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创新表达

2023-01-02 21:11李丹丹
新闻传播 2022年20期
关键词:纪录片用户

李丹丹

(河南广播电视台 郑州 450000)

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崛起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信息传播成为一种主流,各类短视频应运而生。其中,微纪录片就是传统纪录片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目前,学界对于微纪录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只是在特点和形式上有大致的共识:时长大多在10分钟以内;在保留传统纪录片真实性、纪实感等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了短平快、平民化、年轻态等网络属性;呈现出一系列符合观众收看收听习惯的创新表达。

一、走心共情的微观视角

微纪录片具有传统纪录片与短视频的双重属性,纪录片的本质是展现事物的真实,它的创作内容以真实的生活记录为主,在真实表现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创造与再呈现。[1]同样,微纪录片展示的也是真实的历史片段或现实场景,只不过是用小切口呈现社会历史和时代特征,记录人生百态和民生民情,把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蕴含在微观作品之中。

系列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借由十一封革命英烈所写的书信,讲述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比如,夏明翰的“就义书”、赵一曼的“示儿书”、卢德铭的“行军书”、张朝燮的“两地书”、陈毅安的“无字书”、左权的“决心书”等,用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英烈人物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凸显了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仰与忠诚、初心与使命。还有,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以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老照片为载体,以点带面地呈现生活点滴和社会现实,讲述照片背后的人物经历和历史片段,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和悲欢岁月,在此基础上,反映我们国家与民族历经苦难艰辛,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历史进程,构建历史事件与现代社会的情感共鸣,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纪录片正是借由微观视角对各种各样细节的展现,逐渐拉近传播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步缩短故事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潜移默化地传递出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而且,在微纪录片的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也是秉承了走心共情的微观视角。一方面,选择关注度高的内容作为创作题材,比如,自从央视纪录片频道《舌尖上的中国》打出知名度之后,像《早餐中国》《人间有味》等一系列与美食相关的微纪录片陆续推出;另一方面,把社会热点纳入微纪录片创作的重点内容,比如,针对全民健身的热点,制作与健身、减肥、美容相关的微纪录片。对于微纪录片创作团队而言,只有善于借助社会热点聚焦微观视角,才能创作出真正走心共情的作品,推动微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二、接地气的叙事方式

对于微纪录片来说,在有限的时长之内进行宏大而完整的叙事显然是无法完成的,这就要求微纪录片从传统纪录片的“长叙事”“详叙事”转变成“短叙事”“微叙事”。基于此,微纪录片常常在纪实的基础上,通过叙事方式和叙事技巧的创新把素材进行巧妙地拼接、排列、整合,赋予微纪录片更多的外延和内涵。比如,百集微纪录片《故宫100》改变了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宏大详尽的叙事方式,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策略,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选取贴近生活的典型故事和细致入微的片段,进行全新的平民化解读和接地气的讲述,让故宫的历史和文化更加富有亲和力、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阐释了关于叙述的三类聚焦模式:第一,零聚焦或无聚焦[2]:无固定观察角度的全知叙述;第二,内聚焦[3]:叙述者仅仅呈现某个体所了解的情况;第三,外聚焦[4]:仅仅从外部客观观察人物言行。综观微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第一人称是主流,因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能够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而且,很多微纪录片还在第一人称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入各种创新元素。比如,每集5分钟的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创新的方式让文物以“拟人化”的第一人称讲述,让观众无形之中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其中,第五集《天衣飞扬》借由敦煌莫高窟壁画里的“飞天们”文采飞扬、诗意浪漫的独白,让观众瞬间感受到飞天“活”了起来,“飞天们”自言自语地把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知识和信息深入浅出地给观众讲清楚;第十二集《又见唐刀》把“汉刀与唐刀”角色化定位为“师傅与徒弟”,师傅的角色定位是固守环首刀传统的守护者,徒弟的角色定位是在坚守中求新求变的开创者,借由师徒二人的生动对话,拟人化地呈现了唐刀对汉刀的传承和创新。《如果国宝会说话》中这些“拟人化”的叙述,形式上是让被人格化的国宝讲述自己的故事,实际上也是在讲述我们人类自己的故事。

不论拍摄哪种题材的微纪录片,重点都不是呈现一种曲高和寡的工艺或物品,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为线索。“人文”是所有纪录片的精髓和灵魂,没有了接地气的“人情味”,就不可能打动人,更不可能形成感性共鸣和理性共情。微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故事的讲述者是医生、护士、患者、军人、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借由普通人的真情讲述,有温度、有共情地展示众志成城的抗疫全景,让更多人看到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方舱医院护士的体贴暖心、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患者的积极乐观,这部微纪录片充分运用平民化视角,接地气地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抗疫故事。

三、年轻态的口语表达

全媒体时代,为了能够讲好故事、传递价值,不仅要拼内容、拼创意、拼策划,更要拼技术、拼形式、拼体验。对于微纪录片而言,年轻态的口语表达契合了当下年轻人接收信息的习惯,不仅能够巧妙传递出高密度信息,也让抱着轻松心态观看的年轻人体会到审美趣味。既能够丰富他们的见闻和眼界,也能够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视野,从而将单一的“入眼、入耳”升华为“入脑、入心”。

