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管浩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的重点产业、科技企业在各自领域发挥专长,为战“疫”前线提供了有效保障。
春寒料峭,疫情防控进入“倒春寒”。在奥密克戎变异株面前,曾经取得过较好抗疫成绩的上海,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战。疫情的暴发使得众多行业经济受创,尤其是中小企业。
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平稳度过疫情,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以及各科创载体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出台扶持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的相关政策。同时,上海的重点产业、科技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发挥专长,为战“疫”前线提供有效保障。
自疫情暴发以来,上海市对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的扶持政策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政策关注点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团队以及发展成本等要素,到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等外部因素;从保障企业抗击疫情,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后盾。
为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政府研究制订了《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明确提出要减轻各类企业负担。为加快推动政策措施落地,便于企业及时申报享受相关政策。其中对每项相关政策均明确了申请方式、办理路径、咨询电话等操作细则,方便服务业市场主体知晓政策、了解政策、申请政策。此外,针对本轮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上海市的房屋租金减免对象从国家规定的服务业拓展到所有行业。
为了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快速响应企业需求,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及时调整服务事项受理时间,积极应对疫情。与此同时,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还加强科技金融服务,通过优化各类科技金融产品流程助企纾困的工作,以科技履约贷、科创助力贷、科技微贷通、科技小巨人信用贷以及生物医药临床责任试验保险保费补贴5类科技金融产品,助力科技中小微企业战疫情、保生产。
据了解,短短5天时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已完成近20家科技履约贷、科创助力贷的审核推荐,银行授信金额达6000多万元;受理通过12家,金额5650万元。
云端审批、简化流程、缩短周期……多举措服务科技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解企业资金困局,让亟待资金周转的科技企业早日“解渴”。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润达”)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上海市卫健委指定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中科润达一直走在抗疫一线,7×24小时为上海全市的社区医院、公检法、企业、个人提供快速、高效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每天核酸检测量达十几万人次。
事实上,这是中科润达第二次申请科技履约贷。2021年公司首次获得履约贷500万元额度授信,快速解决了企业扩张所需的资金缺口。因公司发展需求,加之疫情服务需要,导致购买测试设备的资金再次周转困难。由于企业临近到期两周左右才提交了贷款申请,首笔授信将于2022年3月24日到期,时间紧迫。为了不耽误企业履约贷申请,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备用方案,加速推荐流程,帮助其顺利通过授信金额1000万元的申请,让企业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无资金后顾之忧。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核酸检测服务需求量巨大,涉及从样品采集、运输,到实验室的核酸提纯、检测等多个流程。为了可以更加快速、有效节约专业检测人力的投入、规避因人员疲劳等导致操作失误的风险,上海许多科技企业也在快速作出响应,在应急科研攻关上出成果、见实效。
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明确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得到信息后,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旗下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立即开始撰写并补齐此前已获CE认证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产品的体系材料和注册文件。平时要整理这些申报材料,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但为了让产品早日在国内上市,公司仅用15天就走完立项报告、注册检、体系考核、伦理批件、知情同意、临床试验等流程,最终其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注册证,成为上海首个获证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产品。
此外,作为高转项目企业,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江生物”)一直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经过不断的技术探索与实践优化,由之江生物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平台“青耕一号”(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于2022年4月2日通过审批,正式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可支持智能化、多用途、多场景的移动检测模式。
“青耕”是《山海经》中可以御疫的神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医护人员的辛劳,希望青耕一号的诞生,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模式来守护大众的健康。”同时,之江生物总经理吕力琅还表示:“会尽快扩大生产、将青耕一号快速投入到抗疫一线。”
疫情发生后,无论是初创期的创新型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企业、高转项目企业,抑或是科技小巨人企业,都纷纷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发挥专业优势,贡献科研成果技术物资,展现上海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