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官员卢坤的历史贡献

2022-12-31 11:41赵海霞赵育林
西部学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海防广东

赵海霞 赵育林

卢坤(公元1772—1835年),字静之,号厚山,出生于直隶顺天府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进士,历任兵部主事,粮储道,广东惠潮嘉道,山东兖沂曹济道,湖北按察使,陕西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等职[1]1311。《清史稿》言卢坤“久任封圻,所莅皆有名绩,宣宗深倚之”[1]1311。《清史稿》中卢坤和赵慎畛、曾胜、陶澍在同一个列传,传记详细分述了这四个人一生的成就,在结尾处对他们做了总结性评述,并认为他们的去世对国家是莫大的损失:“道光中年后,海内多事,诸臣并已徂谢,遂无以纾朝廷南顾之忧。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其信然哉!”[1]1312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卢坤在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史家对卢坤为官理念和政绩的充分肯定。

一、心系民生,造福百姓

卢坤之所以受到清廷的认可和重用,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忠于朝廷、心系民生。卢坤在山东、湖北、甘肃、陕西、广东等多个省份任要职,心系民生、造福百姓的为官理念贯穿始终。这些省份在清代或地理位置重要,或人口众多、事务繁重,要求官员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执行力和适应能力,卢坤能被派往这些地方任职且不断升迁说明其受信任、能力强、勇作为、官声佳。无论在哪个地方工作,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卢坤都认真执行清廷的政令,心系百姓疾苦,凡百姓民生之事,他都视为大事要事。

陕西是卢坤担任地方大员的第一站,他先后两次任陕西巡抚:首次署任是道光元年九月初二日(1821年9月27日),任职不久即回任甘肃布政使;第二次是道光二年九月二十九日(1822年11月12日)由广西巡抚调任,道光五年四月十四日(1825年5月31日)以丁忧去任。为尽快了解熟悉陕西各政区的状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进行管理,卢坤下令将陕西各政区的境至、人口、士习、民情、物产、水利、赋税及政务、社会治安状况等形成简要的文字材料,编写成《秦疆治略》一书,在各厅、州、县名下列出冲、繁、疲、难、中、简等字样,将其分为“最要”缺、“要”缺、“中”缺、“简”缺,放在案头时时翻阅。卢坤在陕西任职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他大刀阔斧地做事,展现出自己的政治才华和管理能力。

一是修缮水利设施。卢坤注意到陕西多地民众深受水灾旱灾之害,便决心加大对水灾旱灾的防范,大力修缮水利设施。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卢坤上疏准请“修陕西平利、略阳、石泉、宁羌、城固五州县城垣土堡,并挑筑石泉县堤坝各工”[2]74。在任陕西巡抚期间,卢坤组织疏通修建多个州县的河渠水利,其中有龙首渠(咸宁县)、苍龙河(长安县)、清河和冶河(泾阳县)、涝峪河等(周至县)、井田渠等(眉县)、石头河(岐山县)、利民渠等(宝鸡县)、方山河等(华州)、榆溪河和芹河(榆林府),或展宽挑深,或增堤筑堰,或开挖报竣,开复的水田有的县府百余顷,有的甚至达到数百顷[2]258。道光帝对卢坤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认为“陕西省各属渠道甚多,久经湮废”,之所以有这么多工程快速得以修竣,是“经该抚饬令各道,督率该管地方官陆续勘办”[2]258的结果。工程完成后,卢坤奏请朝廷对修复河渠水利有贡献的官员予以奖励[2]258,多名知县、知州、典史得以升迁或重用。了解到陕西民众有不少还挣扎在贫困线上,卢坤上奏朝廷,请赈恤饥寒的贫民,申请经费修建坍塌民房,筹钱补榆林、绥德常平仓缺额。

二是治理南山老林。要当民众爱戴的好官,就要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谋划怎样为民众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卢坤一到任,常为忧心的便是南山老林的治理。针对南山老林难于治理的情况,卢坤在详细调查后上疏陈述“垦治之利”[1]1311,随即“勘修南山各属城工,汉江堤岸,筑坝濬淤”[1]1311,并“移驻文武,增改官制”[1]1311,使“垦务大兴”。这些举措既改善了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使南山老林的治安情况有所好转。

三是处置多年未发乡勇恤赏银两之事。陕西省二十余年未发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以前折半恤赏银两,“因查办未能确实”[2]61“历任巡抚均未奏请补发”[2]61。因考虑到该事年代久远,核对起来难度较大,担心有人冒领引起不满,卢坤上疏奏请停发未发乡勇恤赏银两。虽然停发了恤赏银两,但卢坤命令各地将阵亡乡勇尽量不遗漏,按名入祀昭忠祠,解决了二十多年几任巡抚未能解决的难题,可谓有担当有魄力。

