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我国森林生态安全的发展对策

2022-12-31 13:30朱炳坤邓海燕黄华蓉钟栋明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生态

朱炳坤,邓海燕,黄华蓉,钟栋明

(1.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00;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随着蓝天保卫战顺利收工、退耕还林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污物治理效能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的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逐渐引起更多的人重视,保障生态安全关系国家和人民以及子孙后代的福祉。森林作为陆地上面积分布最大、结构组成最复杂、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碳汇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具有根本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6]。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调节性和稳定性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森林生态安全既指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又指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时保持安全的状态[6]。森林生态安全是区域生态安全的主体和基础,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体现[7]。森林生态安全在生态安全问题上具有关键地位,现已作为国家生态安全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8-11]。提升森林生态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生活、提高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综合考虑森林生态系统自身安全和外部环境影响来探究森林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对策分析尤为重要。SWOT是英文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4个单词的缩写,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内部条件(优势和劣势)和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按使优势和机会最大化以及劣势和威胁最小化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12]。SWOT分析法在林业上主要被用于森林康养、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公园、林下经济、林场经营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研究[12-22]。本文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森林生态安全现状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对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策略进行全面思考,以提高我国森林生态安全水平。

1 我国森林生态安全现状

森林生态安全主要表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与作用[23],包括森林自身的健康程度和在人类社会压力下的安全程度[24-25]。从森林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可知,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林龄结构、天然林比例和森林病、虫、鼠害未发生率可作为森林生态安全的观测变量[11]。米锋等研究表明,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引起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变动的主要因素[6]。蔡秀亭等指出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有林地面积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是影响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26]。白江迪等证明了林业一产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对森林生态安全有显著直接影响[11]。因此,可从森林资源现状、森林生态安全评价状况、外部自然和人为影响等方面对我国森林生态安全进行SWOT分析。

1.1 优势(Strengths)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圈稳定等方面的功能。我国对森林生态系统多年来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使森林生态安全呈现优良的发展态势,为维护我国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保障和竞争优势。

1.1.1 森林资源现状呈现“双增长”趋势 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014—2018年)显示,我国现有森林面积达2.20亿hm2,森林覆盖率为22.96%,森林总蓄积量为175.60亿m3,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90.07亿m3,比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2009—2013年)分别提高了5.77%、1.33%、16.00%、15.66%。其中,天然林面积为1.40亿hm2,蓄积量为141.08亿m3,占森林总蓄积量的80.34%;人工林面积为0.8亿hm2,蓄积量为34.52亿m3,占森林总蓄积的19.66%[27]。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位居世界第6位,人工林面积继续位居世界首位[27]。过去30年来(1989—2018年),我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保持“双增长”的趋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生态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8]。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效能不断增强。

1.1.2 经营管理模式逐步“规范化” 过去,国家对森林的直接经营和管理模式粗放、政策宽松、森林保护意识不强、乱砍滥伐现象猖獗,从而导致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第二次森林资源清查(1977—1981年)时的森林面积比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1973—1976年)时下降了700万hm[2]],森林资源被大量浪费,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多次发生[29-30]。后来,随着人们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意识的提高,各类林分经营管理政策逐步得到优化,经营管理措施逐步得到加强,经营管理技术逐步精细化,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得到深入研究,以及在生态保护、可持续经营、产业化发展、森林旅游、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均逐步得到落实,这为提高我国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基础。

1.1.3 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良性发展趋势 近年来,多位学者通过对森林生态安全的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改善趋势。米锋等[6]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2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综合评估值呈逐年上升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蔡秀亭等对2005—2015年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森林生态安全等级由风险级下降到恶劣级,之后上升到比较安全级[26];对森林生态安全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区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波动上升,其中在2005—2009年(2006年除外)及2014—2015年处于0.4~ 0.6之间,2010—2013年处于0.6~0.8之间[31]。因此,我国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良性发展趋势。

1.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尽管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现优良的发展态势,但我国森林生态发展仍存在不少劣势,这种劣势主要包括现存的一些主要问题,如森林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林地分布不均、我国省(市、自治区)之间森林生态安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1.2.1 森林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虽然我国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提升,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仍远低于全球30.7%的平均水平[28],尤其是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6 hm2,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12.35 m3,仅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6[27]。而且我国森林质量高的仅占20.68%,中等的占68.04%,差的占11.28%;林地质量好的仅占39.96%,中等的占37.84%,差的占22.20%;现有宜林地中,质量差的占50.82%[27]。

