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洪善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确立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阐明了践行“课程思政”的意义和方向。
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是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高校在线开放立项建设课程,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和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群所需的微生物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2016年我们依托校内“医药化工产教融合基地” 产教深度融合,开启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育教学与研究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1]。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就是掌握好“盐何时撒”“如何撒”“撒多少”,在润物无声中达成育人之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高职学生特点、根据专业群领域的实际岗位及任职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撰写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以学生为主体,紧扣培养目标,突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接产业发展,梳理提炼出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抓住课程设计的五个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管理、课程评价),科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全面分析、收集、挖掘了微生物应用技术知识点里潜在的思政元素,并对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进行冶炼和提炼。最后,对这个冶炼出来的毛坯产品,经过打磨加工, 梳理出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融入式”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像“盐”一样有机融入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育人实效,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比如在讲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时,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分析和理解微生物“双刃剑”的特性,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生产当中遇到的问题,控制微生物的有害作用,充分发挥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在讲解“非细胞生物”时,结合最新的新冠病毒知识进行教学,讲述从新冠病毒的病源探究再到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攻坚进展,以及中国在这场全球化疫情面前所展现的大国担当,引导学生增强大局意识、家国情怀,与国家同向同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之志。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主要依赖于教师思政育人的理念与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这种大先生的要求是全方面的,除了知识学习和积累外,还要做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其中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积累,很难将高深的知识以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为此,我校通过建立一系列机制提升教师的能力,如: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绩效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组织保障机制等,搭建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的平台,组织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等活动,创造氛围和条件,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交流。教师树立起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等重要、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理念,使立德树人理念扎根教师心田,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一支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学名师团队。
依托省教改项目,构建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包括国家规划教材、省在线课程、省高校优秀教学课件、项目化案例、微视频、习题练习等资源内容以及班级的QQ和微信群。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群培养要求,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实现课堂显性教育与第二课堂隐性教育的有机衔接。学院与相关企业组建校企联合党支部,建立校企联合党支部工作站,开展项目化实践,助推课程思政落实落细,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开展课后技术服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责任意识和奉献的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制订科学多元化的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
适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相关产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课程内容与真实项目相融”为导向,通过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开发项目化教材和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以“现场专家与教学能师共融”为关键,通过组建混编教学团队、人员互聘互兼,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以“实训环境与职场环境通融”为手段,通过建立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学习过程与立德树人互融”为举措,通过创新文化载体、培育工匠精神,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四融” 教育教学模式聚焦产业发展,聚力人才培养,深化三教改革,课程思政。
近年来,我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学生双证获取率、毕业率、就业率均超过99%;学生在国、省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获得多项省优秀毕业论文奖,主持多项大学生省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央视节目录制。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受到用人企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