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文 申一方
(1.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该工程的高效推进,需要精准找到工作抓手,并以此抓好工作重点和突破工作难点。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地方文化体系庞杂、种类繁多,这也使得文化认同工程常常陷于缺乏抓手、主次不分的困境。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提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这就为文化认同工程指明了工作抓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对此,需要理论的跟进和推动。就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工作而言,需要明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明确地方工作的基础和原则,了解地方工作的状况及问题,并探析地方工作的可行路径和措施。
对于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这两个特定语境下的复合型词汇,首先要梳理其类属概念和相关概念,如符号、文化符号、国家形象,然后通过外延限定和综合比较,得出其精准内涵和合理分类。
现代西方符号学的创立者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人类表达和交流的工具,通过符号的组合、编码和解码,能够产生意义和解释意义;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即载体和形式,所指即内涵和意义。”[2]赵毅衡在分析各种概念之后,将符号的定义凝练为“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3]。在符号前面加上文化的限定,即文化符号。邴正认为:“文化符号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典型文化表征,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心理基础。”[4]
根据以上概念,本文认为,中华文化符号是由中华古今各民族生成的,具有稳定传承性、典型表征性和普遍认同性的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中华文化符号的树立和突出,对增强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奠定各民族共同的心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较于“中华民族形象”的研究,“国家形象”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5]。余红、王琨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受众对一个国家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和行为要素的总体认知,这种认知会因为主观因素和媒介影响而存在差异[6]。范红、胡钰认为,决定国家形象的认知维度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政府维度、企业维度、文化维度、景观维度、国民维度和舆论维度[7]。
尽管中华民族形象与中国国家形象都属于宏观层面的形象,但二者也存在显著不同:一是维度不同。前者侧重于民族维度,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实体[8];后者侧重于国家维度,是对国家要素的综合认知。二是根基不同。前者以文化认同为根基;后者以国家治理为根基。三是指向不同。前者指向中华民族;后者指向中国的国家综合体。因此,二者属于内涵相近但不可混淆的概念,其研究可以相互参考但不能完全等同。
根据以上理论,中华民族形象是人们对中华民族的总体认知,是以中华民族相关理念、作品、产品、行为等塑造并被广泛认同的共同体形象。例如,“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理念的提出,既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塑造了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形象。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植根于中华文化,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范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并且二者有共同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渠道,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体现,因而可以合并起来划分类别。从“中国知网”的文献下载量和引用量来看,有两种较有影响力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类别划分:一是将其分为自然物象类、实用意义类和艺术意义类[9];二是分为地理类、物质类、精神类、历史类、文艺类和生活类[10]。这两种划分都有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疏漏、交叉和重叠问题。本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涵盖全面、边界清晰、逻辑自洽的原则,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划分为五类:民族精神类、文化遗产类、人物和事件类、优秀作品类和人文地理类。
1.民族精神类。这一类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要来源于中华古今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来源于中国近现代的革命精神和建设精神,如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来源于反映中华民族共性的地方精神和民族精神,如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扶持互相帮助的守望相助精神,牢记使命、能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情系群众、扎根基层、昂扬向上的乌兰牧骑精神。
2.文化遗产类。这一类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要来源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遗存和基因延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根脉和成就。其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如长城、故宫,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类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物象化、意象化、行为化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如物象化的汉服、丝绸、瓷器、中药,意象化的神话、故事、传说、史诗,行为化的武术、京剧、传统节日活动等。
3.人物和事件类。这一类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要来源于中华古今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模范人物和重大事件,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开发广袤疆域、共同创造灿烂文明、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共同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的光辉历史,反映了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重要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团结、和睦、创新的良好形象。
4.优秀作品类。这一类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要来源于中华古今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和创造能力,能够显著影响、深刻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巨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我国在2016年启动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出版项目,近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电视节目,都创新性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强化了受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将有更多的文学、影视、动漫、音乐、舞蹈、设计、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代表并传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5.人文地理类。这一类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要来源于标志性的人文地理景观、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突出的人文地理资源开发利用成果、代表性的城乡建设成就等。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滋养了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是最为典型的人文地理类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地理环境孕育了地方文化,并与地方文化相互影响、共生发展,如江南水乡和江南文化、四川盆地和巴蜀文化、内蒙古大草原和草原文化,其中典型的地理环境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可视为人文地理类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地方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应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包括高屋建瓴的理论体系、以往积累的实践成果、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否则,这项工作就会缺少要素和动力而难以开展;同时,还应明确地方工作的基本原则。
