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2023-01-02 17:27勾天兵崔铁花张士俊邹建军姚旭东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林蛙变态蝌蚪

勾天兵,崔铁花,张士俊,邹建军,姚旭东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33)

东北林蛙(Ranadybowskii)是吉林省林区重要的野生经济动物,具有药食同源特性,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根据其生活习性可划分为繁殖期、森林生活期及越冬期3个生物学时期[1]。目前,东北林蛙主要采取“人工助繁,天然放养,封沟管理”的生态养殖方式,即“人养蝌蚪,天养蛙”的模式。除了成蛙交配产卵、卵在体外水中受精、卵的孵化及蝌蚪这4个阶段在水中生活外,幼蛙、成蛙主要在陆地生活。户国等指出,21世纪初期,东北林蛙的养殖模式主要有自然散放、全人工养殖和增殖3种方式,以人工增殖模式最为普遍,但近10余年人工增养殖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2]。

1 东北林蛙人工养殖技术

1.1 繁殖期人工养殖

从早春开始,一直持续到初夏,是东北林蛙繁殖的季节。除回捕率较低外,困扰东北林蛙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雌蛙比例较低。据调查,吉林省东北林蛙雌雄比约为3∶7,雌蛙的价格却是雄蛙的10倍,因此,提高东北林蛙雌雄比的研究尤为重要。张士俊等研究表明,东北林蛙蝌蚪发育期是蝌蚪体重快速增长期,也是雌雄分化的主要时期;同时提出在蝌蚪发育期采取人工干预,从蝌蚪鳃盖完成期(第25期)始,到口裂发育期(第42期)止,通过换水和遮阴等手段避免高温,降低蝌蚪饲养池水体温度,控制水温最高不得超过22 ℃,雌蛙比例可提高25 %左右,从而提高林蛙产值,增加蛙农收入[3]。高雅针对林蛙繁殖期成活率低等问题,提出林蛙蝌蚪期植物性饲料与动物蛋白配比要合理,蛋白质含量应在30 %左右,同时每日增加光照12 h,强度为4 000 lx的红光,以满足蝌蚪生长发育需求[4]。

1.2 森林生活期人工养殖

森林生活期是东北林蛙生长发育进行时期,也是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主要受自然环境和天敌的影响。东北林蛙喜好阴雨潮湿的生活环境,自然条件下如遇干旱少雨或郁闭度低、林下湿度低的环境,导致昆虫种类、数量资源匮乏,加之天敌的危害性影响,直接影响东北林蛙的生长发育及存活率[5]。佟庆等针对东北林蛙入林生活期因昆虫数量匮乏而导致的林蛙可食用活饵料数量稀缺问题,提出利用牲畜粪便吸引大量昆虫繁殖的方法,以补充天然活饵料的不足[6]。变态幼蛙上岸期昆虫种类、数量匮乏尤为严重,大密度的变态幼蛙在变态池四周附近活动,活动区域内适口昆虫数量根本满足不了庞大的幼蛙群体需要,造成存活率大幅降低,直接影响林蛙产量的提高。崔铁花等对300只东北林蛙变态幼蛙进行了耐饥饿的破坏性试验,研究表明幼蛙在完成变态后的6~8 d是耐饥饿极限,需在幼蛙变态后的第5 d前供给到适口活饵料,才能提高幼蛙存活率[1]。徐太成等提出人工繁殖蝇蛆喂养东北林蛙幼蛙的方法,蝇蛆是一种高蛋白饲料,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幼蛙存活率,因此,幼蛙辅助喂养是十分必要的[7]。同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天敌的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中较普遍的天敌为鼠类、黄鼬、蛇类、鸟类等,可投放鼠药或用器械捕杀等方法防治鼠害,通过采取人工看护或设网捕捉方式对鸟类进行防治[8]。

1.3 越冬期人工养殖

东北林蛙越冬是在自然环境下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受温度控制,是其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行为,越冬时间一般从10月初到第二年3月末,长达5~6个月的时间,安全越冬是提高东北林蛙成活率的重要保证。柏永明等提出室内越冬法养殖东北林蛙,对东北林蛙越冬密度、成活率及越冬时间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龄林蛙由于体质虚弱等原因,其死亡率高于2龄、3龄林蛙;越冬池水体的pH、溶氧量、氨态氮水平是林蛙室内越冬的重要指标[9]。张士俊等通过对东北林蛙在不同环境下越冬水中溶解氧质量浓度(DO值)监测,得出当DO值低于1.6 mg·L-1时为林蛙死亡临界值,提出东北林蛙安全越冬关键因素是DO值,水体中DO值在实际生产中低于2.0 mg·L-1,可通过投放CaO2的人工增氧方式,改善东北林蛙越冬环境,提高存活率,延长安全越冬时间[10]。依据东北林蛙越冬生态习惯,创建安静、避光的林蛙越冬环境,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让林蛙在人工环境中顺利冬眠、安全越冬,有利于林蛙存活率的提高[11]。

2 东北林蛙疾病防控与管理

2.1 疾病防控

东北林蛙蝌蚪期的常见疾病主要有:气泡病、肠胃炎、出血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烂皮病等。蝌蚪期的科学养殖是林蛙养殖的重要环节,蝌蚪生长受温度、饲料、病害等因素的影响,科学喂养不仅可以提高蝌蚪体重,还能为蝌蚪变态提供物质储备,提高变态幼蛙的成活率;病害防治能够有效抑制病害扩散,为提高蝌蚪存活率和变态率提供保障[12]。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为红腿病(又称败血症),还有黄皮病、烂皮病,肠胃炎等。

2.2 管理

人工养殖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养殖密度,按时、按量投喂食物,发现发病个体及时分离治疗,防止疾病蔓延[13]。

3 东北林蛙养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林蛙资源面临由保护为主转为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新局面,2021年3月30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林蛙保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10月,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编制《吉林省林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从国家到地方,为东北林蛙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科学发展绿色健康林蛙产业、保护林蛙资源已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半人工养殖技术较为成熟,全人工养殖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各地区因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差异等因素,要采取适合的人工增养殖技术。根据东北林蛙的生存条件、捕食行为、捕食习惯,进一步研究蝌蚪期营养与人工饲料配比、幼蛙和成蛙人工辅助喂养、无冬眠养殖技术及综合越冬新技术,提高免疫和疾病防控技术等,不断创新应用科学研究[14],提高东北林蛙成活率及回捕率,提高林蛙产量,促进林蛙产业健康发展。逐步推进林蛙标准化养殖,探索“互联网+林蛙产业+康养”的新型业态发展模式,形成林蛙养殖、精深加工及康养相结合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实现“小林蛙、大产业”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林蛙变态蝌蚪
海里的巨头蝌蚪
“八珍”哈士蟆传记
棘胸蛙养殖技术(四)——变态期饲养管理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关于对林蛙相关名称的解释
骂错人
蝌蚪
冻不死的林蛙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蝌蚪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