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西夏区农业发展现状与科技支撑

2023-01-03 11:38徐秉信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肉牛产学研街道

徐秉信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银川 750021)

西夏区是银川市市辖三区之一,总面积1129.3 km2,耕地面积22.8 万亩;下辖2 镇(镇北堡镇、兴泾镇)、3 大农场(平吉堡农场、贺兰山农牧场、南梁农场)、7 街道(西花园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宁华路街道、贺兰山西路街道、怀远路街道),共19 个行政村、61 个社区;人口5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2 万人,流动人口11 万人。西夏区地处大陆干旱气候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干燥度较高,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无霜期较短,最长177 天,最短129 天。

一、西夏区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起步晚

西夏区农业区域主要分布在兴泾镇、镇北堡镇、三农场、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泾镇、镇北堡镇、怀远路街道银西村和富宁村都属于生态移民区域,兴泾镇从1986 年开始开发农业,镇北堡镇从1994 年开始,怀远路街道银西村和富宁村农业从2000 年开始[1]。

2、区域不明显

西夏区兴泾镇兴盛村养殖肉牛、种植露地果蔬,镇北堡镇团结村种植枸杞,镇北堡镇德林、镇北堡村种植葡萄,贺兰山西潞街道辖区种植温棚蔬菜等比较集中、连片,区域性突出;其他乡村种植、养殖种类繁多,专业化不强,乡村种植、养殖特色区域性不明显。

3、产业化落后

西夏区当前种植业、养殖业虽然引进应用推广了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措施,但现代农业成份占比较少,社会服务组织不完善,产业链条短、狭小,导致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明显不足,所需配套支撑薄弱。

4、规模化不足

占西夏区农业比重较大的产业有葡萄产业、玉米产业、肉牛产业、枸杞产业、温棚果蔬产业、露地蔬菜产业等,但种植、养殖规模都不理想。葡萄产业处于发展初始阶段,种植面积小、分散;玉米产业种植面积较大,以青贮玉米为主,市场价格较低;肉牛产业受大环境影响,销售价格低廉;有机枸杞产业自2012年国家取消有机枸杞认证后,销售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温棚果蔬产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经济收入不稳定[2]。

5、效益产值低

葡萄和枸杞产业需大量人工进行大田劳作,种植、施肥、灌水、采摘、运输、加工,深加工机械设备都由国外进口,葡萄酒成本较高。取得国际金奖的系列高端葡萄酒出售价格一般都在1000元左右,国内消费人群较少,市场销量不理想,走出国门又受质检问题限制。有机枸杞种植需符合有机标准,有机肥料、农药比普通肥料、农药价格高300%,但售价仅比普通枸杞高200%。肉牛养殖技术丰富的养殖户,正常养殖3 个月,1 头肉牛纯利润800~1000 元,平均每月获利266~333 元;当市场、养殖成本不稳定时,平均每月每头仅能赚几十元,纯利润较低时养殖户就会放弃肉牛养殖[3]。

二、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1、积极争取科技项目

深入挖掘项目源,主动汇报对接。由片区主要领导带领相关业务科室人员赴区市农业、科技对口处室进行主动汇报和积极对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准备重点项目相关材料。积极帮助企业组织和完善申报材料,已确定的推荐项目要严格把关,指导和审核申报项目材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及真实性等。从项目立项到结题验收要善始善终,由业务科和办公室进行全程跟踪,保证农业、科技项目顺利实施。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筑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动力。通过财政投入的示范效应,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业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亮点。改变投入形式,由“直接投入”转向“引导投入”。政府制定出台系列财政政策,引导投资主体支持农业科技型企业;改变投入结构,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积极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带动战略,以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3、做好科技培训工作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远程科技培训,通过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每月播放2~3 次农业科技宣传片,让农民不出家即可接受科技培训。

整合项目培训资源,开展职业农民培训,结合辖区种养殖户的科技需求,采取集中办班、专家讲课的形式,举办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种养业科技、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畜禽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

结合农事季节,开展实用技术,利用春季培训黄金季节,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科技大集、科技大蓬车等活动,把实用技术培训各种班次办到园区、村头、田间,方便农民就地培训。组织培训教师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培训、面对面指导、心贴心服务;组织农民到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养殖场、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生产基地,开展示范教学、现场培训和实操训练,提高农民培训的科技含量。

开展“移动课堂”,举办农业信息培训,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

4、全力推进产学研融合

(1)广泛征求技术需求信息

在辖区相关农业企业中发放调查表,了解企业的产业方向,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对产学研工作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明确产学研工作重点,保障产学研合作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2)开展多形式产学研活动

根据技术需求联系相关院校专家,开展多途径、多层次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提高企业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

(3)抓好产学研合作工作落实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依托、企业为载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围绕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培训企业、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4)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

引导并鼓励企业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对具有发展潜力且已有合作意向和已签订合作协议的项目,通过政府引导的形式确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在西夏区的落地转化。同时,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研发潜能。

三、结语

高度重视科技计划项目工作,加快西夏区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地对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充分利用辖区科研院校较多的优势条件,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各企业积极主动与科研院校强联系;重点扶持葡萄酒庄、肉牛养殖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龙头企业产品品牌化建设。

猜你喜欢
肉牛产学研街道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