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分析

2023-01-02 12:39:58田荟荟
河南建材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情况建筑工程

田荟荟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030027)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阶段,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建筑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保证建筑工程中资金的使用效率[1]。因此许多建筑企业通过成本的控制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纷纷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施工管理,并提前进行造价预算。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作用就是合理地进行资金规划和控制,从而实现成本节约目的,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充分利用工程材料,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上一层楼”,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首先,建筑工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有利于节省企业成本。造价工程预算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和竣工。从建筑工程的宏观角度出发,开展工程造价预算就是对整体工程的成本进行评估,明确成本的范围,预防管理不当导致的设计变更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整体工程的成本将随之提高,工程项目的后期开展也会受到影响,无法顺利进行。

其次,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资金进行分析,并合理地分配资金流向,从而使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促使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

最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资金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该情况发生的原因与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有关。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工程造价工作有利于解决管理不当的问题,并将企业资本合理地利用,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2.1 忽视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如果资金使用不当就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想要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工作,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且细致的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工程造价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然而,实际建筑工程中,许多建筑企业过度关注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忽略了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这种情况的发生与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有关,导致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成本较高,从而引起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环节如果出现漏洞,就会使整个建筑工程发生变更,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设计的变更,此时建筑成本也会有所提高。忽视造价超预算会使企业投资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不可控因素增高,且资金的投入也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工程也不能顺利完成。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不仅仅是整个工作的大方面控制,还需要对各个环节加强重视,如前期市场评估、施工材料控制和人力资源的控制等,以便进行合理的造价预算控制,使工程造价预算符合工程要求。

2.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缺乏合理性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依据市场行情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工程材料、施工进度、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器械的管理情况,编制与工程相符的预算标准。然而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缺乏工作量,预算编制存在漏洞,市场调研缺乏准确性,这些问题均会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与建筑企业的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工作规范,合理地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从而使工程造价预算符合工程的发展需求。

2.3 缺乏完善的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材料和人力方面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时,要重视材料和人力的成本控制,并将其作为主要控制方向。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因素,以此为基础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发挥控制管理的作用,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完善性,虽然进行了人力成本的控制,但忽略工作调度问题,只重视成本控制和时间控制。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均有施工进度要求,为了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部分建筑企业通过减少时间压缩人工成本,但并未取得造价控制的效果,反而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3]。另外,材料的控制不仅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还与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息息相关,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材料控制的过程中,对市场因素分析不足,过多地关注材料的替代或减少材料的应用,如果市场变动较大,就会导致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在预算控制的过程中,造价管理是主要工作,也是预算控制的核心,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导致该工作失去自身意义和价值,此时超预算的情况极易发生。

3 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

3.1 强化规范管理

想要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建筑企业就必须重视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加强管理促进管理规范化,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预算工作,防止背离市场的情况发生。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合理地进行造价预算编制,从工程设计阶段,到工程材料的控制和市场价格控制,再到工程机械的管理和规划,并充分考虑工程进度的需求,完善预算制度。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控制预算成本。在工程建筑中重视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的规范化,有利于明确工程的资金需求,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指导,不仅能够促进施工进度,还能够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预防工程开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情况发生。

3.2 加强预算控制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许多人为因素会对预算控制造成影响。在实际预算控制工作中,需要明确项目设计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签证审核管理的作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要点是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设计内容违规的情况发生,同时还需要协调设计人员和审核人员的关系,促进投资人员、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的相互合作,确保设计的合理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的问题,防止超预算情况发生。还需要对工程设计进行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设计变更的发生率。在建筑工程中,部分建筑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此时签证审核管理就会发挥重要作用,对其进行限制,对超预算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且要做到公平公正,如果发现有损害工程利益的情况应不予审批。为了加强预算的控制,需要积极组建签证管理团队,并在团队中开展制约模式,相互约束。还要注重信息渠道的建立,保证签证管理人员之间沟通顺畅,避免工作懈怠的情况发生。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一方面要提高控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从思想层面提高管理人员对预算控制重要性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预算控制水平,避免超预算情况发生。

3.3 优化变更控制

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变更问题。常见的变更有建筑工程标准变更,技术和设计变更也较为常见,这些变更会导致超预算情况产生。要实现预算的合理控制,避免超出预算的情况发生,必须对变更情况加强控制。在控制过程中既要保证建筑标准统一化,还要避免建筑工程周期受到影响和建筑工程的范围受到影响。完善变更控制制度,使变更控制制度具有严谨性。

一般情况下,施工中期为变更发生的主要阶段,此时变更会对成本控制造成影响。一旦发生变更,需要管理人员明确变更的细节,并从中分析变更带来的影响,追究相关责任人。若施工单位导致的变更问题,需要对合同加强控制,不可改变其价格,且价格的计算应通过工程量清单完成。若变更问题因承包方产生,施工单位需要尽快将施工款项进行整理并拟定报告,以此进行造价预算的调整。

3.4 优化工程设计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为复杂,极易产生施工变更的情况。首先应该从施工设计阶段进行建筑工程结构的优化,提高设计效果,避免施工变更的情况发生。通过这一方式可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度,控制施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优化工程设计并非减少建筑工程的功能,而是将复杂化的施工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简单明了,从而实现超预算的有效控制。

3.5 合理控制价格调整

我国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所有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此背景下,进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需要注重市场价格的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以免工程造价工作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建筑工程离不开施工材料,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控制有利于避免超预算情况发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材料价格变动无法控制,但可通过施工调整的方法进行价格控制,在合同拟定阶段,充分考虑市场价格因素,尽可能地缩小市场价格变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从而实现超预算的有效控制。另外,在合同拟定过程中,可实施风险共担模式,在对价格变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程款项的支付,且将工程造价指数法合理地应用到施工中,承包价格的计算应以合同签署时的价格为基础,工程结算阶段,将工程造价管理单位公布的相关指数作为基础进行结算调整。采取这种方法进行价格调整,能够避免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从而控制预算超出的情况。

3.6 提高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起到重要的作用。想要实现超预算的有效控制,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尤其要提高控制和管理能力,使工程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发挥。同时,加强人为因素的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情况发生。这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施工阶段的天气情况,以此为基础对施工内容进行规划,避免因天气问题延缓施工进度,以便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避免超预算风险的产生。在施工阶段时,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材料使用的控制,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的问题,这样可以节约材料成本,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3.7 完善管理体系

众所周知,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效果的重要基础,所以在超预算控制期间,要完善管理体系,建立预算审核的相关制度。在此过程中,需要重视合同协议,严格预算管理,在建筑工程开展前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明确监管职责,将上述内容体现在合同中,以免出现纠纷,促进预算效果最大化地发挥。在审批预算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优化审核流程,以便减少超预算现象,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超预算的情况较为常见,对工程效益的影响较大,合理地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够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对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要对超预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施工管理和工程管理进行完善,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避免超预算现象产生。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情况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
工程造价之旅
特殊情况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