1.2.2 林地分布不均 我国森林仍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而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较少。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27],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四川、西藏、广西的森林资源面积总和就占到了全国森林资源总面积的52.04%;福建、江西、广西、浙江、海南、云南、广东的森林覆盖率均大于53.52%,而新疆、青海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仅为4.87%和5.82%。而且我国的地势东低西高,东西、南北的地形和气候分布存在巨大差异,地域差别较大,从而导致林地质量分布不均(我国南方和东北东部的林地质量较好,中部和东北西部的林地质量中等,西北、华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林地质量较差)。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是我国森林资源“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状态的主要原因,生态产品短缺,林业发展和森林生态安全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7-28]。

1.2.3 森林生态安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森林生态安全水平不均,发展呈现巨大差异。米锋等对1999、2004和2009年三个代表年份的森林生态安全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森林生态安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其中,云南、吉林、四川、黑龙江、福建和西藏地区的综合评估值较高,青海、宁夏、上海、天津地区的综合评估值较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46[6]。蔡秀亭和姜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省区间“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显著[26,31]。

1.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为提升森林生态安全带来巨大机遇,对保障未来经济安全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机遇千载难逢,把握住真正的机遇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森林生态安全。

1.3.1 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得到国家大力支持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和注重,尤其是自“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得到大力倡导以来,林木育种技术、森林培育技术、森林经营和管理技术、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森林生态修复和保护技术等均得到大量研发,并在全国各地得到积极的实践探索和有效的推广应用,这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1.3.2 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森林资源监测趋于智能化 随着5G、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森林资源的监测朝着多目标、多资源、森林与生态相结合、集成多种技术智能感知的过程监测方向发展[28],从技术和措施上为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是为保障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1.3.3 森林旅游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随着人口的剧增和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发展,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黄金时代[16]。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新型旅游模式,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顺应人类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而出现的[12]。森林旅游的发展使景区内林木资源的开发价值由原来的林产品生产等转向景观游憩,推动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32]。

1.4 威胁(Threats)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时刻发生着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进程,这势必存在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发展对用地和木材资源的需求及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等的威胁或胁迫。加之自然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是影响森林生态安全状态的主要威胁因素[33]。在三大因素的相互偶联和作用之下,生态环境、资源条件、景观格局、群落演替,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布局、功能、物质能量交换都受到影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和森林生态安全均受到严重威胁。

1.4.1 自然气候多变、灾害频发 丰富多变的自然气候变化会改变森林生态安全格局和演变趋势。据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显示,2020年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全国共出现58次大范围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较近5年的均值明显偏多;共出现33次大范围强降水,平均降水量为689.2 mm,较常年偏多11.2%,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全球平均气温大约为14.9℃,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大约1.2℃。2020年,我国发生森林火灾1 153起(其中重大森林火灾为7起),受害森林面积为8 526 hm2,造成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减少。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气候频发、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自然环境发生较大改变,森林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受到较大影响。

1.4.2 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威胁 社会经济因素是指社会发展伴随而生的诸如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政府调控相关的影响因素。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水平极大丰富,城市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行,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森林资源有限,我国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木材及其产品年缺口量达3亿m3以上,原木、锯材年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3以上,为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和第二大木材消耗国[34]。2019年,我国进口原木锯材合计1.135亿m3(原木材积),同比增长1.4%,其中,进口原木为6 073.5万m3,增长1.6%,进口锯材为3 715.9万m3,增长1.1%[35]。中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木材安全形势严峻;现有用材林中可采伐面积仅占13.97%,可采伐蓄积量仅占23.31%[26],可利用资源少,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更少,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剧烈[36]。另外,盗砍滥伐、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等有害干扰均导致森林正常结构的破坏、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生态功能的退化,严重威胁着生态健康和森林生态安全[37]。

1.4.3 资源禀赋多种多样 资源禀赋指的是一个地区特有的森林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热量资源等自然条件,代表森林自身的资源和状态[33]。一个区域内的气候、水文和土壤资源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杂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海拔、坡度、坡向、地质构造和岩石矿物成分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光、温、水、肥效应,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速度和结果均产生不同的影响。森林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33],土壤是植被的生存基础,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调节森林功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3]。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气候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因此,资源禀赋的多样性使保障森林生态安全的难度大大增加。

2 提升森林生态安全的发展对策

我国森林生态安全的精准提升和发展仍存在巨大的挑战,优势和劣势共存,机遇和威胁同在。虽然我国森林生态安全内、外部环境均面临一些难题,但只要根据特定的环境资源条件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总结经验,改变劣势,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提升效果。