1.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推进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工作,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为地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主线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所有工作都要聚焦于此;“认同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两源论”----民族团结和多元一体,源自文化的兼收并蓄、经济的相互依存、情感的相互亲近,源自各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引领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11]。
2.实践基础。中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长期保持,这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宏观实践基础。在地方层面,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其实践基础主要有:作为民族团结的“模范自治区”,常态化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制定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方案,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专门课程,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针对以往民族工作中存在的思想偏差进行深入反思和及时纠正,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定不移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对各类文化场馆、公共空间的文化符号进行检查;建设研究基地和智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地方智慧;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本建成设施齐全、普惠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政策基础。在国家层面,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19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年)等政策,都包含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容。在地方层面,各地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出台地方政策。例如,内蒙古在2021年出台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就正确处理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作出了具体规定[12]。
1.广泛认同原则。广泛认同是“各民族共享”的基本要求,其认同基础是各民族的共同历史、共同记忆、共同观念、共同情感、共同喜好和共同信仰。在国际层面,广泛认同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主要标志。美、日、英等国家通过发达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依托好莱坞电影、迪斯尼动画等文化产品,在全球推进其文化符号的广泛认同,不仅赚取了巨额利润,而且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认同造成冲击。对此,我国必须予以有效应对,在国际上扩大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影响力。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很多符号和形象传播范围有限,只能实现地方民众、部分民族的认同。那么,这些符号和形象是否属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这就需要明确其来源、演变、内涵和价值,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其进行甄别选择、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提升优化,明确其“各民族共享”的具体范围,以保证地方工作的正确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2.多元一体原则。多元一体与“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逻辑相通。其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在地方工作中,遵循多元一体原则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进符号和形象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源于文化的兼收并蓄、民族的互嵌互融、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互惠互利。二是尊重、包容符号和形象的差异性,但对于有悖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差异性,如民族主义、分裂意识、封建意识等,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和遏制。三是强化符号和形象所蕴含的集体情感,如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情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情感、爱国主义的情感、守望相助的情感等。人类的情感分为个人情感和集体情感[13],集体情感越牢固、越深沉、越持久,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力量就越强大。
3.传承创新原则。传承和创新分别体现了保留文化基因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另一方面是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即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指向功能,实现中华文化符号的再生产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再塑造。不论是保护传承还是创新发展,都需要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需要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的积极参与,需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审美风尚有效对接,将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进而打造魅力非凡、意蕴深厚的文化IP,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文化产品,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和凝聚力,并以此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对于地方工作,可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研,受访者应以文化领域从业人员为主,并尽可能覆盖其他领域。调研内容应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以往工作的了解,包括工作的方法、内容、平台和效果。二是工作能力和态度,包括知识储备、行动能力、工作兴趣和支持程度。三是对未来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期望。
2021年,围绕上述问题,笔者所在的“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工作状况”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文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高校教师、相关科研人员等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24份,有效回收率是87.3%。从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管窥地方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工作方法、内容、平台和效果。对于工作方法,81.6%的受访者认为,以往主要是符号征集和评选,缺乏符号和形象的细分研究与传承创新,没突出各民族共享,而且征集范围有限,缺乏各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对于工作内容,70.23%、66.18%、49.85%的受访者优先选择了影视类、设计类、演出类,表明受访者更乐于接受视听作品类的符号和形象;65.9%的受访者认为以往的工作内容缺乏创作性和先进性,缺乏内涵挖掘和阐释,没有很好地体现创作水准和先进生产力;73.1%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类、民族特色类的符号和形象偏多,并有过分突出差异化的倾向,需要增加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现代发展成就、展现创新创造能力的内容;36.5%的受访者指出某些内容存在曲解或滥用民族文化元素的问题,认为需要加强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规范,以免对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工作平台,78.8%的受访者认为缺少报刊专栏、电视专题和网站网页,尤其是网络平台建设不足。对于工作效果,15.9%、32.4%、35.3%、16.4%的受访者选择了优、良、中、差,表明以往工作效果一般,应尽快找到原因并改进提升。
