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3-01-02 12:56管真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学校

管真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在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致贺信中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意义重大。职业本科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理应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也将为时代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一方面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强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1]。2022年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应建立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2]。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培养方向应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紧密吻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创业意向,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积极谋划,才能形成职业本科院校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

1 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2019年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共有15所,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比上年增加11所,其中公办学校10所,2021年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比上年增加2946人,增长7.66%。职业本科院校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技术技能水平,缓解了就业焦虑问题,但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优化。

2 职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困境

2.1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程度不够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限制了职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资金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之一,当前职业本科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了一定配套资金,但是不足以支持实际需要,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创业项目期初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学校和政府的扶持政策资不能起到完全的保障作用。职业院校到职业本科院校的转变带来资金需求的变化,资金的欠缺不论对学校短期的发展还是长期的提升都是一个短板。其次是从组织管理体制上导致的资源整合欠缺。目前虽然已有部分职业本科学院单独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来负责学校相关工作,但是此部门还没有覆盖所有学校,有些学校的工作依然由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分块管理,或者设置了办公室挂靠在其他部门,机构设置的不完善不成熟限制了资源整合的力度和强度。已经成立的创业创业学院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究竟是院系组织、管理机构还是教辅机构,在其建设内容和功能定位上不够清楚[3],需进一步厘清。单独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时间较短,学院本身在管理上也未理顺,部门成员多为从其他学院或者部门抽调过来的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学和管理水平,相关工作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也并未全部集中到创新创业学院来,在组织管理上依然存在分散现象。

2.2 职业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效果不佳

职业本科院校一直在探索与企业更合适的合作模式,但合作的内容和方式等都还有改善空间。首先校企双方参与时间短,例如校企双方以某个项目的形式合作,项目结束后合作也相应告一段落,合作不能产生连续效应。其次参与内容停留在表层,形式简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并不能教会学生真正的知识或技能,学生接触学习企业常规业务的机会较少。企业行业一线人员到学校兼课的形式有理论也有实践课程,但理论课程居多,实践课程也是由企业人员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实训室进行,这种在校园内完成的教学脱离了一线职场,影响了校企合作教学的效果。再次,学校教学知识更新的速度和企业技术迭代的速度差异较大,学校受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因素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传授的是知识存量,而企业方技术迭代快,知识的应用周期短,造成了校企合作多元主体之间的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在人才与技术供需方面尤为突出[4]。

2.3 职业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特色不够凸显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这类人才有别于高职院校培养的简单的低层次的技术人员,也和其他本科院校侧重理性论知识培养的人才有所不同。职业本科是经济社会发展到当代的必然产物,新时代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动迫切要求改善教育结构[5],目前职业本科院校多由高职院校升格、独立学院转设或与高职专科高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本科学校,这就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和模式上未完成彻底的转换。高职院校原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偏向简单的低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而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变化,市场需要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组素质人才,目前职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在这方面还不够突出。而独立学院转设或与高职专科高校合并转设的职业本科学校在转设前在人才培养上更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播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对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对弱化,对于如何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仍需进一步理顺。

2.4 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

课堂是职业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但是职业本科院校和其他高校一样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创新创业类课程本身量少,目前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创新创业类必修课,这些课程起到了培养创新精神的启蒙作用,但是课时总量少,在学生毕业所需学习总课时中比例较低。这些公共课由于面向全校学生上课会出现合班情形,师生互动性受到限制,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些都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二是创新创业类课程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没有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强调实践性,过多的理论课时无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场景中,纸上谈兵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少直观感受。三是专创融合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由于一些专业课本身专业性较强,在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时如果内容设置不得当就会显得生硬,看似为了融合而融合,不能在教授专业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而把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割裂开来。

3 职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

3.1 加强创新创业资源的统筹协调

职业本科院校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中体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明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6],从顶层设计上强调资源统筹的重要性。资源的整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成熟配套的组织机构来支撑,这样才能从全局的角度更充分地调动多方力量。职业本科院校应该尽量多地挖掘资金渠道,鼓励毕业校友支持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发挥好校友作用,将校友这一重要环节联动起来,形成长期的动态增加的校友圈子,不断扩大校友影响。学校也应时刻关注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政府沟通协商,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激励师生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创新。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有长远的高质量的发展前景。在组织机构上,成立并逐步完善创新创业学院是流行趋势。作为统筹全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部门,应尽可能单独地成立设置,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管理,这样才能更完整全面地开展工作。创新创业学院应明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身处职业本科院校,需时刻牢记职业教育的需求,将部门的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还应挖掘和培养更多具备专业创新创业管理知识的人员,通过更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上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轻管理重服务,减少单一服务增加集成服务,减少人工服务增加智能服务[7]。

3.2 开展高质量校企合作

职业本科院校和企业方应共同寻求探索合作的新形式,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内容,搭建更完善的合作交流平台,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学校和企业应探索双方能够稳固建立联系的共同点,对于职业本科院校来讲,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结合毕业生就业方向和意向合作企业打造一批能够长期合作的项目,在合作过程中根据学生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同步优化和更新项目,保证双方合作的连贯性。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稳定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也有效降低了企业方成本。在师资方面,学校应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投入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比重,打造一批能够代表学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型教学团队。同时按照一定比例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兼职教师教授的专业课课时一般不少于专业总课时的20%[8]。还应构思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走出去”和“走进来”相结合,老师和学生要增加走出去的机会,走到企业一线去了解去真实地接触新技术新产品,企业人员要走进校园,介绍先进的成果,把成熟的技术经验引入课堂,把企业需求发布给学校和师生,两者朝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前进。双方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企业领导和一线员工参加,双方进行充分交流,互相了解对方需求。针对学校和企业方技术更新速度不一致的现象,企业方可以及时向学校传递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学校做好基础知识的普及传播,双方合力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3.3 突出职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的《天津倡议认》指出,职业教育是创造价值的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技术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职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将本身的职业特色和本科层次教育融合起来,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能够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进行职业能力提升的人才。一是要坚守职业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职业特色,这是职业教育的本源所在,就业和创业应始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性技术性才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二是在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既包括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也包括面对就业环境和就业市场发生变化时从容面对、与时俱进的能力,提高职业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三是努力构建以赛促教,教赛相长的良性局面。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加创新创业类的活动和竞赛,做好赛事组织和服务工作,包括赛前的宣传动员,参赛项目辅导和培训,赛后的经验总结等,通过参赛激励师生不断挖掘创新思路,营造创新氛围,契合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政府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一环,学校应熟悉政府发布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仔细研读规则并向师生做好宣讲,帮助师生争取政策扶持,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3.4 在双创教学中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创新创业课堂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理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校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时既要兼顾新生入学知识积累薄弱的情况也要考虑毕业生即将就业创业对知识极度需求的现实,所以应该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学情和实际需求设置时间段全程覆盖的创新创业课程,增加必修课课时和选修课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低年级学生多为启蒙性的知识引导,让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中期随着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掌握对其他配套知识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毕业生面对复杂的就业市场和激烈的求职竞争,更需要综合性的指导帮扶,包括人际关系处理、资金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等。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强调实践性,理论知识最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课程的设计方面要考虑更合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安排,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尽量不低于50%,对于实践教学课时的开张形式也应更加丰富贴合学生实际,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加强专创融合教育,变革人才培养结构,学校应对行业市场和就业市场做好充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测算人才需求,立足学校专业优势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有侧重地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注重学科建设基础,按照专业领域分层次分类别地进项精细化指导[9],结合学校学科设置实际情况划分领域,一对一地制定课程体系,让每个课程体系都能突出自身特色。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学校推介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