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绘琪 陶也婕
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家在当前发展阶段面临主要问题的体现,一方面反映当前人民在社会中最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反映阻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马克思曾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去探究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根源,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的体现。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作为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其外化为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根据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几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重要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将主要目光聚焦于恢复国家建设。随着“三大改造”①的完成,劳资矛盾初步得到解决,延续了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历史落下帷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阶级矛盾转变为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文化水平等因素制约的矛盾。这一时期我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将重点转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八大明确提出我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18。
第二个重要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到十九大,1976年至201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得我们必须重新研判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随后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规范的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18这既是对当前我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又更明确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恢复生产,大力发展经济。这一表述一直沿用了近40年。
第三个重要时期是十九大以来,2017年至今。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提高。一旦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转而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要求再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前提下,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17。这是对我国主要矛盾的精确概括,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准确表达。进入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更在参与公共治理、环境可持续发展、完善分配制度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需要,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领域和行业发展不充分仍是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牢牢把握这一现实。
马克思从不脱离人的需要而空谈历史发展,因为他深信人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同时需要的形成和实现依赖于物质生产过程。因此,他从“现实的人”出发,解释人的需求。马克思毕生致力于理论研究和工人运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工人阶级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等,最终实现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在他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下,他的需要理论也得到了深化。
马克思十分重视实践。在德法年鉴时期,也就是1841年到1843年这个时间段,他深入到德国的各大城镇乡村,接触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大量的政治斗争。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到物质利益和物质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马克思逐渐动摇了原先对黑格尔关于理性国家和法的观念的信仰,逐渐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在这个阶段,他首次明确提出了物质需要这一概念,马克思在书中写到了市民社会中的某一阶级争取普遍解放的原因在于其对物质需要的迫切需求。同时,他也清晰地认识到脱离物质需要的革命只能成为空谈。因此,他在《〈黑格尔法哲学〉导言》中说:“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4]在市民社会当中需要找到一个充满彻底的革命精神又拥有强大的物质需要的阶级来领导革命,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在当时的德国,能够领导革命的只能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贫穷到一无所有,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的压迫也最深重,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满足自身和人类的需要,解放自己,从而解放全人类。推动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动力就是物质需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需要与异化劳动相联系,论述了需要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本应该是自由自觉的,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满足自身需求,劳动是需要的前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不再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5]50劳动也无法满足工人阶级自身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而只能作为工人阶级谋生的方式。“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5]56工人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以满足资本家对货币的需要,这也形成了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工人辛勤劳动却连物质需求都无法满足,资本家坐享其成占有本该属于工人阶级的利益。这体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成熟,他对需要的异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世界观,他们能够站在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分析需要问题,使需要理论更加严谨、更具现实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观所考察的人必须是现实的具有物质需要的人。“这里所说的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6]16人通过劳动满足自己最自然的需要,才能得以生存和延续。因此,没有人的需要,就没有社会历史的演进,更别提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强调需要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各个阶段人所侧重的需要并不完全相同。第一阶段是注重物质需要,将满足自身物质需要作为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23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满足自身吃、穿、住、行等需要的同时,必然会与身边的人产生联系,这又推动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的产生。“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507换句话说,集体是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式。人不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人的需要也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得到满足,总而言之,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推动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实的人是物质和精神、自然和社会、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体,因此,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除了满足物质需要,更应注重自身以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平衡协调发展。
通过对马克思各个重要时期经典著作的梳理,可以得出马克思一直在关注需要问题,对于需要问题的研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深化。他在著作中提到的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以及需要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理论都为我国正确认识和化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我国的发展现实来看,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各个重要时期举足轻重。而把握主要矛盾变化的首要前提就是深谙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以及最迫切的需要,从理论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在此中也享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为正确认识以及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来源。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体体现为从重视人民“获得感”向重视人民“幸福感”转变,使得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再只是看似脱离于现实的“空中楼阁”,而变成有具体衡量标准的可实现的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民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在人所独有的需要中,可划分为本能文化需要和纯文化需要,前者主要是物质文化需要,后者主要是精神文化需要”[7]。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面临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满足了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才有资格谈更高层次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被证明其有效性,在生产力能够满足人民最紧迫的物质需要后,其他更高层次的需要包括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和发展需要的重要性也在慢慢凸显。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如今,注重五大发展理念②协调发展才是我国未来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改为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也是认识到人民需要改变的充分体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又引起新的需要。”[6]23国家根据社会现实和国情调整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也体现了更高层次的需要已经产生并占据了主要地位,但已存在的需要并不会消失,只是其重要性减弱,并不足以作为当前主要矛盾的组成部分。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社会主要矛盾表述并未改变,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呈现的新特征、带来的新机遇、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准确地把握,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动民族大业向前迈进。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已然不再是当初那个积贫积弱、生产力条件落后的国家。一方面,我们重视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创新,重视民生社会,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做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但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弊端,如东西贫富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在某些尖端技术产业发展不充分,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们往更高的台阶迈进。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尖端技术方面要下狠功夫,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更为高层次的需要。
根据唯物史观来看,生产与需要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这一矛盾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内生动力[8]。社会主要矛盾究其本质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此只有解决了矛盾的对立面,才能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变化基于当前人民最急切的需要是否改变。换句话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了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解决,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实现创新。
在《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根据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和人的发展层次等因素划分出“三大社会形态”。一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即完全的人的依赖关系;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三是共产主义社会即个人全面发展[9]。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存在方式也由单纯的人的依赖性转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只有以“美好生活需要”为追求,人的一切生产实践才能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指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就是人们不断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被划分成更为详尽的发展目标,变为国家具体政策措施不断落实,在这样循环上升的科学的实践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点点被满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未来才能被更好地解决。
党章总纲明确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10]而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漫长道路上,党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各个阶段更为具体的发展目标。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始终把握历史主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民最迫切的需要为导向,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才能沿着马克思开辟的科学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后,可以得出社会主要矛盾既有变化性又有相对稳定性。虽然当前我国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成效和发展,但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没有变,我们仍应该牢牢把握在新时代建设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把握新的发展阶段,把握人民的需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
注 释:
①“三大改造”: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于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