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布权,高 宁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对自身文化优越性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把文化自信的培育提到战略高度。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文化和道路的选择,不仅影响本人的全面发展,也影响着未来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发展。因此青少年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客体。然而,近年来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中出现了各自为营、缺乏协作等严重问题,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效应,而且也无法有效地抵御互联网对青少年文化自信带来的冲击。为此,充分利用协同管理机制,形成多主体全方位育人体系,达成最佳育人效果,已经成为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必然选择。
Culture(文化)源于拉丁文“Colere”,本意是指通过对人之能力的培养或训练而到达的超越单纯的自然的状态,后引申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社会等实践活动中的精神沉淀。正如《易经·贲卦·彖传》所言:“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正因为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因而它往往成为他们的灵魂和重要标志而不断得到认识、传承、创造、发展和运用。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基于科学的文化理念下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了,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对于具有庞大文化体系的中国而言,文化自信主要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培育既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自身文化优越性的彰显,更是文化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民众心理契合。然而,对于心智尚处于可塑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文化自信培育并不是单纯“灌输”就能实现的,要从“口信”达到“心信”的效果,必须引入“协同管理”理念。协同理论是德国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以开放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系统如何从无序状态向稳定有序的结构转化的过程和规律。协同理念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整体性优势。即协同培育作为一个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又有着多个影响要素,这些要素各有特点,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体系,在运行过程中,这些要素良性互动产生积极效应,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二是层次性优势。即协同培育中各个子系统及要素之间的层级适中,具体表现在培育主体在培育过程中的比重、培育方法的使用、培育主体内部部门之间协作的适中。三是动态性优势。即协同培育与外界环境经常性地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学生的发展而改变。在互联网时代,虽然互联网具有正向与负向二维效应,但充分利用互联网正向功能,并将协同理念引入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实现同频共振和机理耦合。
1.协同培育可为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提供应有的动能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绝不是哪一个主体能够独立完成了和完成好的。文化的系统性和深奥性决定了文化培育的体系性和协同性。对于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而言,虽然在名义上有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元主体,但并不意味着这都是有效主体,任何一个主体的失范性都有可能造成培育责任的重复、动能的内耗以及效能的削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会打破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默认和平衡。而协同理论则强调各主体之间开放合作的重要性,因而它不仅给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带来了新的理念,也相应能够创造“1+1>2”的新效能。这正是打破各主体之间的协作壁垒与解决当前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问题的方法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元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单一动力→合力”的机制中实现信息协同、决策协同、资源协同以及效应共享。
2.协同培育可为青少年免受不良文化伤害构筑牢固的防火墙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同文化糟粕的“污染”的对抗从来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互联网文化的兴起、流行文化的泛滥,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博取青少年的“眼球”而处心积虑设置各种“文化诱饵”,进行疯狂的文化输出,许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由此成为不良文化伤害的重灾区。其中,网络不良文化倾销更为严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9.40亿网民中,从年龄结构来看,10岁以下占3.5%,10~29岁占34.7%;从学历来看,小学及以下占19.2%,中学占62%;从职业来看,学生占23.7%。由此可见,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的常住“居民”,许多青少年深陷“网络泥潭”而不可自拔。虽有政府的“限网令”,但抓手和机制却不明确;许多家长虽然担心,但多行于感性,而止于理性;不少学校虽有“封机令”,但只能封其身,不能封其心,以至于造成了这种“网络不良文化伤害”屡禁不止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养成。协同理念是一种共同价值取向的唤醒与同构,意即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每一个主体都不能缺席,都应发挥自身所长,通过共筑防火墙,提高青少年不良文化免疫力,抵御互联网不良文化对青少年伤害的继续发生,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正能量文化的便利平台。
3.协同培育可为青少年文化成才增添“出彩机会”
正确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自信建构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也是青少年成才的时代内涵。缺失良好的文化认知、文化自觉、文化实践和文化创新,就意味着青少年发展失去良好的文化生态;缺少优良文化熏陶进而缺少文化自信的人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然而受知识结构的限制,青少年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更难通过文化自信的建构为自我发展搭建腾飞的平台。青少年的出彩,不能离开文化滋养,不能离开文化自信的建设,而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个主体都有不可推卸的文化育人的责任。协同培育就是用文化自信的力量感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调度各个主体对青少年文化育人的科学分工与协作,携手助力青少年在成才与发展中具备应有的文化素质和健康人格。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需要多个主体在职责清晰的条件下共同参与,但当前多主体之间的职责划分仍然不够清晰。虽然社会普遍认可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均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承担培育职责,但是对于各主体具体应承担什么职责,以及如何较好地承担职责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和默契的行动。对于政府而言,本应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方面更好地专门立法与宏观规划,但现实中更多地体现为笼统或“泛化”式的宣传,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抓手。对于学校而言,本应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中更好地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但现实中许多学校仍然钟情于知识教育,热衷于考试及学校排名。对于家庭而言,本应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中通过“亲子”方式加强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但现实中许多父母要么将责任推卸给学校,要么自身变成了“培训机构”,加班加点给孩子恶补各种应试课程,谋求孩子在考试中能“出人头地”。对于社会而言,本应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方面营造更好的文化环境,但现实中不良企业或个人却见利忘义,甚至专门在青少年头上“薅羊毛”。凡此种种,均说明了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主体职责及其边界不清晰,其后果必然是青少年文化自觉的弱化以及文化自信的淡化。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形成一个良性培育生态需要实现多元主体全程的“无缝”对接。然而,在文化自信实际培育过程中,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并没有形成良性的协同系统。首先,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共识方面,各个主体名义上的“共识”代替了实际上的“分歧”,各主体间各怀心事。尤其是个别学校认为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远比青少年文化自信重要;个别家庭把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看作是“务虚”或“耽误娃娃正常上课”。据调查,青少年出现的思想问题多与家庭有关,家长通常很难意识到自己在青少年文化培育过程中的责任,认为孩子教育都是学校“一家之事”,将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充当“甩手掌柜”的行为普遍存在。