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荣,吴文峰
(贵州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社交焦虑是最常见的焦虑表现形式和人际关系问题之一[1-2],有研究指出社交焦虑始于青少年阶段,国外的调查结果表明社交焦虑的终生患病率为 10% ~13%[3].同时,社交焦虑在儿童发育期到青春期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有明显的增长趋势[4].社交焦虑已经被认为是非临床青少年社会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也与儿童情绪功能障碍有关[5].当社交焦虑达到严重程度以及导致功能受损时,就可以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或社交恐惧症[6],社交焦虑障碍在美国是第三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之一[7].社交焦虑不仅容易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自尊[8-9],而且也容易导致个体出现抑郁症状、睡眠质量低,甚至产生攻击行为等问题[10-11].社交焦虑较为严重地影响个体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是当前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12].
社交焦虑是在想象或真实的社交情景下,因他人评价而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是一种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结构[13].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社交焦虑量表是Leary[14]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IAS为单维结构,共15题,用于评定非行为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倾向.Watson等[15]编制的社交苦恼和回避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社交焦虑量表之一,包含两个维度:社交苦恼和社交回避,各占14题.Fenigstein等[16]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社交焦虑分量表(social anxiety subscale of th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 SAS-CS),SAS-CS属于单维结构,共6题.La Greca等[17]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SASC),包含两个维度:惧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共10题.钱铭怡等[18]编制的社交焦虑量表(SAI)包含三个维度:回避不自信、在意他人评价和紧张及焦虑,共24题.阳雅[19]编制的社交焦虑自评量表(social anxiety self-rating scale, SAS)包含了四个维度:害怕他人评价、自我负性评价、演讲焦虑和一般交往,共28题,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生活中,如果个体表现为社交焦虑,人们可能会认为该个体是内向的性格.人格是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的独特模式[20].人格特质是影响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1],有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的人具有相应的人格基础,而且人格对个体是否经历社交焦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22-23].此外,在李波等[24]提出的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模型中,人格特征是仅次于羞耻感的影响因素.因此,人格特征对社交焦虑有着重要的作用.
艾森克将人格界定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内外倾(EPQ-E)、神经质(EPQ-N)和精神质(EPQ-P)[24].内外倾是常见的基本性格类型,外向的人喜好社交,乐于参与到集体之中;内向的人对周围较为敏感,不喜欢主动与他人交往,容易内省.神经质可以理解为个体的情绪是否稳定,神经质得分越高的人,情绪越不稳定;反之则情绪越为稳定,表现为既能控制情绪,也能较好地表达情绪.精神质可以理解为个体负性的心理状态,精神质倾向的个体较为孤僻、不寻常和冷淡等;反之则较为关心他人等.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格问卷之一.国内外关于人格特质与社交焦虑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文献.有研究发现,内外倾与社交焦虑为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社交焦虑为显著正相关,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不显著[26].但在国内的研究中,关于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研究结论存在着差异.陈英[27]研究表明内外倾与社交焦虑是显著负相关(r=-0.618),而刘杉文等[28]却发现两者为显著正相关(r=0.400);曹建琴[29]研究表明,神经质与社交焦虑为显著正相关(r=0.487),而刘梦茵等[30]却发现两者为显著负相关(r=-0.481);史滋福等[31]研究表明精神质与社交焦虑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040,P>0.05),而陈莉等[32]却发现两者为显著正相关(r=0.146).因此,艾森克提出的三个人格类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到底如何?以及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本研究将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更为清晰地分析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探讨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变量.
测量工具对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关系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社交焦虑量表可能会调节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不同的社交焦虑量表具有不同的维度、计分方式、提问方式和题数,这些都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比如IAS与SAS都是单维,而SAI与SAD则是多维,所以SAD测量可能会比IAS更为全面和稳定[33].因此,不同的社交焦虑量表可能会调节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不同的被试群体对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关系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高年级小学生处于儿童过渡到青春期的关键成长阶段,人格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34],而青少年则是由青春期过渡到成年的关键成长阶段,人格也在逐步发展[35],到大学期间就逐渐稳定下来.因此,人格在不同被试群体中对社交焦虑的发展和影响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此外,有元分析的研究表明,大三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受到不同年龄群体的调节,外倾性在中学生群体中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强于大学生群体[36].
