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地区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分析

2022-12-31 21:59倪留双田晓红余丽燕
种子科技 2022年19期
关键词:抗旱东北地区节水

倪留双,田晓红,余丽燕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0)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受众面较广,需求量较大,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存在差异,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法栽培会影响玉米质量与产量,导致玉米栽培资源消耗量过大,容易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种植人员应针对地区气候特点栽培玉米,并在常规的栽培技术中穿插节水抗旱等节约资源的方法,同时兼顾玉米质量、产量,增加种植效益。

1 滇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及其对玉米栽培的影响

1.1 滇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滇东北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干旱季节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结合近年的研究报告了解到,滇东北地区降水量持续性大幅减少,相对旱情严重,2021 年达到重度级别。当地气象调查结果显示,2021 年度旱情为近10 年同期最强,且情况可能继续恶化。

1.2 滇东北地区气候对玉米栽培的影响

近年来,滇东北地区旱情严重、降水较少,不利于玉米生长。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干旱下的成活率较低,因此滇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不符合玉米生长需求,容易造成大面积减产,整体质量下降。同时,玉米虽然对水分有较高的需求,但不耐积水,盲目灌溉会导致玉米根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滇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保障玉米质量与产量较为困难,一味利用水利灌溉抵抗旱情会给当地水利资源造成较大负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1]。

2 滇东北地区玉米栽培技术

种植人员应结合滇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对玉米栽培的影响,做好节水抗旱工作,保障栽培质量,确保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2.1 选种

玉米是传统农作物之一,相关领域对其开展的研究较多。许多品种具有良好的抗旱能力,对水资源的需求较低,可确保最终质量,因此在滇东北地区栽培玉米应做好选种工作。适宜滇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较多,例如靖玉1 号、五谷3861。

靖玉1 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出产率,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相比其他品种,成活率较高,同时,抗旱性好,耐瘠薄,适合在滇东北地区种植。五谷3861 属于早熟型品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出产率,综合抗性(抗旱、抗病虫害等能力)良好,适合用于节水抗旱栽培。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任何品种均需结合品种种植规范进行栽培,选择靖玉1 号时,应控制种植密度为60000~67500 株/hm2。

2.2 播种

在滇东北地区建议采用“三干播种”技术播种,该项技术的实施分为3 个步骤。

第一,播种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选种之后要晒种、包衣处理,若条件允许可直接选择包衣种。此外,要进行整地,通常深耕25~30 cm,要保障土壤细致、干净、平整。

第二,播种后需覆盖地膜,利用地膜提高并保持土壤温度,减缓土壤水分蒸发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在“三干播种”技术中,建议先覆膜后播种,与其他技术顺序相反,原因在于先覆膜能够提前改善土壤环境,为玉米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第三,播种过程中要合理密植,根据选种的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确定种植间距。一般情况下,株型越紧凑种植距离越小,反之越大;生育期越长种植距离越大,反之越小;穗型越大种植距离越大,反之越小。无论何种品种均建议采取宽窄行栽培方法,其中窄行40~50 cm,宽行70~80 cm,种植密度为63000~67500 株/hm2。具体播种方法可采用打塘点播,打塘深度应当为15 cm 左右,然后对塘内进行杀毒、杀虫,完成后施入底肥,按照3~5 cm 的深度播种,每塘播2~3 粒,全部完成后均匀覆土盖塘3~4 cm。需要注意的是,“三干播种”技术的适用条件特殊,使用前应先了解种植地的实际情况。

2.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玉米生长有重要影响,会降低玉米质量和产量,甚至出现绝产现象。部分病虫害会减弱玉米的综合抗性,导致玉米生病或出现其他异常。多数农作物出现异常时会加速汲取养分,以寻求自我保护,但这种方式会导致土壤水分消耗过快,不利于节水抗旱,说明病虫害管理与节水抗旱有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需注意以下3 点。

第一,正确认识病虫害。玉米生长期间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类型较多,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不同,只有正确认识病虫害,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

第二,做好预防工作。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确定,暴发后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为了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应坚持预防优先原则,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与影响力[3]。

第三,科学选择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适宜的防治技术,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防治,杀灭已经存在的病虫害,控制其蔓延。

2.3.1 预防技术

第一,翻耕技术。大部分病菌或者害虫虫卵深藏在土壤内部,种植玉米后,病虫害会顺延根系或通过其他渠道对玉米造成影响。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需在特定的时间翻耕,使病菌与虫卵从深层土壤中暴露出来,通过人工方法灭杀处理。翻耕技术较为简单,借助翻耕机等设备即可,但要科学确定翻耕时间,通常在初冬或夏季进行。

第二,药物技术。该技术常用于防治虫害,具体实施方法是结合实际情况与经验,在种植地喷洒相关药物,有效杀灭虫卵、驱赶昆虫[4-5]。

第三,生物技术。主要利用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在种植地附近引入昆虫等天敌,降低地区内病虫害数量。需要注意的是,生物治理技术中引入的天敌不能对玉米造成影响。

2.3.2 治理技术

治理技术主要针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具体可分为药物治理、生物治理等,内容与上述相同,即上述提到的药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不仅具有预防作用,还可用于治理已经发生的病虫害。

2.4 其他注意事项

玉米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气候变化,以滇东北地区为例,该地区气候较干旱,但偶尔会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要特殊处理。需要人工辅助授粉,同时调整植株位置,期间去除无效分蘖,过程中要避免损伤根叶,授粉结束后摘除雄穗,否则玉米生长过程中营养消耗过大,不利于实现节水抗旱[6]。

