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

2022-12-31 15:14陈梦琪凉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品牌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单位

文/陈梦琪 (凉山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为了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顺利进行,我国颁布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内部管理的重要方法。它使事业单位以有序、高效的管理模式开展业务活动,有利于事业单位财政内部会计监督,明确财务相关人员的权限和责任,避免管理松懈、执行力不足。因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因为只有认清其重要性,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简述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内各项财务活动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效措施、管理手段和相应章程。财务内控制度主要包括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以及对岗位责任制、财务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以及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通过建立规范有效的制度,可以避免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和舞弊现象,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和自我防范,增强事业单位自身的竞争力[1]。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

(一)忽略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是国家和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不能自主经营。因此,在单位内部设置财务内控制度,便于国家对资源合理分配,为健全的经济结构奠定基础,实现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但是,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是由国家进行财政补助,部分事业单位认为在财务方面只需要维持正常运行即可,忽略了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事业单位实施内控的自觉性。

首先,在单位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对此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得内控制度意识薄弱。例如,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导致核算过于简单,工作敷衍情况时有出现,从而引起操作过程不规范,最后流于形式,成为制约单位发展的重大隐患。其次,单位对财务机构没有进行合理设置,相关人员职责和权限未能清晰界定,致使单位内部难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最后,内控意识薄弱导致单位职工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引起贪污腐败等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例如,少数管理者对单位资金随意调度安排,造成资金账目的虚假,对往后的工作安排产生严重影响。总的来看,事业单位如果内部环境差,财务内部控制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2]。

(二)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事业单位的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大多数事业单位往往忽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出现一系列因单位职工人数有限,导致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致使国家资金出现流失的问题。

首先,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专注人员的工作能力,忽略人员的道德素质,导致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可能出现利用自身职务之便,损害国家的公有财产的情况。如对资金的支出与收入完全听从上级管理者的安排,严重违反单位财务制度,私自建立小金库和做假账本,出现严重的违法行为。

其次,由于部分单位管理疏漏,存在走后门现象,对相关人员工作能力未能进行客观评价,引进的职员专业能力不够,导致许多财务问题出现。例如,会计核算过程中的流程不规范,导致票据杂乱无章,出现票据格式不一、样式混乱、登记不严格的问题,以及收费管理责任不清,对票据来历、日期及内容的审批没有严格把控。

最后,单位内对人才不重视,没有设置合理考核机制,导致单位职员的积极性下降,有的单位在机构设置、工资待遇及人员调度和上升机会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导致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未能落到实处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无法落实,将难以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下行,这主要是由于单位内部管理欠缺导致的。

首先,管理者和执行者在信息沟通方面有疏漏,执行者因为对单位内控制度较为生疏,管理层对财务内控制度的关注不充分,使执行人员不能深入全面地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并且管理者未能以身作则,自身违反了内控制度,使单位内控制度如同摆设,制度的威慑力对各部门人员失效,所以执行效果不明显。

其次,单位财务内控执行率不高,没有考虑到财务内控制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实际工作中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受到各种限制,执行力度严重不够,制度流于形式,这样不但毫无影响力,还会导致员工的价值观偏失,降低制度的可信度,对今后制度在内部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对于执行者职责范围的模糊界定,出现对规章制度不能正确、及时、有效执行的现象。也有某些单位对执行者的权力过度集中,失去民主监督,造成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缺乏有效的财务内控监管机制

财务内控制度监管机制,对于内控制度的实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内控制度做得再好,没有好的监管机制也是于事无补[3]。如今大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重视这一机制的运行,出现监督不到位、把握约束不力的问题,以及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偷税漏税等财务缺失和账务作假的现象,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影响力是极其严重的,不仅严重危害我国的国有资产,而且也将影响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没有认清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监管机制的设定具有盲目性,单位内部没有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监督机制,存在许多的弊端和不良隐患。

其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单位对于财务的收支和运营都无法进行全面监督,导致出现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严重的违法行为。

最后,有的事业单位未能对财务内控制度,设置有效的全程动态跟踪系统,监督管控不到位,难以对单位内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风险预警以及防范。

(五)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工作过于松懈

目前,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管理工作过于松懈,使得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对事业单位产生深远影响,阻碍着单位内部各项制度运行。

此外,管理松懈会导致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流于形式,工作形式简单,加上部分工作人员不果断,有畏难情绪,使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无法进一步改善单位内部环境。

三、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重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的影响力

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障着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确保了单位内资产的完整性。有效的内控制度在单位内不仅具有管理功能,还有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并且也可有效防止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发生。