2.知识储备、行动能力、工作兴趣和支持程度。对于知识储备,受访者选择优、良、中、差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9.2%、45.2%、27.1%、8.5%,其中“良”的比例最大。为了避免单一问卷调查的结果失准,调研组以座谈的形式对调研对象的知识储备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基本概念认知不足,对相关政策理解不深,对以往工作缺乏总结和反思,对未来工作感到难以把握和没有头绪。这就表明,受访者的知识储备不容乐观,地方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对于行动能力,受访者选择优、良、中、差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5.9%、45.2%、23.8%、5.1%,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的行动能力较为满意。考虑到这一选择较为主观,调研组以座谈的形式进行验证,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并不明确具体的行动内容,反而是希望上级部门和专家学者提出明确的行动原则和标准,使其有规可循、有令可依、易于执行,表明其行动能力一般,而且害怕承担风险。从地方文化产业统计结果来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产品不多,尤其是文艺精品稀缺,也反映了从业人员知识储备、行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工作兴趣和支持程度,选择“非常感兴趣”“比较感兴趣”“不感兴趣”“无所谓”的分别为22.3%、53.8%、16.5和6.4%,选择“强烈支持”“一般支持”“不支持或无所谓”的分别为84.8%、13.7%和1.5%,表明受访者的兴趣度和支持度较高,能够持续关注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地方工作。
3.对未来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期望。这一部分调研要求受访者进行条理化表述。根据调研统计,88.6%的受访者表述内容涉及工作保障,11.4%的受访者从文化的保护传承、创作生产、传播弘扬以及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常规性意见。在工作保障方面,90.4%的受访者提及人才保障,包括加强教育,鼓励学术研究、理论研讨和成果转化,培养更多的理论和应用人才,壮大和提升从业人才队伍等;77.5%的受访者提及资金保障,包括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多元化筹集资金等;75.2%的受访者提及政策保障,建议出台专项政策,明确“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具体措施等,并出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创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政策。
分析地方工作的调研结果,可将“工作方法、内容、平台”对应主管部门的组织引导,“知识储备、行动能力、工作兴趣和支持程度”对应主题内容的供给能力,“对未来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期望”对应地方工作的各类保障。按照这一对应关系,调研结果反映出来的地方工作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组织引导不力、有效供给不足、工作保障不够。
1.组织引导不力。从地方工作的调研结果来看,其组织引导不力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没有明确的专职机构。对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受访者普遍认为应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但并不清楚是否设有专职机构,也感知不到有力的组织引导。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所到之地确实没有设立专职机构,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只是相关部门的独立性、随机性工作,而且各部门普遍缺乏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系统思维。二是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虽然各地的智库建设和理论学习不断加强,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仍属于研究和学习的薄弱地带,这从地方的报纸内容检索和政府工作报告就能反映出来,专职研究人员为数较少也反映了这一点。调研地方思想建设的各种文件,也很少发现这一主题的研究和学习内容。三是缺乏认知基础和有效措施。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受访者知识储备不足、认知简单片面,存在想做而不知如何做的困难。在地方工作中,也存在措施不力、易入误区的状况。例如:有受访者认为,地方资源难以转化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并且地方工作容易回到强调地方特色的老路,进而认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应该是国家层面的工作;有受访者片面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只强调民族符号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而没有突出同一性和共享性;有的地方为了突出共同性,对文艺创作、创意设计、学术研究采取了过度的“去差异性”做法,导致内容生产萎缩并且尺度和标准难以把握。
2.有效供给不足。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供给,分属民族精神类、文化遗产类、人物和事件类、优秀作品类和人文地理类,其实质是内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供给主要来自于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创意设计、大众传媒、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内容生产者。从调研结果来看,受访者普遍认为相关主题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其中口碑好、效益佳的精品供给更是稀缺。这不但没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没能很好地支撑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软实力提升。尤其是有些内容本身存在问题,其符号和形象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舞台化和同质化,有的徒有外形、流于表象、内涵单薄、意指模糊,有的形神不符、词不达意、低俗媚俗、胡编乱造,给大众造成了误解和误传,给当地文化造成了歪曲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地方文化主体的权益和尊严。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兼具政治素养、思想境界和专业水准的内容生产人才,缺乏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激励机制,缺乏科学规范的文化管理。
3.工作保障不够。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必然要求地方相关部门加强人才、资金和制度保障。从调研结果来看,这三类保障明显不够。人才是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核心资源。但是,一些地方的育才、引才、用才机制不健全,学校教育、在职教育、社会教育开展不充分,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不景气,基层文化人才常年流失,这些都是地方工作难以提升质量的根本原因。在资金保障方面,地方文化财政资金不但投入偏低,而且使用效率不高,缺乏稳定增长和效率监管的投入机制,因而需要文化财政增量提效并优化机制。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还需要强大的产业资金支持。但是,文化企业的轻资产和文化项目的高风险特点,使其难以获得投资方的青睐,其融资活动也尤为艰难。在制度保障方面,由于缺乏关于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理论基础和政策研究,地方尚不具备将此纳入政策议程并制定专项政策的条件,因而只能在相关政策中对此简单提及。专项政策的缺失,意味着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仍处于自发行动阶段,其目标、任务、激励、规范等尚不明确。随着地方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以专项政策为核心的制度保障更加迫切。
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政策基础,结合调研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探析地方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工作路径,并提出实施建议。