性别对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关系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相比于女生,男生精神质得分更高,而女生则比男生具有更高的外倾性得分,并且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社交焦虑.男生比较含蓄和克制,女生则更温柔、情感细腻和喜欢与人打交道[37],这可能使男生更容易体验到社交焦虑.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的研究对于大三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这些研究结论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整合国内的相关文献来探讨两者的关系.同时,本研究也探讨不同的测量工具、被试群体和性别在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社交焦虑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更为清晰的方向和依据.
本研究使用知网期刊及硕博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将“人格”“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EPQ”“社交焦虑”“社会焦虑”“交往焦虑”“互动焦虑”等作为检索主题词,检索出相关文献共475篇;删除重复后剩余344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剩余71篇;阅读全文后剩余43篇;最后纳入31篇文献,31个独立样本,81个效应值,被试数为18 180名.
文章选取标准:(1)探讨了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关系的实证研究,排除综述类和质性研究等类型的文献;(2)文中报告了大三人格或其维度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系数r值或者能够转化为r值的指标,比如F值、χ2值、t值;(3)重复发表或重复样本只选其一;(4)报告了人格测量工具和社交焦虑测量工具,其中人格测量工具需要是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或其改编量表;(5)排除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聋哑人等;
本研究对纳入的31篇文献进行编码:(1)作者名称;(2)发表时间;(3)样本量;(4)社交焦虑测量工具;(5)男性比;(6)被试类型(小学生、青少年、大学生、其他).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研究的基本资料
本研究使用CMA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异质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I2值分别为98%、97%和90%,已有的研究表明,当I2值为25%、50%、75%时可以分别作为异质性低、中、高的界限[38],表明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均存在高异质性,所以适合采用随机模型检验,且需要分析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
表2 异质性检验
本研究采用漏斗图、Classic fail-safeN检验和Egge's检验来进行发表偏倚检验.漏斗图的结果如图1-3所示,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效应值基本分布在漏斗图的上方,且基本上均匀排布在两边,说明出现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失安全系数分别为1928、8510、133,都满足了大于5K+10的条件(K为文献数);Egge's检验发现,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Egge's线性回归都不显著,P值均大于0.05. 结果表明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元分析结果较为可靠,出现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图1 内外倾与社交焦虑的漏斗图
图2 神经质与社交焦虑的漏斗图
图3 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漏斗图
根据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已有的文献表明,r≤0.1时为负相关,r≥0.4时为高相关,介于两者之间为中度相关[39].元分析结果表明,内外倾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系数r=-0.312(95%置信区间[-0.421,-0.195],Z=-0.527,P<0.001),说明内外倾与社交焦虑为中度负相关.神经质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系数r=0.250(95%置信区间[0.154,0.341],Z=-0.527,P<0.001),说明神经质与社交焦虑为中度相关.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系数r=0.048(95%置信区间[-0.012,0.109],Z=1.561,P=0.119),说明精神质与社交焦虑为正相关,效应值为小效应,但是95%置信区间包含0,说明研究结果并不稳定且相关关系不显著.
本研究通过社交焦虑测量工具、被试类型、性别来分析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调节效应.社交焦虑测量工具对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的调节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社交焦虑测量工具能够显著调节大三人格各维度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社交焦虑工具能够显著调节内外倾与社交焦虑的关系(Q=15.446,P<0.01),选用SAI、SAS、SAS-CS测量工具测出的相关系数较高(r=-0.544、-0.490、-0.461),而选用IAS、SAD、SASC测量工具测出的相关系数较低(r=-0.306、-0.148、-0.238);社交焦虑工具能够显著调节神经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Q= 23.858,P<0.001),选用SAI、SAS测量工具的相关系数较高(r=0.431、0.492),而IAS、SAD、SAS-CS、SASC测量工具测出的相关系数较低(r=0.256、0.226、-0.141、0.389);社交焦虑工具能够显著调节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Q=8.250,P<0.05),相较于IAS、SAD测量工具测出的相关系数(r=0.045、0.108),选用SAI、SASC测出的相关系数较高(r=-0.164、0.150).
