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宁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学校是学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职业学校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基础上,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零距离渗透,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实训教学等专业课程环节和思政教育渗透,突出立德树人、职业素质、身心素质、安全意识、团队精神和创业创新、五育并举,以“培养正确学习态度、方法和价值观”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构建“课程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1]。
目前,不少学校的思政课程由思政老师担任,专业知识由专业老师负责,教师分散,交流甚少,难以协同,学生接收的是来自双方的“专业输出”,各有各的重点,但学生整合能力比较薄弱就会影响综合素养的提高。如何解决问题?首先要构建全体教师所有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每个老师都能育人、每门课都能育人、每节课都能育人”的教学思路,保证育人过程的全过程和持续性。结合学生特点,专业教师要具备能够将每堂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尾的能力,通过专业课堂搭建平台,用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怀激励、鼓舞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紧紧围绕“树人、育人”这一中心思想,推动各要素相互协作,是“课程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探索的新模式。
化工专业的学生是化工行业未来的建设者,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化工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关系到未来学生就业后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安全问题,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安全教育知识,使学生不断加强自我防护,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化工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机制。例如:化工生产中,容易发生中毒、腐蚀、燃烧、爆炸、触电等工伤事故,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灌输安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需要,安全也是生产力这种思想,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有机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使教学育人机制保持连续性。
再如环境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无不与化学打交道,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化学。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化学污染,污染物中主要是化学物质,如一氧化碳、煤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气及烃类等。这不仅严重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而且还会产生“酸雨”,造成土壤酸化,农业减产,金属腐蚀及建筑物毁坏;此外,农药对蔬菜、瓜果的污染;生活中吸烟、烹调、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装饰材料中甲醛的含量高低等,不仅污染环境,也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结合生活案例,适时引入课程思政,给学生树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做贡献。
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主力军,教师要及时学习社会新思想、新形势、新理念,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化工学科教学本身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实践性、创造性。作为理工科,化工专业课程相对来说比较难,学生常感到枯燥无味,研究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专业课教师,不仅要输出知识技能还要渗透德育文化。其一是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把学生从记忆繁多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中解脱出来,就像学生背诵语文课文较困难,而复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却非常容易,使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化为“灵活应用”。其二是增强师生互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断提出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比如,牛奶、豆浆加红糖为什么会发生沉淀?如何除去水壶里的水垢?白糖放久了为什么变黄?为什么明矾可以净水?碘酒与红药水为什么不能混合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是否可以混合等。生活常识穿插于理论教学中,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容易接受,便于记忆,并能直接应用,通过这些生活常识的介绍,不仅使学生感觉到新鲜,而且掌握了理论知识,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教师和学生一起以探究的精神,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同时,不断发展教师自身对学生和课程本身的理解。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可以在课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作业、团队配合等形式,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化工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查阅资料:说明豆腐的生产工艺,在制作过程中哪些环节考虑了蛋白质的性质而选择了相应的工艺参数;酶制剂在食品中的应用;酒精、食盐、醋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糖酵解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自来水中获得的“纯”蒸馏水在25℃内pH都低于7等。再比如调查与讨论:生活中你用过哪些品牌的加酶洗衣粉,列举出一些,并简单解释加酶洗衣粉的生化原理;生产中为了使二氧化硫达到较高的转化率,考虑如何选择最佳工艺条件;在工业生产中怎样正确使用亚硝酸盐;调查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讨论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等。
蕴“五育”于化工专业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增强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要能跟上潮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方法论以及热点、新思想等的学习,才能减少代沟,适应阶段学生的学习所需,充分发挥导引作用,使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加行之有效。通过课堂育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论和方法论的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及对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爱好,科学处理问题,实事求是、独立思考、集中注意力、勇于创新等优秀心理品质。
寓“五育”于化工专业教学,要求专业教师提高对育人的认识的同时,增强“寓”的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备课中,要把思政内容有意考虑进去。知识传授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事业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专业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用自己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开展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取向和行为,是新时代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形成将典型课程与研究型学习相对应的课程形态至关重要。在化工典型课程教学中,要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和“温故知新、专题导入、学练互动、总结提高”的“四环”结构。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学习责任感与学习兴趣的关系,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以项目或专题为单元,在研究型学习中主动大于被动,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尽一定义务,学好化学是自己的专业学习责任[2],而且喜欢学、合作学、研究性学才是重点。在教学中有计划地、适当地介绍一些化学发展史与化学家故事,既能使课讲得生动有趣,又能使学生向化学家学习独立思考、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例如侯德榜先生[3],中国化工之父,在美国博士毕业后,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并建设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永利碱厂,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我国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巨大成就如古代炼丹术、冶铁炼钢、酿酒、造纸、石油化工、超导研究、合成材料等内容均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高尚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课程学习方式上,要减少和防止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改变“学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填鸭式”或“一言堂”的教学会失去积极性、互动性及兴趣性,化工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减少。如何破解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理应首先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教学观,建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并行的教学模式,多开展交流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实训室和网络。比如:在讲到碱金属物理化学性质时,因部分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方便学生更好理解和记住相关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教师会提前录制或者下载好相关实验视频,通过演示实验,仿佛将学生置身于实验室之中,互动中不仅提高效率,还可以穿插安全教育。再如,在讲到提取工艺内容时,教师会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引入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工艺,并联系特色品牌企业技术人员,提前学习企业的生产工艺,在课堂上从种植、功能、工艺、开发等讲起,同时让学生实现实地参观或者远程观看操作视频,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增强自信和自豪。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归纳法、比较法、讲授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团队合作作业、学生实验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根据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温故知新、课程案例讲授、专题研讨、实训实习、头脑风暴、限时测试、课后任务、小组讨论、团队作业、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多种途径,给学生各种身份的体验式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学生的获知所需,新时代教育的方式模式也相继变革。打破以往的面授形式,采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互补融合的趋势,是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之下,教育改革的亮点。①“职教云”等线上资源的共享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开放式教育,为丰富课堂,充实内容,奠定坚实基础。②线上学习方式还可以作为第二课堂,学习之外,还克服了不敢线下课堂发言的弊端,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③通过“问卷星”等APP可以随时随地测试学生,通过网络特有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教师可以立刻掌握全体学生的成绩、每一道题目甚至精确到每个选项的正确率及出错率和每位学生的卷面成绩;学生可以立刻见证自己的成绩,掌握自己的失分点,第一时间可以进行立查立改、查漏补缺。线上抽测不仅节省老师课后阅卷时间,而且直接的卷面分析,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分析,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各环节的比重,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的测试,可以激发浓厚的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习的竞争性和主观能动性。
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性,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结合为核心,突出开放性。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和任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阶梯式的教学,以实训教学项目为引导,利用校内外实训室,使学生更利于掌握化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原则,根据化工专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具体工作过程,注重专业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要机制。通过改善线上和线下课堂氛围,采用合作式研究型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基本单元,利用教学系统动态因素来鼓动相互学习提高,以团队综合成绩为评级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通过采用笔测、口测和线上测试相融合方式,客观公正综合测评,符合教育界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可极大提高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4]。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是职业院校发展教育的中心工作,按照新时代教育思想工作要求,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通过化工专业课程育人机制的探析与实践,从做好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采用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学科典型课程学习方式;采用线上与线下课程教育融合、课程教育教学评价方面,从而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