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 山丹
当蚂蚁鲁迪凭借力气大成为搬运工,蟋蟀史蒂夫靠着精湛的演奏将会成为音乐家,瓢虫乔西通过辛勤劳作成为园艺高手时,乐天派的蚯蚓弗兰克却遇到一个大烦恼——“他会是什么样儿呢?”
为了寻找答案,弗兰克踏上了探索之路:他和蜜蜂学采蜜,和蜘蛛学织网,和萤火虫学做清洁工作,和屎壳郎学推粪球……可是,他根本学不会。
然而,在找寻的过程中,他挖出了一条好长、好长的隧道。这是一条多棒的隧道啊,弗兰克翻松了泥土,让其畅快地“呼吸”。原来,蚯蚓弗兰克是花园中独一无二的松土高手。
绘本《蚯蚓园丁弗兰克》用生动而睿智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自我认知的故事。当弗兰克看到蚂蚁、蟋蟀、瓢虫凭借一技之长而生存时,他开始对自己产生好奇。通过认知他人,弗拉克也渴望认知自己,这便是“发现自我”的开始。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在群体生活中产生对自我价值的追问。
周国平先生说:“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可能都问过这个关乎人生的终极之问——“我”是谁。对于孩子们来说,对自我的好奇意味着他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开始关注他人、关注客观世界、关注自我价值了。
“发现自我”是孩子们迈向成长的关键一步。
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弗兰克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坚定的探寻之旅。他先后学习了采蜜、编织、保洁等多种技能。尽管每一次的寻找自我都没有成功,这段旅途却弥足珍贵,因为他逐渐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对自我的确认常常需要一些限定前缀,比如文化身份、家庭背景、身体特征、性格、特长……因此认识自我需要不断地尝试与求索。绘本故事中,弗兰克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发现了自己不是力大无穷,不善于演奏,并非精通园艺,也不懂得采蜜……这些被排除的选项同样充满意义,它们证明了弗兰克与他人不同,他是花园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弗兰克的自我认知之旅是艰辛的,他的尝试充满了挫败与沮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原来,他拥有无人可比的松土技能,他的存在很重要。弗兰克认识了自己,也接纳了自己。
我们常常鼓励孩子们要自信,却未曾深思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认同与接纳自我。绘本故事结尾说:“我们都有擅长的事情!”这份认可他人、接纳自我的宣言背后,是弗兰克发现自我的勇气,更是他接纳自我的泰然。每一个探索自我的孩子都应当被褒奖与支持。
当然,这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科普知识。理解大自然中各类物种的生命价值,理解共筑生存空间的重要意义,是否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价值呢?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我”,一起来开启这场寻找自己的阅读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