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彪,周珊珊,陈刚,张锐
(济南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通常情况下,电梯的检验工作一般需要对电梯的安装进行监督检验,并且对电梯正式投运后进行定期检验,所以两种检验模式在检验时间上具有一定差异,同时,检验方法也有一定区别。如在电梯安装的监督检验工作中,安装期间是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来进行操作则是监督检验的关键内容,一般需要施工单位与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对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监督检验人员需要进行预见、防范、总结等,提前进行分析并制定有关的应急方案,从而在电梯安装期间能够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控制电梯在安装以及投运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电梯整体的安全性。
电梯属于一种大型的特种设备,对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便利,成为当前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构成部分。但电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用户十分担心电梯的安全性问题,而近年来电梯故障所引发的各种事故也不得不让人们重视电梯安全,因此,电梯设备的安全性是当下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国有关的质量检测单位也对电梯的监督检验及定期检查投以高度关注,并且实施了关于电梯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针对电梯的运输、改造、运行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电梯设备的监督检验能够确保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并且监督检验工作也能够提高维修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与针对性,确保有关单位能够对电梯安全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完善电梯检验体系。一般情况下,电梯设备可能在部分情况下出现自动门失灵的情况,可能会将乘客困在电梯中无法出去,同时,井道内部结构也往往会在检验工作中被忽略,构造的缺陷可能会提高电梯设备在上下运行过程中的负载,甚至在不断的摩擦碰撞中导致结构的损坏,严重时摩擦产生的热量或火花也可能会损伤缆绳。对此电梯监督检查至关重要,只有及时找出这些安全隐患问题,对受损的结构或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才能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维修检验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更多电梯检验项目,并且保证电梯检验的可靠性,确保电梯使用的安全性与连续性。
如今城市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化,对于电梯的需求量以及安全性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在电梯安装方面要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尽可能保证电梯安装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而电梯在使用期间,可能因为使用时长等因素而发生故障,电梯在运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对电梯结构中的某些构件带来损坏,构件的损坏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提高电梯检验力度和重视至关重要,监督检验机构也要把握好电梯安装过程的质量,做好电梯设备的改造安装以及质量检查等工作。
目前,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这给电梯监督检验工作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压力,在检验期间,通常是对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三个大环节进行监督检验。期间若电梯监督检验没有对工作过程进行记录,同时监督检验也因为重视不足而忽略掉其中一些细节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梯一些质量问题无法被发现,在问题不断扩大造成影响后才再次进行针对性的检验,只能起到补救的作用,并不能发挥事前防控的效果。电梯监督检验主动性不足,这也表明了我国电梯监督检验体系仍然尚待改进,目前,在电梯监督检验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表现在以下几点:(1)电梯安装与维修工作中,并没有结合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及群众告知电梯安装情况。也就是说,在完成电梯安装后,才会根据电梯的施工情况展开检验,这给监督检验机构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可能无法正常进行检验。(2)电梯的安装改造和维修时,没有结合有关规定开展审查工作,个别电梯也是在完工后才会通知检验人员,这些行为都属于严重的违规现象。(3)检验机构没有严格实施电梯的监督检验措施,很多情况下都是在问题产生后才会对电梯进行问题的解决及检验,如电梯井道位置的距离与正常标准存在一些差别,在这些问题产生时往往难以进行及时整改,而且即便进行整改,那么整改后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
电梯在定期检验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1)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投入运行前,并没有及时向监督检验机构提交投入使用资格申请,电梯安全意识较差,同时电梯的使用过程也没有结合有关规定来保证使用的规范性。(2)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与事故应急方案,往往在发生事故后并不能在最快时间进行解决。有关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不能及时发现电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电梯可能长时间处于带问题运作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随时都可能会造成电梯安全事故。(3)个别电梯也没能在规定的时间段进行定期检验,检验时间逾期后仍然投入使用,虽然这种情况多在一些老建筑中出现,但这种现象本身也是存在很大隐患的,若电梯的各项安全系数无法定期进行检查和确认,那么即便电梯出现了质量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1)对检验机构的要求。对于电梯安装来说,需要根据有关的电梯检验规则中针对曳引及强制驱动电梯监督检验的检查内容和要求开展,针对电梯监督检验报告明列的项目进行检验。首先,需要对电梯施工现场进行检验,重点检查通道的高度和通畅性。机房的宽度需要保持在0.6m以上,高度为1.8m以上,同时机房门应当向外开启,机房到地面高度达到0.5m时,需要在台阶边沿位置设计护栏和楼梯(地面高度差超过0.5m的需要设置护栏和爬梯)。同时,机房中还需要保证照明亮度,地板处的照明需要在200LX以上。确定机房是否为专用,机房与井道也要满足电梯的安装规定并且没有安全隐患;其次,则需要检测机房和井道的位置与尺寸等信息,引入机房的电源位置与配置都要进行记录。检验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确认;最后,检查电梯的制造与安装等资料,电梯制造单位需要提供制造许可证明和整机型试验合格证书等文件,以及电气原理图和安全装置电路等。
(2)对电梯施工单位的要求。电梯施工单位需要在电梯维修或改造工程中,向特种设备监督部门进行报备,同时将工作的有关流程及方案进行上报。在根据有关标准履行告知后,施工前也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包括向检验机构上报监督检验申请,并提供安装许可证与告知书、施工方案等。
对使用单位的要求:(1)在电梯设备正式投运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内,使用单位需要持电梯监督检验报告等资料向设备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证明;(2)需要在安全检查标志标明的下次检验日期的前一个月向检验机构重新申请定期检验;(3)构建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其中需要包含电梯的设计文件和安装技术文件等资料,同时还要制定或保存好监督检验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日常维护保养记录、故障及事故记录等资料;(4)还要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管理制度,针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5)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需要积极承担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职责。
对于电梯检验工作来说,不仅要明确不同检验模式下的重点和要点,同时,电梯的维保工作也要同步进行,让电梯检验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电梯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运行设备,但在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对此需要不断优化电梯检验管理制度,明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优势与特征,将安全问题控制到最低,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