3 玉米栽培中的节水抗旱方法

为了做好节水抗旱工作,玉米栽培过程中需掌握相关方法,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实施要求、作用性不同。为了取得理想的节水抗旱效果,可采用以下3 种方法。

3.1 耕种节水

耕种节水有两种形式,即深耕蓄墒节水、镇压提墒节水。

深耕蓄墒节水能够让玉米耕种深度与产量保持正比关系,深度越大,产量越高。同时,能利用深层土壤的保水性达到节水目的,一般情况下,深度越大的土壤含水量越大,水体来源于降水或自然界中其他水资源渠道,能减少额外的水资源补助。另外,深层次土壤普遍具有通透性高、水分蒸发速率低等特点,保湿效果好,可确保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进而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镇压提墒节水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水分蒸发速率,由此达到节水抗旱目标。旱情下玉米种植地浅层土壤容易出现龟裂现象,需针对裂缝采取填平、覆盖等镇压方式,避免土壤内部水分过度流失,充分利用水资源。

3.2 灌溉节水

灌溉节水有两种形式,即调亏灌溉节水、分根交替灌溉节水。

调亏灌溉节水适用于任何环境,节水效果明显,指在玉米生长到特定阶段后,采取水分胁迫方式让玉米进入自我调节状态,进入该状态后玉米会减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进行大量光合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实现节水抗旱,还能提高玉米产量[7]。需要注意的是,该项技术当前还没有广泛应用于玉米种植中,无法确认应在玉米生长的哪个阶段进行水分胁迫。

任何植物都具有利用根系吸收水分的功能,在人为干预下对植物吸水根系进行控制,让根系交替吸水,能快速将水分存入植物中,避免因水分吸收缓慢而出现快速蒸发的现象。分根交替灌溉节水能避免水分过量消耗,同时保障土壤湿润度、调节水分蒸发,有利于提高节水抗旱效果与玉米产量。分根交替灌溉节水的实施要点是降低土壤机械强度,增强土壤通透性,通透性越好,节水抗旱效果越好。

3.3 覆盖节水

第一,秸秆覆盖节水。主要利用麦秆、杂草等覆盖土壤,隔绝土壤与空气,减少水分蒸发与流失,起到节水抗旱和土壤保水作用,不会因为节水而导致玉米生长水分不足[8]。

第二,地膜覆盖节水。其是最常见的节水抗旱技术之一,原理与秸秆覆盖节水类似,区别在于地膜覆盖节水主要是使用地膜隔绝土壤与空气。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秸秆,地膜具有更高的密封性,节水效果更好,但过高的密封性可能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使用这种方式要在正确的环节进行覆盖,一般为移栽浇灌之后。

3.4 化学调控节水

第一,抗旱剂。这种化学用品能大幅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减少对水分的需求,同时促进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有利于提高玉米质量与产量。

第二,保水剂。这是一种具有化学成分的树脂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将其用于玉米所处的土壤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吸水能力,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起到节水抗旱作用。另外,使用保水剂能间接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

第三,脯氨酸。其能够调节玉米的水分渗透性,增加玉米叶片含水量,使玉米长时间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减小吸水需求,达到节水抗旱目的[9]。另外,脯氨酸具有提高玉米叶绿素功能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第四,乙醇胺。其能够增加玉米叶片的气孔阻力,减缓水分蒸发速度,减少水分消耗。乙醇胺能有效延缓玉米衰老速度,提高叶绿素功能性,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3.5 其他方法

除以上节水抗旱方法以外,玉米栽培中还可以使用其他辅助性方法提高节水抗旱效果。

第一,科学应用肥料。肥料不仅能给玉米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还能调节土壤蓄水能力。具体做法是科学选择肥料种类,一般选择钾肥、锰肥,之后采取地力差减法在合适的阶段施肥,通常在早春时节施底肥,拔节后进行追肥。需要注意的是,从玉米的整个生长周期来看,需要的肥料大致包括钾肥、锰肥、氮肥3 种,每一种肥料均会直接影响玉米产量、质量以及土壤蓄水能力,建议混合施肥,但是必须保障氮肥在混合肥中的占比不低于60%。

第二,做好气候影响管理。能否取得理想的节水抗旱效果,除了取决于相关方法以外,还取决于玉米种植期间的气候。极端的气候会大幅削弱节水抗旱效果,滇东北地区旱情比较严重,气温较高,会加速土壤水分蒸发以及水分的蒸腾作用,使水分消耗过大[10]。相关人员应做好气候影响管理工作,对种植地进行降温处理,避免玉米被阳光直射,降低高温对水分蒸发、蒸腾的影响力,提高节水抗旱效果。面对较极端旱情,当地农业管理组织应积极开展人工降水等工作,减弱极端旱情的影响。

以上方法均可作为辅助方法与主要方法一同使用,具体需取决于实际情况。为了充分发挥技术作用,建议在技术选型之前先做好调查工作。

4 结束语

玉米是滇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对于当地经济效益、市场资源等有较大影响。近年来,该地干旱气候导致玉米质量与产量下降,为了消除气候影响,当地投入了大量的水资源,使得水资源负担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滇东北地区农业部门应积极采用节水抗旱方法,结合正确栽培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量,保障玉米产量与质量。

猜你喜欢
抗旱东北地区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实施零线绝缘化加装抗旱配电箱破解农村抗旱用电安全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