四是为女性维权。道光四年,卢坤遇到一件棘手的问题,有一个名叫赵莲汝的人强奸他的儿媳李氏,李氏因为防卫用刀伤了公公,依照当时的律令对李氏“拟斩立决”[2]150。这是普通百姓的一起纠纷,是情法冲突引发民众关注的案件。卢坤在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报刑部等复议,李氏最终得以无罪释放。可见,卢坤是一位能心系普通百姓的清官,李氏等妇女能遇到这样的好官也是一种幸运。

五是移风易俗。卢坤针对各州县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理办法,民风民俗问题在卢坤的关注之列。崇学校、士知学、民风淳、罕事商贾、人勤稼穑等在卢坤看来为良俗,而好斗、懒惰、盗窃、酗酒、赌博、竞尚浮华、读书人少或不求上进、婚姻重资财、丧葬做佛事设戏乐,停柩多年、不事医药,跳神祷之、丧葬用浮屠,重堪舆等则属于恶俗,对于个别地区出现的“孕妇身亡,割腹剜胎”[3]178“同姓为婚,婴尸暴弃”[3]96等,卢坤更是痛心疾首。对于良俗卢坤大力倡导、赞美;针对陕西有些地方存在的恶俗,卢坤每每强调要“重风俗,崇学校”“严禁赌博,重惩窃贼”,他希望地方官“善于教谕,有犯必惩”,务必尽到“整饬化导”之责,以使风俗归于淳美。卢坤提出的治理之策看似只有寥寥数语,却能切中肯綮,给当地官员以引导,使其知从何入手去治理,从而保一方平安,各政区都太平,作为陕西巡抚的卢坤便能腾出手来,为百姓谋更大的福祉。虽然在陕西任职时间不算长,但从卢坤在陕西的作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心系民生疾苦,想民之所想,尽力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实干精神的官员。

六是解民疾苦。在湖广任职期间,针对私贩泛滥、官引压积严重的弊端,卢坤将此前的循封轮例之法改为散轮,并在汉江岸边建起盐仓,方便船只回空,解决了货物的积压,调动了盐商的积极性,也能及时把食盐送到百姓身边。水灾一直是南方民众生活的一大隐患,除了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之外,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卢坤上奏朝廷缓征遭水灾各州县的丁粮,免除历年未交的赋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湖北发大水,卢坤极为忧心。因为灾民多、时间紧急,卢坤命令把碾仓谷做救灾之用,在城内开仓散米。在城内宽广之处设三处粥厂,煮粥接济灾民,救活人数有十万之多。

二、保障斯土,加强海防

《清鉴》评价卢坤:“治案牍析及纤微,而坚持定力,詟服外夷,尤人所难能。”[4]559卢坤“詟服外夷,尤人所难能”,主要体现在他任职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期间。

清朝中期,康乾盛世的风光不再,积弊严重,而西方列强却迅速发展,不断在我国沿海地区挑起事端,与此同时,鸦片被输入中国,清朝国库的白银大量流出,导致国库空虚,民众也深受其害,吸食鸦片者遍及数十省。加强海防,禁止鸦片输入内地被沿海地区官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尤其是两广官员更是对此高度重视。但广东沿海却屡有列强来扰,让两广大员行事不得不小心谨慎。即便如此,在卢坤之前担任两广总督的吴熊光,嘉庆帝斥责其“懦弱不知大体”,甚至被充军伊犁。随后接任两广总督的百龄和广东巡抚韩崶一上任,便加强澳门、虎门等地防御,并拟《民夷交易章程》六条上奏朝廷。之后的两广总督蒋攸铦、李鸿宾分别提出《酌筹整饬洋行事宜》(《整饬夷商贸易九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对外商和洋人的行为加以限制,但约束和震慑作用并不明显。

广东历来被视为海防前线,从1759年开始,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朝实行单口对西方国家贸易制度,对外交流限制力度的加大,使得英国等国家对清朝政府产生不满,这也加重了海防的任务。到广东任职后,卢坤意识到海防关乎广东百姓的安危,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更觉责任重大,不敢稍有松懈。刚到广东履职,卢坤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律劳卑使团来华。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英国政府派律劳卑为驻广州首席商务监督,让其试探能否进一步扩大英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区域,其深层次的目的也有政治、军事上的打算。其时,英人来华经商,按规定只许他们居住在澳门,如果要到广州,必须由税关发给许可证书方可。律劳卑不等税关许可便到了广州进行贸易,卢坤按照旧例封其舱。律劳卑调遣英国两艘巡洋舰、三百余人乘着潮水上涨突然进入虎门,经大虎炮台驶到黄埔河面停泊。卢坤也不甘示弱,调集近70只战船、水陆军4000余人予以应对。而后又围其商馆,切断商民接济,最终使律劳卑让步,退回澳门,有人把这个事件视为鸦片战争前英国战炮的一次预演。

