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安吉实践

2023-01-02 16:18:22杨卫东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2期
关键词:银山安吉金山

杨卫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生动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自2005 年8 月15 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以来,安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 发展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逐步构建起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一、坚决扛起保护美丽环境第一责任,着力构建生态文明新秩序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守护人类美好的未来。17 年来,安吉始终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断以改革创新之力全面重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牢牢守住县域生态环境的“家底”,从2005 年到2021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持续保持在72%以上,PM2.5浓度年均值每立方米30 微克,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为100%,实现了“气净、水净、土净”。

优化空间布局,实施全方位生态管控。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率先启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创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与智能化监管,实现县、乡、村三级生态建设规划全覆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刚性约束。全面统筹“县级规划组” “乡镇规划师” “驻村规划员” 三级队伍,深入实施以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三线” 为边,人口密度、开发强度、建筑高度“三度” 为界,色彩和谐性、风貌融合性、环境协调性“三性” 为标的“三线三度三性” 全域美丽空间管控机制,着力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保持在县域国土空间的80%以上。成立全省首个以动物命名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构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探索设立全省首个5 亿元的“黄浦江源” 生态保护补偿专项基金,逐步完善政府有力主导、社会有序参与、市场有效调节和生态保护者受利益、得实惠的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

深化“千万”工程,开展全链条生态治理。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为契机,深入推进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线及环境美化,持续攻坚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垃圾不落地、厕所创星级和农房风貌管控,安吉先后获评全省清新空气示范区、无废城市示范县和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发布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美丽县域建设指南»,不断以标准化建设引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治水治气治土治矿治违” 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创新落实“河道五长制”,率先推行三级“林长制”,全面统筹“田长制” “路长制”,实施铁腕治矿,近年来全县建筑石矿开采量削减近七成,废弃矿山全面复绿,一举结束了县内西苕溪三十多年的采砂历史。

推进绿色考核,狠抓全覆盖生态保护。系统推进县级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审计,探索构建以绿色GDP 为主导的考核体系,对乡镇街道全面实施差异化绿色考核。全国率先编制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通过编制16 张表式、编填9000 多个数据,进一步稳固全县自然资源资产底基。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核算,发布全省首个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GEP 专项核算成果。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财政收费和奖惩制度,开出全省首张“环境保护税完税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出全省首例“补植令”,责令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人“补植复绿”。

二、牢牢抓住发展美丽经济第一要务,着力拓宽绿色发展新通道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们既要在发展中保护,也要在保护中发展。17 年来,安吉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以改革创新之力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从2005 年到2021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0%,三次产业结构比从13.9∶47.1 ∶39 调整到4.9 ∶48.4 ∶46.7,有效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高效率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与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健全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机制,协同推进节能降耗,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近年来先后关停各类“散乱污” 企业超过全县企业总数的20%,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 个、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1 个,星级绿色工厂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产业用地出让 “标准地” 改革,全面推广“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 改革,严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0.45 吨标煤/万元的准入标准,坚决遏制“两高” 项目盲目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利益导向机制,打好高质量发展改革组合拳。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国率先开展“两山银行” 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将林权、宅基地、农房等纳入不动产管理,有效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全国首宗农业“标准地”、首宗旅游“标准地” 先后在安吉成功出让。

选优育强生态产业项目,高质量厚植绿色发展动能。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 改革,着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对高端人才和“大好高” 项目的吸引力优势。严格执行项目、总量、空间“三位一体” 准入制,实行“环评一票否决”,集中资源要素招引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逐步构建起以生态旅居、绿色家居、生命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为主导的“1+5” 现代生态产业体系。近年来,先后否决环保不合格项目185 个,引育国家和省级专家人才128 名,成功招引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三期等一大批生态环境友好型项目,世界级抽水蓄能电站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全国第一个A1 类通用航空机场、首家凯蒂猫主题乐园、首家落户县城的某著名酒店先后投入运营,浙江省光伏整县推进开发工作试点县落户安吉,县内某一上市企业自主研发了新冠肺炎快速检测试剂,产值、利税呈现快速增长。

构建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高水平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率先开展县域大景区建设,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速打造后疫情时代长三角露营天堂,形成了“茶园变景区” “电站通胜地” “机场成赛场” 的生动局面,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3.5%。加快推动椅、竹等特色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竹产业实现从根到叶的全竹开发与综合利用,椅业产业占国内市场的1/3,占全国椅业出口量的1/2。着力攻坚“碳达峰、碳中和”,依托全国高校院所和全球顶尖人才资源力量,创新实施“竹林碳汇” 改革,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形成闭环收储交易、集成综合运营、精准收益反哺三大机制,着力推动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推进“GEP +农产品产业链数字化” 建设,创新搭建安吉“优品汇” 线上平台,持续打造更多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品牌,安吉白茶品牌价值48.45 亿元,连续十三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三、始终坚守创造美好生活第一追求,着力开辟共同富裕新境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7 年来,安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以改革创新之力积极破解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推动生态环境种下的“常青树” 变成广大老百姓的“摇钱树” “幸福树”,从2005 年到2021 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034 元增加到39495 元,增长了5 倍多,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9 ∶1缩小到1.66 ∶1,逐步实现了“城里乡下一样美,农民居民一起富”。

