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菊 王福玉 邵敏敏 黄 玲 赵 凯 张玉丹 杨本洲 冯维营 孙雷明 任兰柱 王 霖 闫 璐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 272131)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量的提高对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1]。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小麦生产能力和巨大需求相比远远不够,小麦生产仍有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的长期战略需求,挖掘选育更多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的小麦新品种依然是重要措施之一[2]。
济儒麦19 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10012。该品种株高适宜,茎秆弹性好,高抗倒伏,熟期适中、适应性强,丰产稳产,粒重高,籽粒商品性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1.1 亲本来源济儒麦19 亲本组合为千禾麦17/良星66,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母本千禾麦17 来自济麦22 的变异株,株叶型好,落黄性好;父本良星66 来自济91102/济935031 组合,苗期长势强,分蘖力强,长相清秀,丰产性好,耐干热风能力欠佳。
1.2 选育过程2011-2012 年组配杂交组合,收获杂交种子,低温春化后,温室加代种植,F1种子全部收获,2012 年秋季大田稀播种植F2;2013 年夏季从F2选种圃中进行穗选,经田间选择和室内考种综合筛选,保留102 个穗系,同年秋季大田种植F3穗行102 行;2014 年夏季选择田间纯度较好,农艺性状突出的穗系15 个,每个穗系选收多个单穗,同时室内考种筛选,同年秋季对表现突出的15 个穗系选收的单穗分别种植穗行,以保证收获种子满足下年鉴定和品比试验所用;2015 年夏季田间选拔,对15 个穗系中表型一致、纯度较好的穗行单穗选择后,穗行统收比较穗行粒重,其中有6 组穗系表现突出,升入2015-2016 年度鉴定小区,编号1~6 号,边进行产量鉴定,边筛选提纯后代株系。2016 年夏季小区测产,3 号穗系小区产量最高,从其对应的后代优异株系行中选收单穗300 穗,剩余穗行统收,统收种子进行2016-2017 年度品比试验,同年秋季对300 穗优系穗选材料稀播,种植穗行繁殖种子,剔除不一致的穗行,其余穗行混收,2017-2018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组预备试验(代号济农CH01)。2018-2021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10012,定名为济儒麦19(图1)。
图1 济儒麦19 选育过程
2.1 农艺性状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极强,株型半紧凑,叶色中绿,旗叶上冲,茎秆弹性好,落黄性好,中熟,生育期234d 左右。株高76~80cm,亩有效穗数45 万~48 万穗,高产攻关田可达60 万穗左右,分蘖成穗率高;穗长方形,穗粒数33~37 粒,千粒重46~50g,容重810g/L 左右;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饱满或较饱满、商品性好。
2.2 品质特性经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统一送样检测,籽粒蛋白质含量14.3%,湿面筋37.1%,沉淀值32mL,吸水量63.8mL/100g,稳定时间3.43min,面粉白度72.1。
2.3 抗逆性经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委托鉴定,抗病性评价为: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抗寒性1 级,高抗倒伏。
3.1 鉴定、品比试验2015-2016 年度在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进行鉴定试验,表现突出,每667m2平均产量672.5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5.49%。2016-2017 年度在聊城、菏泽、潍坊、济宁4 个试点进行异地品比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67.78kg,比对照品种济麦22 增产3.95%。
3.2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7-2018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组预备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62.6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6.5%;2018-2020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组区域试验,2 年度平均产 量607.8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3.6%;2020-2021 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2.5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4.9%。
3.3 高产攻关2021 年6 月21 日邀请有关专家组成测产验收组,对兖州区小孟镇河庄村种植的2134m2(3.2 亩)济儒麦19 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打测产,每667m2平均产量794.47kg;2022 年6 月10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白店村种植的6.67hm2(100 亩)济儒麦19 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打测产,实收面积2234m2(3.35 亩),平均产量831.86kg,创济宁市小麦高产 纪录。
济儒麦19 适宜在山东省及黄淮北片相同生态类型区域,高肥水或中高肥水地块种植。适宜播期为10 月5-25 日,基本苗15 万~18 万/667m2,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施足底肥、精细整地,适宜播深3~4cm,宽幅播种增产效果更好。根据当地降雨量和苗情适时浇好越冬水,做好小麦拔节期、灌浆期水肥供应;小麦返青拔节后,抓好病虫害防治,后期适时收获。
5.1 以生产需求为育种目标自我国开展小麦育种工作以来,经历了3 个阶段:20 世纪50-60 年代以抗病、稳产为主的育种阶段,70-80 年代以矮化、高产为主的育种阶段,90 年代以高产和优质并进阶段[3-4]。虽然每一个阶段的育种各有侧重,但是高产稳产一直是最基本的目标。实践证明,育种家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最终都要走向市场,育种目标要以生产需求为导向[5],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仍是当前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
5.2 选配组合要双亲性状互补共增育种家选配组合时,杂交亲本双方要“取长补短”,把亲本双方的优良性状综合在杂种后代同一个体上,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为母本,以具有需要改良性状的亲本作父本,杂交后代出现综合优良性状的个体往往较多,选取当前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作为骨干亲本进行杂交,综合性状突出的材料出现概率大[6-7],济儒麦19 很好地继承优化了千禾麦17 的优异落黄性和良星66 极强的分蘖力和广适性,使父母本的优点完美叠加。
5.3 多种育种方法结合,提高育种效率选育小麦新品种既要有正确的方向,还要有适当的选择方 法[7],每个育种者的具体育种背景和环境不一样,根据自己的实际育种条件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选育一个小麦新品种周期长,可以采用加代、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8-10]。团队采用边进行小区鉴定、边筛选后代的方式,进行产量和农艺性状的综合选择,早代鉴定或小区品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分离现象,品鉴试验的同时在相应后代材料中进行大量的单穗选择,选出产量性状及抗性更加突出的优良品系,保障参试品系种子的纯合度[11]。
5.4 多点鉴定,客观准确地评价品比鉴定材料小麦属于区域性强的作物,要提高品种的广适性,应开展多点异地适应性鉴定,以空间换时间,提高效率。对于苗头品系,最好多点比较种植,这样才能避免因地域或气候类型差异造成的错误评价。试验小区一定要规范种植,小区面积准确、地力均匀、苗全苗匀,这样才能更客观准确地评价产量结果,选育出优异的目标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