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微 张建平 傅良飞 涂大有
(1 永安市立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 永安 366000;2 三明市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 三明 366000)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栓形成引发的脑血管疾病,受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影响,脑动脉管腔出现狭窄、闭塞,进而影响脑组织血氧供应,形成血液循环障碍[1-2]。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救治,一旦形成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则会产生致残、致死的不良结局[3-4]。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治,快速恢复脑组织血液循环,防止缺血坏死持续加重,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可减少后遗症对患者康复期间日常生活的困扰[5-6]。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表现,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检查判断病变类型、严重程度,进而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7-8]。在CT检查过程中根据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可以直接显示异常灌注的脑组织范围、判定有无缺血半暗带、评价脑血管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将其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9]。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女性31例,男性54例,年龄40~91岁,平均年龄66.60岁。患者或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85例患者均于发病后24 h内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灌注成像及头颈部血管造影。应用256排Revolution CT,行头颅CT平扫,分析CT图像。然后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佛醇50 mL,5 mL/s),中心层面选择梗死最大层面(CT平扫显示早期梗死灶)或基底节层面(CT平扫结果显示无明显异常),进行CT脑灌注成像检查(管电流:150 mA;管电压:80 kV;层厚:5 mm;扫描速度:1 s/圈;间隔时间:2.5 s;循环次数:30),获得感兴趣层面图像,针对图像进行处理后,测量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镜像区的脑血流容积(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参数。完成上述检查后,进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佛醇50 mL,5 mL/s)后,进行扫描(管电流:400 mA;管电压:100 kV;层厚:0.63 mm),应用血管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头颈部血管有无狭窄,狭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情况。
1.3 观察指标 脑血流量判断标准:轻度减低,病变区血流量为健侧的50%~60%;中度减低,病变区血流量为健侧的20%~49%;重度减低,病变区血流量为健侧的20%以下[10]。
CTA评价标准: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标准(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riteria,NASCET),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1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由t值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由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56排Revolution 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 灌注异常者61例,其中脑血流量轻度减低15例,中度减低30例,重度减低16例,患者于发病后48 h后复查头颅CT或MRI,其中30例患者头颅CT可见责任病变,21例患者MRI的DWI序列显示异常,10例未见责任病变。对61例脑灌注异常者各灌注参数进行分析,得出核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区灌注参数CBF、MTT、TTP相对于镜像区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相对于镜像区对比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梗死区CBV、CBF低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而MTT、TTP高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见表1)。脑灌注伪彩图示MTT、TTP图显示异常较CBV、CBF明显(图1)。
表1 61例脑灌注异常患者各灌注参数比较()
表1 61例脑灌注异常患者各灌注参数比较()
注:核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区对比镜像区,aP<0.05;核心梗死区对比缺血半暗带区,bP<0.05。
图1 患者发病12 h CTP显示右侧额颞叶CBF明显减低,CBV正常或减低,二者间的错配区提示为缺血半暗带,右侧额颞叶脑组织MTT、TTP明显延长,且伪彩图异常显示较CBV、CBF明显,CT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发病48 h后,头颅CT平扫显示右侧额颞叶大片脑梗死,病变范围与CTP灌注异常区相符
2.2 256排Revolution CT头颈部血管造影结果 57例可见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并与CTP异常灌注区相吻合,提示为责任血管,轻度狭窄者10例,中度狭窄29例,重度狭窄者11例,血管闭塞者7例。7例患者CTA可见侧支循环形成,4例灌注异常者CTA未见异常责任血管。
急性脑梗死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形成严重的危害[11-12],在病情急性发作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而CT检查为常用的诊断方法[13],CTP联合CTA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脑组织的缺血改变、脑内血管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并通过脑灌注伪彩图各灌注参数不相匹配来评估缺血半暗带[14]。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CTP联合CTA得出阳性诊断,并可以通过CTP、CTA来确定闭塞的责任血管靶点并实施血管内治疗[15],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及治疗中扮演关键角色。当脑血管严重狭窄或者闭塞时脑组织血供减少,激发侧支循环的建立,起到代偿作用。侧支循环的形成决定着核心梗死区的大小,并且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16]。由于侧支循环和缺血半暗带区的存在,可以通过溶栓或介入治疗使之成为可被挽救的脑组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TP联合CTA 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早期溶栓或者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尽早解除血管狭窄、闭塞,恢复血流,防止不可逆损伤的形成,有效保护脑功能[17]。
256排Revolution CTP利用经肘静脉团注法注入对比剂,对所选层面进行多次动态扫描,从而得到该区域体素时间-密度曲线图,获得相关的灌注参数值(CBV、CBF、MTT、TTP)及对应的伪彩图,能够了解患者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而对脑组织的灌注状态进行准确评价[18]。有研究[19]认为,脑组织发生缺血以后,脑灌注减低,核心梗死区会被缺血半暗带区围绕,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具有一致性。
256排Revolution CTA,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后,于顶面峰值期进行扫描,能够清晰的显示头颈部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为早期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提高可靠依据[20]。本组研究中,85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中57例可见血管狭窄或闭塞,并与CTP提示的异常灌注区相吻合,提示为责任血管,由此可见CTA与CTP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此外CTA还可清晰显示侧支循环情况,可用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256排Revolution CT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血管造影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快捷、简便的检查方式,可以有效的区分核心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明确缺血半暗带的范围、相应责任血管,评价侧支循环情况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明显减低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致残率,有广泛的临床应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