对公园游客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害。伴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强化,化学病虫害防治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公园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在应用上也要尽可能地降低使用频率[5]。
物理防治是采用物理手段实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具有无公害的特征。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昆虫均具备一定的生存习性,而这种习性则成为病虫害物理防治的依据。在具体运用中,通过使用黑光灯、高压线圈等设备能够对有害昆虫进行诱杀,而采用信息素手段还能够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繁殖和扩散,进而达到十分理想的防治效果。此外,在树干涂白或粘贴防虫胶带也是病虫害物理防治的重要手段,因此物理防治在公园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着十分理想的利用价值。
生物防治是一种基于生物学技术的绿色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技术。根据应用原理和使用媒介不同,生物防治技术目前又分为天敌防治和微生物防治2 种。1)天敌防治是指使用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例如,在公园内放养鸟类能够消灭昆虫,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2)微生物防治则是采用病菌、真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白僵真菌对松毛虫有着极强的抑制效果,又不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在绿色环保理念下,生物防治在现阶段公园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因此需要相关领域从业者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随着城市公园建设的发展,公园数量不断增多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景观植物的种类也愈加多样,而这种树木品种多样性发展也带来了更加复杂和严峻的病虫害防治挑战。因此,公园管理单位应树立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理念。1)公园管理单位要正确认识到病虫害对景观绿植观赏价值和公园公共服务价值的不利影响,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2)公园管理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通过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公园病虫害防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公园管理单位要想推动病虫害防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还需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具体而言,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因此公园管理单位应注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制度化建设,通过确定年度病虫害防治计划和工作要求,为全年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指导。同时,公园管理单位还要注重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规范化转变。例如,制订精细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和操作技术要求,从而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后期景观植物的养护管理阶段,同时还要在公园建设初期便贯彻落实病虫害的防治与处理。由于当前公园建设所使用的外来苗木种类不断增加,从而使外来病虫害防治成为相关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全过程病虫害防治则是在苗木引进初期,便开始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例如,对苗木株体进行严格把控,栽植初期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通过这种前、中、后期的全过程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也有利于公园养护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随着城市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变,公园已不再作为单一的绿化设施场地,而是从更多层面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绿化树木是公园景观配置的核心,无论大型乔木还是小型花卉,都能为公园游客提供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而强化绿植的病虫害防治也是充分发挥其作用价值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部门需高度重视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并采取科学合理的举措实现其科学合理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