表3 社交焦虑测量工具的调节作用
性别对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之间调节作用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性别能够显著调节精神质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P<0.05),当男生比例越大时,精神质与社交焦虑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所以精神质对男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显著高于女生.
表4 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试类型对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被试类型也显著调节精神质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Q=39.096,P<0.001),其中,精神质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最大(r=0.284),而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最弱(r=-0.003).
表5 被试类型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对所纳入的31篇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内外倾与社交焦虑为中度负相关,神经质与社交焦虑为中度正相关,精神质与社交焦虑为正相关但没有显著关系,该结论与以往研究结果较为一致[26].
外倾性高的人比较热情,喜欢社交以及与他人打交道,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并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对他人的评价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从而有较低的社交焦虑;反之,内倾性高的人对社交场景较为敏感多疑,不喜欢与他人打交道,对他人的评价较为关注,容易产生社交焦虑,有研究表明在面对人际情景时外倾性的人比内倾性感知到的压力会更小,而内倾性更有可能遇到人际问题并感知到较大的压力,从而体验到较大的社交焦虑[40].焦虑易感性模型认为,神经质是影响焦虑发展的重要因素,神经质倾向的个体缺乏情绪调节的能力,从而容易出现焦虑[41].神经质得分高的人情绪不稳定,面对社交场景的变化以及他人的评价不容易调控自己的情绪,容易导致其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出现负面情绪后也较难恢复,从而体验到更高的社交焦虑[42].
本研究分析了社交焦虑测量工具、性别以及被试类型在大三人格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社交焦虑测量工具显著调节了大三人格特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元分析结果显示,在大三人格特质的三个维度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中,SAI、SAS测量工具测出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他量表,这可能与测量工具的维度和题目数量有关.SAI量表包含了三个维度和24道题,SAS量表包含了四个维度和28道题,拥有多维和大量的题目数量的量表能够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测量个体的社交焦虑情况.此外,SAS-CS量表的条目测量范围太泛,其评定内容涉及羞愧、寡言等与焦虑关系较小的方面,而SASC量表则难以将其他个人问题和人际问题区分开,这两个量表都存在评定内容过于广泛的问题[43].
不同的被试类型显著调节了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元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大学生,精神质对小学生、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影响更大.可能的原因是大学生在本科阶段逐渐适应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身边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少,对人际关系方面的关注也下降了,对于较为孤僻、冷淡和较少参与社交情景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是一个人际关系缓冲期,所以会较少的体验到社交焦虑.而精神质倾向的小学生较为孤僻,对他人较为冷淡,使其难以与他人相处,并且小学生人格不稳定,导致难以控制焦虑情绪,同时可能采取不成熟的防御机制[44],使其有较高的社交焦虑.而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所面临的人际压力会大于小学阶段,并且人格还在不断地发展,使得精神质倾向的青少年会更加难以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体验到更加强烈的社交焦虑.
性别显著调节了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元分析结果显示,精神质对男生社交焦虑的影响要大于女性,随着男性比的增加,精神质对社交焦虑的正向作用越大.原因可能与社会化性别角色理论有关,男生会具有男子汉意识,具有自我中心性和独立性,容易孤独,并伴有较强的攻击性和敏感多疑等,女生则倾向于温柔体贴且表达能力较好,这对精神质倾向的女生有缓冲作用,而这就可能使男生在应对社交情景和人际关系时容易出现问题[45].因此,相比于女生,精神质得分高的男生可能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44].
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完善:(1)本研究只涵盖国内的研究,没有纳入国外的研究,未来可以选择纳入国外研究来探讨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文化差异;(2)所纳入的文献都是横断研究,量表也只采用自我报告法,未来的研究可以尽可能纳入纵向研究,并探讨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差异;(3)本研究选择艾森克三因素模型来探讨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可以选择大五人格来更为全面探讨两者的关系;(4)只选择了社交焦虑测量工具、被试类型和性别作为调节变量,未来的研究可以选择其他的调节变量来更全面和深层次探索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
(1)内外倾性与社交焦虑为中度负相关;神经质与社交焦虑为中度正相关;精神质与社交焦虑为低相关但不显著;(2)社交焦虑测量工具显著调节内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3)被试类型和性别显著调节精神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