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厚银
(集安市台上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集安 134217)
相较于普通蔬菜,无公害蔬菜的有害物质残留更少,各项指标要求均高于普通蔬菜的国家标准,符合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追求。同时,无公害蔬菜栽培过程中,在现代科技的应用支持下,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的使用明显减少,有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因此,无论从市场经济需求走向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来看,加快发展与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势在必行,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效益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户的主观能动性,是产业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既有的实践成果表明,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效益体现在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
无公害蔬菜是指未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即使存留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相应的限量标准内,具有高品质、高安全性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推动着群众对品质生活的更高追求,食品安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公害蔬菜由于本身较高的价值,得到了消费市场的认可与青睐,并为栽培和销售人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事实上,无公害蔬菜栽培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无害化种植,农药、添加剂、生长激素等低量残留,成为了食品消费的主流,尤其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该领域,增加了无公害蔬菜的供给量,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借势全球一体化走进国际市场,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
可持续发展战略视角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纵观人类社会农业发展史,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在创新科技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化学制剂被使用,如化肥、杀虫剂等,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破坏。虽然单位面积产量依靠化学药剂逐年提高,但随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栽培对化学制剂的依赖性增强,作物和环境本身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弱,一旦化学药剂的施用量减少就会引起作物产量降低,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同时,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还会破坏周边自然环境,如有益昆虫种类减少导致生态链失衡,严重的甚至会给生态系统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化学制剂的使用,使由此带来的上述问题明显减少,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相当突出,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理念下,加速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发展势在必行。
相比于普通蔬菜种植,无公害蔬菜栽培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体现在播种、施肥、灌溉与防害等各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会影响无公害蔬菜栽培的产量及品质。
播种是无公害蔬菜栽培的基础,有着较为严苛的技术要求。1)应当尽量选择性状优良的作物品种,包括高产、耐虫害、抗逆性强等;在播种前通过温水浸泡的方式进行筛选,并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喷洒人工试剂,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需通过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多种方式,增加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实现预期产量目标。2)在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后,无公害蔬菜栽培的重点是科学种植,应综合评估土壤、肥料、水等因素对无公害蔬菜生长的影响,针对性地加强管理[1]。具体而言,土壤管理方面,应了解种植区域土壤的性质及特点,合理选择种植作物,如黑土适宜种植八角、肉桂、油桐等;结合当地的土壤肥力等情况,定制科学的种植方案,保证作物生长发育初始阶段的肥料供给;水管理方面,要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情况,及时灌水、排水,以免干旱或洪涝等灾害造成作物萌芽率低、苗弱等问题。
无公害蔬菜栽培对土壤质量的要求相当高,在具体实施之前,应当充分了解种植区域土壤的相关数据,对实际情况进行踏勘,选择污染少、微量元素丰富的肥沃土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无公害蔬菜栽培与普通蔬菜栽培的要求不同,相应技术规范下所使用的化学制剂品类及用量不同,需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以免造成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受到污染。基于此,在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指导下,施肥之前应当对选择土地取样,充分利用现代化检测技术了解目标土壤的肥力指标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施用有机肥料,保证土壤中营养元素充足。另外,应认真观察无公害蔬菜的生长情况,适当施用动植物有机肥或化学有机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满足蔬菜生长需要。随着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也可以达到促进作物生长、增强病虫害防御能力的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肥方式。
无公害蔬菜栽培过程中,合理灌溉也相当重要,灌溉要求与作物本身的生长特性相关。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蔬菜缺水势必会造成植株干旱枯死,给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事实上,灌溉方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无公害蔬菜的栽培质量及产量,错误灌溉影响无公害蔬菜生长之余,还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无公害蔬菜栽培的科学灌溉,依托现代科技进一步优化灌溉相关管理方案,以保证经济效益产出最大化。
简单来讲,无公害蔬菜灌溉需秉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导向,根据作物品种、栽培方式、生长情况等进行动态调整,选择最佳的灌溉方式。例如,在低洼地带栽培无公害蔬菜时,应合理减少灌溉作业的频次;在砂质土壤栽培无公害蔬菜时,应适当增加灌溉作业的次数。同时,还需严格控制无公害蔬菜栽培灌溉中的水源,不能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以免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造成产品不合格。
面对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蔬菜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病虫害的影响,继而降低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在以往的生产模式下,多数农户为了保证作物产量,提升自身收益水平,往往会选择喷洒农药的方式予以控制,但并未严格按照农药施用标准进行操作,最终导致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绿色防病虫害方法被研制出来,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绿色化学防治等,在提升作物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态链原理,借助害虫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控;还可利用病虫的繁殖特性,通过信号器或其他工具阻碍害虫交配,也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物理防治则是根据害虫的特性及习惯采取相应的人工或机械手段,如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等。绿色化学防治则是结合不同作物生长阶段害虫的数量、种类等针对性地用药,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促进蔬菜健康生长[2]。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广,是扩大其价值产出的关键一环,唯有在广大农户的支持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结合实际情况,从政策、培训、人才3方面着手,提出了如下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策略。
如前所述,无公害蔬菜栽培的产出价值是多方面的,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要求,是促进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方面。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办法》还强调,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在实际践行中,各地相关政府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战略领导,立足可持续发展视角,重视无公害蔬菜栽培,全方位了解无公害蔬菜的价值;形成科学的联动机制,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加速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推动以上工作有序展开[3]。另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坚持以经济市场为导向,扩大惠农政策的覆盖范围,对采用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农户予以经济补贴,激发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协助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
无公害蔬菜栽培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面向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农户进行推广充满了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价值,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展开相关培训工作,及时更新农户生产知识,强化提升可持续农业的积极性、能动性;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深化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认知与应用,通过看得到的实惠使之主动加入到无公害蔬菜栽培的阵营。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所架构起的虚拟空间将整个社会连成一片,汇聚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并且具备超强的交互性[4]。因此,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技术优势,搭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形象呈现无公害蔬菜的栽培过程,并与消费市场信息相结合,展示真实的市场经济增长数据,增强广大农户的种植信心。同时,通过农技站等基层机构,定期组织下乡活动,创新完善“零距离”“套餐式”服务模式,了解农户在无公害蔬菜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对无公害蔬菜技术推广及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才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农村农业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将其摆放到农业发展的战略核心要位,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展开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并丰富人才队伍结构,保证足够的智力因素支持,为该项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具体而言,要重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人员的培养,紧密关注行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尤其重视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进一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形成完整的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体系,减少沟通合作过程中的问题;重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团队建设,形成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规范日常推广行为,端正职业态度,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下乡活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落地应用[5]。此外,还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育人主阵地优势,紧密跟随国家战略走向,重视和发展农业技术专业人才,与用人单位一起促进我国无公害农业的高速发展。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表现,彰显了现阶段农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应用需要关注播种、施肥、灌溉及防害等各项工作的合理组织,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尽可能减少有害物质残留。基于此,还需加大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依托完善的政策体系、丰富的培训服务、高水平的人才支持,实现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