1.制定相关规划,完善工作机制。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工程,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制定相关规划,明确地方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同时,需要完善以下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分工负责机制,按照民族精神类、文化遗产类、人物和事件类、优秀作品类、人文地理类这五大类别,以及国家和地方的不同层次,明确各部门分工,分类分层推进工作。二是完善资源普查调查机制,组织专业机构对地方的符号和形象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对重点资源进行专项调查。三是完善决策咨询机制,成立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指导、筛选、推送、论证、评估等工作,明确鼓励、倡导、支持、反对、抵制的内容和界限,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四是完善引领示范机制,重点支持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项目和单位。
2.支持传承创新,加强传播推广。地方党委和政府应通过资源整合、要素提供、项目建设、人员激励等方式,支持有关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承创新;通过文联、文艺家协会、文化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建设,为传承创新提供指导和服务;通过专业培训和普及教育,提高从业者、爱好者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素养,引导更多人参与传承创新。在此基础上,以报刊、出版、广电、互联网等行业的权威媒体为主阵地,结合思想教育、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展览展演、论坛讲座、节事活动等,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推广矩阵,提高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阐释力、传播力和融合力,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全民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应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承创新和传播推广,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共建共享。
3.组织专题研究,加强各类教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以工作人员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为支撑。为强化这一支撑,地方可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设立研究项目和基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题研究。唯有夯实研究基础,才能有后续工作的正确推进,才能提高后续工作的科学性。作为另一支撑,教育可分为在职人员教育和在校学生教育。对于在职人员,应建好、用好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强国”、“云端课堂”等阵地作用,构建常态化的在职人员教育学习机制。对于在校学生,应在国家统编教材、自编教材中增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相关章节和内容,鼓励学校开设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除课堂教学外,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相关教育,如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建立教育基地,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
4.做好规划设计,融入城乡建设。城乡是人类意志、思想、力量的集中体现,大规模地承载着不同类型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可视为文化遗产类、人文地理类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我国未来的城乡建设,也必然要承担起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任。具体而言,城乡建设、文化旅游、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城乡规划和设计,包括各类建设规划和发展规划,以及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交通设计、广场设计、公园设计、雕塑设计、园林设计、灯光设计、标识设计等。此外,还应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全域旅游发展、节事活动举办之中,让居民在日常生活和休闲游览中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使得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入人心。
1.增强文化创新发展能力。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其关键是文化创新发展,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地方工作中,增强文化创新发展能力,首先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梳理和研究,从中提炼出既具有民族和地方辨识度,又包涵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共同政治诉求、共同经济基础、共同文化基因的资源精华。然后,通过创意和科技赋能,使资源精华转变为具有突出意义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使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更具魅力,被更多受众认可和使用,进而产生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创意和科技赋能,包括创意和科技的全面全链应用。所谓全面,是指创意和科技应用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各个类别,以及文字、图像、语音、影像等各种表现形式。所谓全链,是指创意和科技应用于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的供给链,即文化保护传承、创意生产、改造提升、价值形成的全过程;应用于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的创新链,即内容形式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的各环节。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婚丧、禁忌等方面的风俗习惯,避免因开发利用不当而影响各民族相互尊重、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2.提高文化产品内容质量。内容生产位于文化产品供应链的上游和关键环节,因而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提升,必须奉行“内容为王”的原则,必须以提升内容生产质量为要旨。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工作成效,同样取决于内容生产质量,因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是最有力的方法和最主要的渠道。也就是说,加强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创作,是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最有效方法。具体而言,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主题或素材,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如央视的“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唐宫夜宴”等系列节目,并通过政府推介、市场推广、媒体传播提高其认同度、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此,地方应出台文艺精品创作引导扶持政策,加强相关题材的立项规划和资源支持,积极进行题材引导、类别调控和资源整合,做好相关题材的项目申报、评审、扶持、推介等工作,探索实行文艺精品创作项目滚动扶持机制,制定分类分层的文艺人才发展规划,为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3.提高文化场馆供给质量。文化场馆供给是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基本硬件保障。提高文化场馆供给质量,主要是建好、用好文化场馆设施,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节事活动场所、大型仪式举办场所等,使文化场馆成为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空间,成为展现和传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地标。展陈效果是评价文化场馆供给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提升展陈效果,需要对场馆进行改造和优化,以静态展示、动态展演等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构建动静结合、虚实对接的展陈和传播体系,为人们提供丰富新颖的观览体验、活动参与、互动平台和各种场景。依托场馆资源,可建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展陈和传播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检索、分析、利用和管理,为展陈和传播提供数据资源和服务;同时,建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云上”专题馆,优化“云端”服务功能,打造全天候开放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展陈和传播空间,并以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功能,促进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跨平台分享和高效率传播。