全面深化共建共享,着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 建设,发布全国首个民主法治村建设地方标准,全方位引导村民有序参与、依法自治。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高标准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 的县域社会治理体系。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创新推出“工业碳效码” “两山绿币”,推动全县各领域、各条线、各单元和广大群众共建共享绿色低碳生活。安吉余村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关停矿山,保护环境,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经济,从“卖资源” 到“卖风景”,实现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支部带村、民主管村、生态美村、发展强村、依法治村、平安护村、道德润村、清廉正村” 为主要特点的乡村治理之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治理“余村经验”作出重要指示,时隔十五年再次来到余村视察调研。

大力推进生态惠民,着力激发富民增收新动力。深化农民合作经济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 改革,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依托美丽环境优势,全面推动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全县拥有农家乐、民宿近千家,床位2 万余张,农家乐和民宿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探索建立资源、资产入股,农民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两入股三收益” 利益联结机制,全县域组建强村富民公司,强化资源资产赋能和资本市场化运作,谋划推进共富产业园、共富乡宿、共富公寓、五彩共富路建设,全面掀起新时代共同富裕热潮。安吉鲁家村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村庄经营,用一列 “小火车” 串起了村庄 “大景区”,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五年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鲁家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积极扩大生态价值,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新内涵。设立全国首个县级“生态日”、每月固定一次的“生态文明集中推进日” 和“生态主题党日” 等三个“节日”,充分发挥浙江自然博物院等生态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深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化富矿,加快打造“五大美丽生态文化集群”,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突出制度赋能,先后发布多项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标准,联合浙江大学定期发布全国县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展指数,出台全国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转化绩效评价指南,成为新时代浙江(安吉) 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现代化基本单元试点、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分会场以及国家多场重要外交活动的承办地。安吉黄杜村党员主动捐献白茶苗助力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已累计捐献茶苗2240 万株,种植面积6217 亩,截至目前受捐地区已采摘白茶鲜叶6.5 万余斤,受益群众达2064 户6661 人。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杜村党员“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 的精神给予高度肯定。

17 年来,安吉县从余村到鲁家村、再到黄杜村,徐徐展开美丽山水长卷,演绎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过程,实现了从 “一域美” 到“全域美”、从“形态美” 到“发展美”、从“外在美” 到“内涵美” 的转变。安吉从一个省级贫困县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典型,发展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获得县、全国首个生态县和全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安吉这些年的发展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是一份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书”,是一把打开高质量绿色发展通道的“金钥匙”,是一篇书写忠实为民情怀的“大文章”,充分展现了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无比强大的实践力量。

这一理念蕴含着系统生态观,为我们指明了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 “你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自然资源的有限供给从来就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发展必须遵循的法则。“绿水青山” 是安吉最宝贵的财富,这些年,我们正是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始终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了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浑然一体、和谐统一。

这一理念蕴含着绿色发展观,为我们明确了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不要发展,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之路,是对原有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全新洗礼,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这些年,我们正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在好风景里孕育好经济,从而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低碳共富发展的新路子。

这一理念蕴含着民生福祉观,为我们提供了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实践的生命力,就在于要把“绿水青山” 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人民的“金山银山”。这些年,我们正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获得感,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全县上下的共同追求、幸福标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脍炙人口、朴实无华,却又蕴含着巨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和各个方面所接受。当前的安吉,正朝着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奋斗目标迈进,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深刻认识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源于基层,引领全国。这一重要理念从安吉余村这个小山村出发,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载入了党章、宪法,成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标志性观点、代表性论断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是在基层萌发,更是我们党百年历史进程的重要成果,将引领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美丽中国,也将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强音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于中国,引领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当时浙江发展的实际,提出并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向全世界阐述,他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并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和建设美丽世界紧密结合起来,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形象、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担当,我们有了更加厚实的大国底气。我们感到,这一重要理念不仅指引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向纵深,更将为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于当代,引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每个人的历史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倡导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顺应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不仅能让我们当代人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幸福,更将引领中华文明、人类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银山安吉金山
金山之梦
当代音乐(2020年8期)2020-08-17 01:30:27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公民与法治(2020年3期)2020-05-30 12:29:48
看到了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海峡姐妹(2018年10期)2018-12-26 01:21:16
抢险当金山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翠挂金山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38
RIGIDITY OF COMPACT SURFACES IN HOMOGENEOUS 3-MANIFOLDS WITH CONSTANT MEAN CURVATURE∗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电影故事(2015年40期)2015-09-06 02:36:34
千面安吉,尽在“美景+”
电影故事(2015年35期)2015-09-06 02: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