其次,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相互配合方面,虽然各个主体均有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点”,但用什么机制作为“线”将点与点链接起来,形成同频共振,目前仍然无法达及,由此造成脱节后果也在意料之中。再次,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绩效考核方面,谁考核?考核谁?考核什么?怎样考核?这一系列关键问题仍然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同时,整个过程也缺少必要的监督与奖惩机制,这就意味着没有相应的约束和规范,由此使得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过程的不协调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挖掘一切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营养,然而现实中各个主体文化培育资源却多以“碎片化”呈现。首先,各主体自身禀赋的文化资源各自为政。各个主体均把自己拥有或擅长的文化资源视为“自留地”独立经营,由此造成了“司马光砸缸”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培育中重复渗透。其次,参与文化自信培育的资源整合度不高。不同文化培育主体拥有的资源各有所长,尽管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主体会主动向青少年提供培育的相关资源,但各主体文化资源的分散性和有限性以及对各主体文化资源的质量筛选都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再次,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可利用的实际资源并未与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有效结合起来,许多文化资源处于“休眠”状态,多数文化资源被束之高阁,文化资源整体的利用率不高,这必然导致出现文化培育过程中资源不充分等问题。
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中,总体培育效果不甚理想。首先,一些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文化信念依旧出现偏差。某调查显示,在6905名青少年中,有10%的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坚守传统、不会传承的偏激态度;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比较了解革命文化但在对其的实践上产生动摇;27%的青少年在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上将其与看心情和看情况结合[4]。这表明我们当前的文化自信教育仅停留在“知”的层面,缺少“信”和“行”的引导,出现知行不一的问题。其次,部分青少年在文化自信方面依然存在心理上“淡然冷漠”、认知上“亦步亦趋”、精神上“被动落后”、实际上“浅尝辄止”的状态。少数青少年的思想和生活被完全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对外来的节日、娱乐、语言不假思索地认同和接受,而对于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的中国节日概念模糊。再次,不少青少年仍然对网络文化疯狂沉迷。他们视手机为灵魂,盲从于网络糟粕文化,导致性格孤僻,价值观扭曲,甚至上演了一幕幕令人震惊的人间悲剧。
树立协同培育理念,是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没有科学的理念,就不会有科学的实践。互联网时代下,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理念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的价值,减少社会对协同培育的质疑。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从理念上认同协同培育的可行性,打破青少年教育的功利性,主动参与到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中,避免培育出现空缺、脱节。二是坚持开放发展的观念,打破主体间的藩篱。在协同培育理念的指导下,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主体要做到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完整性、过程的协调性,并在“因材施教”原则下努力成为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协同培育的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人,关注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方式调动青少年的文化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本质要求。因此,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不仅要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力量与时俱进地融入到青少年培育中,还要以青少年为本,关注和尊重青少年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规律。
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要求多元主体明确自身在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中承担的职责,在权责分明的基础上有机衔接,进而实现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具体来说:(1)政府主导。政府要牢牢地把握文化培育的核心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中长期规划,及时颁布发展青少年协同培育的相关政策,给予协同培育资金帮助和政策倾斜,要不断促进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的制度化建设。(2)学校教化。学校是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主阵地,要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情感,通过提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教育素养和拓宽文化教育渠道,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自信“三进”活动(文化自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加学生的文化实践,形成青少年在文化认知、文化情感、文化自觉和文化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家庭参与。对于家庭而言,家长要转变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主动融入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过程中,将对青少年的物质关怀转为文化教育,通过家庭类文化活动、亲子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文化情怀。(4)社会“氧化”。要完善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社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组织的作用,注重培育青少年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鼓励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交流,为青少年文化自信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在互联网背景下,整个社会都要加强文化提供者的责任意识,杜绝一切“碳化”行为,从而为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氛围。
搭建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平台,是形成有效协同组织、提升协同培育效果的关键。当前,需要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政府牵头建立起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的网络平台,从技术、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以此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主体主动参与协同培育平台的积极性,完善多主体优势互补,形成“点—线—面—体”共建共享的整合机制。二是整合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资源。通过统筹规划、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将校内校外分散的文化资源集中在青少年协同培育的管理平台,形成完整系统的培育资源体系和文化价值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时间和空间限制,做到跨区域的文化资源共享,在有效避免资源重复开发的同时促进资源使用的公正、公开,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的效果。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平台功能,增强多元主体的“合力”。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打破时空壁垒,积极搭建各主体在青少年文化培育中的协同机制,实现步调一致性。例如利用远程视频会议应用定期组织网络会议,对有关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亲子教育等紧密结合,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多主体共同努力。
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机制要发挥持久的作用,就要与外界环境和培育效果保持动态调试,加强协同培育的监测。青少年文化自信协同培育平台的建立使对文化自信培育效果的动态监督成为可能,同时对多元主体、多源数据以及社会环境的监控使文化自信培育的平衡性得到保障。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上关于青少年在文化理论的点击量、应用量、文化活动参与量、社会主体举办的文化实践数量等多方面可以制定一套青少年文化自信评估的标准。在对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的相关活动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效果评估,及时发现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优化改进。同时,采用青少年对培育主体行为进行打分的方式来对各主体提供的活动进行打分,不断创新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形式。总之,协同培育需要依据多方力量,依托信息技术构建起的强大数据平台使得文化自信培育从传授到实践以及反馈都有全程闭环的监控机制,使得整个过程能够良性有序,最终确保青少年在全面适应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中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