2.1 扩大植树造林区域和加强经营管理措施

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需注重系统内部组分的完整性和内部结构的合理性。森林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和恢复功能,但该过程尤为缓慢,为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加大困难立地改造和低效林改造力度、强化林木栽培和林分经营管理措施,这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长远的效果。在造林过程中,应结合各个地区的林地和气候情况移栽适宜的树种,加强生长期间的栽培管理(如喷药、施肥、摘芽、修枝等)以提高林木质量;做好寒、旱、水涝、风暴、火灾、病虫害等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提高林分整体健康水平;对于现有森林应综合考虑当地条件、林分的生长状况和主导功能,加大对现有树木的管理,如优化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结合自然环境特征编制合理和精细的经营方案,对于一些林业从业者,需定时组织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考核,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2 加强森林保护力度和规范森林资源利用

保护森林资源可通过增加投入和减少消耗实现。林业投资是一个新方向,加大对林业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水平。政策上,应加快林业产业投资方式的制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明确林业产权制度,减少投资阻碍,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到林业资源开发上来,并增加国家战略储备林,营建体系完善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推进“林长制”的建设。管理上,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修复力度,严守资源保护红线,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和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方案,完善防火控火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把责任落实到人,对进入林区的人类活动进行实时监测,防止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发生。同时,呼吁公众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爱护,开展形式种类丰富多样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2.3 实施健康合理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森林通常以其神秘、宁静、清新的空气、鸟语花香的环境吸引那些渴望回归自然的人们。森林旅游与其所在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紧密相关,如果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结构被破坏、生态功能低下),那么森林生态系统就不能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服务[38]。森林旅游业开发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9],综合考虑森林的现状和承载力,注重森林保护区的建设,积极探寻与保护区职能相协调的旅游模式,合理开发森林旅游,在保证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原有的森林资源和物种丰度不受影响。避免一味地满足市场需求而盲目开发森林资源,造成环境破坏、森林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发过程中不得损坏林木生长,需维护林业资源的完整性,要善于把旅游经营的盈利再次投入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森林生态安全的建设中,实现收入—保护—收入的良性循环。提倡文明旅游,加大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教育和文化宣传广度。经营者和管理者本身也要提升自我素质,注重对森林知识的学习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深入了解并参与到森林生态安全的建设。

2.4 利用科技支持森林生态可持续安全发展

科技兴林,提高森林生态安全水平、维持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科技。在林业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经济发展条件,完善一系列标准规范的编制,充分利用国家、省(市、自治区)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进一步加强高产、高抗的木材优良品种、乡土珍贵树种、经济树种的研究,加强适生区研究,充分发挥各树种的优势,适地适树;继续致力于森林和林地质量精准提升技术研究,加强“绿水青山”森林格局的建设;加强全国各地森林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机制研究和评价体系研究,加大森林生态产品的开发利用和林产品进出口的经济宏观调控;加强国内外经验交流、扩大国际合作,重点实施合作项目,优先发展一系列项目示范区,以先进示范区带头,带动其他区域的林业产业发展;加强林业部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发优势,促进理论转化为实践、实践上升到理论、成果转化为效益,实现科技助力于林业,科技发展林业。为推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应以实践为导向,加强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可以完善监测测报模式,利用无人机、雷达、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加强不利天气和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报预测。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林业上的功能作用和应用优势,制定高新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机制,早日实现林业全面“现代化”。

3 结语

基于SWOT分析,本文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呈现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趋势、经营管理逐步规范化、森林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良性发展趋势的优势,但存在森林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林地分布不均、森林生态安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劣势,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大力倡导和5G、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以及森林旅游业发展已进入黄金时代的发展机遇时代背景下,我国森林生态安全主要受到来自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资源禀赋三大方面的威胁。

森林生态安全关系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以及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计划、有战略性地实施对策。在提高森林生态安全质量和水平的策略上,要以保护和修复为主要思路,加强栽培管理和扩大植树造林,加强森林保护力度和规范森林资源利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森林生态平衡,提升森林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质量和效益,提升森林质量应以森林生态安全为基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长期的投资和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要完善合理的森林资源的开发制度,实施健康合理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注重“科技兴林”,在林木种质培育、苗木生长管理、林分经营管理、低效林改造、森林生态修复和森林资源监测等过程中引入科技手段,将有效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水平,大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效率。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提升森林生态安全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国土安全、淡水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生存安全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森林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