第一,对财务内控制度高度重视,不仅要规范内部管理,也要提高单位内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责的认识,让内控制度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约束员工和管理层的行为。

第二,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实行,必须要求事业单位管理层进行深入学习,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在制度方面的相关法律,落实并下行到单位的工作中去,使单位内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较高的内控意识。

第三,对单位机构进行规范合理的设置,对各部门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提高业务水平,及时发现错误和舞弊行为。同时,在单位内部建立监管制度,使制度能够有效地实施下去,科学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的内控水平,营造出健康的内控环境。

(二)注重对财务内控制度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对专业人才的引进方面,事业单位应从各个方面考虑,不仅需要高业务能力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以及秉承正确理念的专业人才,为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打造坚实基础[4]。

第一,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要做各个方面的考察,可以适当加高入职门槛,对入职人员提出严格要求。并且,事业单位不光要对新职员有高标准,对待单位已经入职的老员工也应该注重培养,要定时开展单位内部会议,营造单位良好健康的内部环境,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职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工作素养。

第二,加强职员的法律意识,规范个人工作态度,同时定期开展有关财务内控制度的培训,并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提高思想觉悟。还要加强单位内部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使他们可以与时俱进,灵活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信息化技术游刃有余,提高财务内控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在单位内部,还应该做好定期的测试,如自身业务水平的测试或者是对内控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测试,让单位人员时刻保持工作的警惕性并规范自身在工作上的不良行为,并且在内部设置奖惩机制,激励内控人才,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势必会事半功倍,促进财务内控管理的全面开展。

(三)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能力

对于制度的执行需要有规范的流程,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并非只有一个部门,而是由多个部门共同联合,内部信息传达受阻较为常见,以及业务在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单位应该加强沟通,对信息进行梳理再造,形成信息网,内部彼此监督,便于执行过程更加协调,不断加强内部凝聚力。

首先,对于执行人员,做好特殊权力的分配,建立完善的制衡体制,将监督、决策与执行的权力合理分配,形成合力但又相互制约,防止权力的集中,造成滥用职权和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在内控执行过程中,单位要将内控制度实行到各个部门,贯穿到各项业务及环节中。并且对于管理层要严格把控,按照要求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

其次,还要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执行权力,从而更能将财务内控制度深入贯彻,使执行更有力。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与监督机构协同配合,防止出现串通舞弊、防控不彻底的现象,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权责明确,责任精准落实。

最后,强化信息的应用,在执行过程中将信息整合,实行信息共享,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在信息系统的依托下使得内控制度不断优化并完善。

(四)对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执行监督机制

内控制度的实施靠的是决策、执行和监管三者之间的相互协同制约,三者对于制度实施的作用缺一不可,在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执行等任一环节中,监督机制都要参与,因为一个环节的实行,需要双重的保护。

第一,单位内必须设置监督机制,以便在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监督流程的规范性以及合法性,监督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职责是否有相容情况、执行是否符合流程要求,监督每个环节的审核是不是按规定流程进行,做到早发现早纠正,并且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第二,充分落实监督机制,发挥监督职能,使单位内资金收支管控更为严格,防止出现资金不明的情况,做到财务透明化运行。

第三,管理过程中要随机对基层单位进行突击检查,时刻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基层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建设,创造出良好的内控环境。

第四,建立健全的内控监督机制,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施行,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促进内控制度在单位内发挥出极大的影响,保证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事业单位获得正确的经济信息,防范资金风险,促进财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五)加强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规范管理

财务内控制度的规范管理,是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运行的前提,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要对制度有着充分的认识,并且实现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对单位的发展理念有深刻的理解,明确单位内各部门的相应职责,对管理工作有合理精确的规划,使内控制度有效地实施下去。

其次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规范管理,需要在单位内部进行思想教育,任何工作的顺利实行都离不开内部人员的积极配合,所以要对单位内每位职工进行定期培训,让其正确认识内控制度,并且要在单位内部建立合理的长效惩奖机制,以此来调动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单位应该鼓励员工的创新想法,与时俱进,满足新时期财务内控管理岗位需求,也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结束语

综合上文,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优化策略的分析,得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深入建立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任重而道远,但也能够让单位在实施制度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解决问题并不断调整优化制度,发挥制度对单位最大的效益,使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总之,事业单位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重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大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管控,使制度在决策、执行、监督过程中相互协同、相互制约,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从而建立更加健全且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事业单位内控,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相关链接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前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表明财务的形式特征; 后者指财务活动中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揭示财务的内容本质。因此,概括说来,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财务不仅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更主要的是财产和债务,即资产和负债等。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