系列微纪录片《此画怎讲》,每集不到5分钟的片长,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一幅画中相对完整的小故事,比如,《簪花仕女图》中对“吃醋”典故的介绍,《听琴图》中对北宋官僚贵族社会场景的细致描绘等,年轻态、轻量化的表达能够让严肃艺术变得触手可及,带来有趣故事的同时并没有刻意地进行戏说,感官上的愉悦和内化于心的审美沉思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微纪录片《此画怎讲》的审美趣味和人文力量。而且,风趣自然的口语表达和年轻新潮的质感连接,以强烈的代入感将观众融入历史洪流的情境中,达到古今融合、直击人心的传播效果。

还有,系列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多元化、年轻态的口语表达上,与同题材的纪录片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介绍鸮尊是“最呆萌的青铜器”、中国人在商代发明的“愤怒的小鸟”、甲骨文里的“商”字就是一张“猫头鹰的大脸”等等,将各种网络词汇和网络因素巧妙地混搭在一起,为文物注入了丰富生动的网感效果和耳目一新的年轻气息,沟通了年轻人与文物的感应。《如果国宝会说话》在B站一经投放,便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豆瓣上的评分是9.4分,B站上的评分更是高达9.9分。

综上所述,在微纪录片的口语表达方面,需要充分从观众需求的角度考虑创作方法,满足当前大众心理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因为过度追求年轻态的口语表达而忽视了内容本身,避免因为情节过于欢快跳脱而导致内容干货不足。微纪录片创作不仅要做到“有意思”,更要做到“有意义”。

四、极致感的视听体验

移动终端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决定了社会公众对于微纪录片的接收形式必然发生转变,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和碎片化的时间决定了观众习惯于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观看微纪录片,而通过电视屏幕观看与通过智能手机等新型媒介小屏幕观看存在着显著的观感体验差异。因此,微纪录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都要根据移动端的视觉感受进行调整,力求镜头转换节奏明快,画面相对浓缩,确保镜头语言与观众使用小屏幕进行观看的视觉体验一致。

微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都在尽量避免同一画面中出现多个人物,减少宏大场景的拍摄,大量运用近景或特写进行细节描写,让观众能直观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细节,切身体会人物的情绪、情感;此外,为了追求视觉体验上的极致感,微纪录片运用超微观摄影、交互式摄影、卫星遥感成像、VR全景展现等,逐渐推动视觉效果往奇观和极致的方向不断发展。还有,微纪录片剪辑过程中要把握好画面和景别切换的节奏,大量的频繁切换不仅会让观众在小屏观看的时候漏掉画面信息,还会产生视觉方面的不适感。

视、听的表现力往往是互为条件的:画面为声音提供形象与气氛,声音为画面创造意向和意境。[5]微纪录片“短、平、快”的特征决定了其“听”的语言艺术不一定像传统纪录片那样细腻、丰富,而是更有极致的网感,比如,人物语言相对简短、契合画面;背景音乐简约生动、有代入感;现场音效风格鲜明、渲染到位。

人对声音的感受往往是同时接收的,很难从嘈杂的声音中单独分离出一个声音。所以,微纪录片的声音设计一定要简洁凝练,人物采访同期的时长一定要适度,过长的人物采访会消磨观众看下去的耐心;微纪录片如果配有解说词,也尽量做到简短、精炼、传神,力求达到能够吸引观众继续收看的效果;另外,还要多使用与画面同步的现场音,尽量增加微纪录片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要做到合理适度地使用背景音乐,增加微纪录片的声音层次感,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情绪。

五、互动式的双向传播

全媒体时代,微纪录片自动生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通过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即时、快捷的零距离传播。在以往的传播学理论中,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收者往往被称为“受众”,而全媒体时代,被动接受的“受众”被主动选择的“用户”所取代,以用户为核心的非线性传播模式取代了以信息为核心的线性传播模式。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微纪录片由传统纪录片的再现事件、单向传播,演变为参与事件、双向互动。

一方面,用户作为核心环节,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依托平台的评论和转发功能,用户能够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反馈给微纪录片的创作者,这种互动的过程也是内容再生产的过程。在参与评论的过程中,用户也能够通过其他人的评论获取更为全面和多元的信息资源。比如,弹幕的运用为微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及时反馈,并且,观看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共同参与的互动体验。通过构建屏幕上的社交空间,微纪录片创作者在了解用户想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后续内容。而且,鉴于用户的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诉求,平台在微纪录片的推广方面,也会重点根据目标人群进行二次分发和精准推送。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互动式微纪录片来说,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微纪录片上的超链接,直接跳转到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观看,这是用户与传播内容之间的另一种互动方式。比如,互动式微纪录片《一个也不能少》,用户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场景中,沉浸式体验脱贫攻坚的故事和情境,身临其境地直观感受脱贫一线干部群众的亲身经历和喜怒哀乐。在《一个也不能少》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全都由用户掌握故事剧情的走向。那么,当用户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情境中,他们就不仅是旁观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见证者、参与者。类似《一个也不能少》这样的互动式微纪录片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这种沉浸式体验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传播者预期的传播效果。

基于此,传播者应该加强对一系列新媒体平台的优化整合,通过大数据算法推荐,分析用户的收视喜好,根据不同平台的属性以及目标人群的偏好,对分发的视频内容、时长等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调整,实现精准投放和个性化传播,逐步形成与用户的良性互动,潜移默化地增强用户黏性,充分调动用户传播微纪录片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微纪录片的不断发展。

结语

总体来看,微纪录片虽然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但是,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份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结合社会热点话题选择题材;怎样巧妙借助全媒体技术建立交互体验和独特感受;如何在选题策划和制作上进一步优化;怎样运用大数据推算进行议程设置以引导用户而不是直接迎合;如何通过有效运营模式来推动微纪录片的市场化等等,都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猜你喜欢
纪录片用户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