4.提高文旅产品供给质量。高质量的文旅产品供给,不但能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的文化创意、提升旅游的文化品质,还能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强化游客的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因此,提高文旅产品供给质量是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路径。那么,如何提高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内容的文旅产品供给质量呢?从类型来看,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内容的文旅产品可细分为文博类、非遗类、演艺类、研学类、节事类等。提高文博类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应加强文博设施建设、旅游景区打造、展陈技术升级、文创产品开发和从业人员培训。例如,我国敦煌莫高窟加强数字化建设,给游客带来技术的震撼和审美的享受。提高非遗类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应建好非遗文博、非遗体验、非遗演艺、非遗传习、非遗文创等场馆,建立完善非遗传承人与旅游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合作共赢机制。提高演艺类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应加强演出企业、文艺院团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推出兼具艺术性与市场性的旅游演艺精品。提高研学类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应建好历史文化、科普教育、红色教育、生态教育、亲子教育、航天科技、地质科考等研学旅游基地,引进智能讲解、人机交互、沉浸体验、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增强研学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体验性。提高节事类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应增加节事的文化厚度、提升节事的科技高度,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其开幕式。此外,还应促进文旅业与农牧业、工业、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等行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资源的一体化开发,形成基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高质量供给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让文化旅游成为感悟和体验中华文化、增强国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过程。
1.人才保障。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工作,涉及与文化相关的各个部门,需要加强文化研究、文化传承、文艺创作、创意设计、文化科技、文化传播、文化旅游、文化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保障。为了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地方党委政府应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创新和完善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加强政、产、学、研领域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优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梯队结构和能力结构。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应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用符合文化规律的方式管理文化人才,以扶持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为核心,重点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文艺人才培育、全媒体人才队伍提升、乡土文化人才培训等人才工程,统筹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强引导和推动,可成立文艺创作指导中心,按照滚动扶持、动态调整的原则,围绕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主题,通过开展基层采风、学习研讨、项目招投标、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摄影等精品创作。为加强引领和示范,可实施“文艺名家”工程,培育选拔一批本地文艺名家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优化梯队结构,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培养,尤其要加强青年人员的在职和脱产培训,鼓励文化单位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2.资金保障。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地方工作,可分为事业和产业两部分。事业部分的地方工作,如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高雅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专项学术研究,主要依赖于国家和地方财政,少部分依赖于自主创收。在事业部分,应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资金、项目补助、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对于属于事业但可以产业化运营的部分,如博物馆、高雅艺术团体,应要求其从产业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补贴事业发展。当前,博物馆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产业化运营:一是文博单位依托自身资源,独立设计和售卖文创产品;二是文博单位负责提供资源及展示和销售场地,文创企业负责产品研发,双方根据协议进行利润分成;三是文博单位将资源授权给厂商使用,由厂商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文博单位只收取授权费用。至于产业部分的地方工作,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符号生产和形象塑造,其资金保障主要来自于市场盈利和无形资产增值;同时,地方政府可通过引导基金、专项资金、项目库等,支持其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具体工作。
3.制度保障。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强制度保障。在政治制度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制度,做好“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治文化符号的阐释和宣传工作,建立地方工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机制。在文化制度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以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保护传承并发展振兴优秀传统文化,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的激励和管理力度,完善新闻舆论、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制度,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在教育制度方面,要普遍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典型的中华文化符号,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使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时代气息和贴近群众生活。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抓手,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影响变量。地方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对内要加强综合管理,做好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联结文化的传统、现在和未来,实现文化的共建、共享和共情;对外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让中华文化魅力充分展示,避免偏差性解码和“文化折扣”现象,让国内外更多民众了解和熟悉地方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提供地方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