在1834年4月,朝廷同意卢坤修广东外海内河水师各营战船的奏请。这次与律劳卑使团的正面交锋,让卢坤进一步意识到英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英国船只高大坚厚,安放炮位较多,而清朝当时的兵船却“巡历浅洋,不能如夷船之高大”。卢坤又上奏,提出在广州增添炮台炮位的申请,即增建、修建南炮台、大虎炮台及沙角、大角两处瞭望台,并添铸六千斤大炮、八千斤大炮各二十位[5]466。同时提出了放置的设想,自南山至大虎分为三段,与沙角、大角信炮声势相联络,还申请移改增设五府州属水陆营汛,加紧训练士兵。

卢坤面对的棘手问题,还有洋船私带烟土,在虎门大鱼山洋面另设洋船囤积,兵船护货,沟通土棍私售烟土。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就有人上奏仅烟土一项,私相售卖,每年出洋纹银不下数百万。还有人上奏英国人在广州横行街市、私买婢女、私设码头等。针对以上种种情况,加之通过与律劳卑使团的交手,卢坤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外商的行为,经朝廷批准出台了《增定防范洋商章程八条》,第一条便明确要求外国护货兵舰不得驶入内洋;行商要稽查洋人私运军械,或携带妇女至省的行为;澳门同知给发牌照的洋船方可引水买办;洋人具禀的事件,一律由行商转达;为了杜绝私弊,行商承保洋船,应兼用认保派保法;水师需严查洋船逃税;此外该章程还禁止洋人在内河闲游;为了防止勾串作奸,对夷馆的雇工也做了限制[4]558。这八条考虑周全,对外商的行为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卢坤虽未出过国门,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但他却能及时总结和反思,并积极向朝廷建言献策,增强海防力量,提出应对外商之策,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卢坤在广东沿海清除汉奸,抓捕鸦片烟商之举,也显示了他的魄力和远见。在广东期间,卢坤令人严查贩卖鸦片的船只,查获的鸦片土多达一万余斤,并生擒格杀贩卖人员有数十人之众,在一定程度上震慑和打击了贩卖鸦片的不法行为。倡导并协助林则徐严禁鸦片的张岳崧在其上奏朝廷的《议奏查禁鸦片章程折》中,赞扬卢坤的此种做法:“诚能常如此(卢坤)认真办理,查于停泊之夷趸,四洋面有扼要之方,严于接护之内匪,则奸夷无串通之路。”[6]

针对广东严峻的海防形势,也为了能让地方官员、将领等较为全面地了解当地的海防情况,加强防备,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海防战争,卢坤倡议编纂《广东海防汇览》一书。1834年,卢坤在越华书院设海防书局,任命嘉善人陈鸿墀着手编纂《广东海防汇览》,1835年7月,卢坤命梁廷楠接手修纂。梁廷楠在《〈广东海防汇览〉后序》中说:在卢坤之前并没有专门的书籍记述广东海防之事,“自涿州卢敏肃公旆转三湘,府开百越,平蛮绩懋,薄海波恬”“将贻旧规之循,肇创新编之纂”。《广东海防汇览》一书涉及“三路海图”,“舆地”之险要,“职司”(文员和武员),“营制”“财用”“戎器”“操练”“巡哨”“所城”“炮台”“保甲”等多个方面,谈及“禁奸”的有二卷,用三卷讲“驭夷方略”,讲“船政”的多达五卷。该书既有海防思想、制度和战争资料,又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外交史档案数据,还有一定数量的外贸史数据。林则徐到广东后,索阅该书后“称善”。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广东海防汇览》刻印,虽然卢坤有生之年未看到此书出版,但该书却是一部难得的军事学著作,为我国的海防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卢坤还加强对海盗的打击。1833年,越南人陈加海结集边地游民啸聚狗头山,潜入内洋作乱,四出航劫。卢坤调遣水师击沉其八艘船只,生擒陈加海,缴获铜炮和铁炮各一门,另有火药和刃械等。后来越南内讧,卢坤命令加固边防,拒其请兵。

仅从以上所列数件事例,可以窥见卢坤履职尽责之情形。虽然生活在清朝国势日衰的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之情形,每每在朝廷用人之际,卢坤却能堪当重任,积极作为,即使年事已高,他仍力求尽己所能,为国尽力,为主分忧。卢坤为林则徐等在他之后任职广东的官员建设海防、禁止鸦片以及应对鸦片战争做了前期的基础性工作。

三、结语

封建时代一个官员是否是一名好官,主要体现在本人的建树和各方面的评价(皇帝、同僚、民众、后人的评价等)。卢坤在官场大显身手主要集中在嘉庆和道光年间。这一时期清朝的外患内忧不少,卢坤从翰林院庶吉士做起,参与了当时的多起重大事件。在鸦片战争中保卫定海以身殉国的两江总督裕谦送给卢坤“旷典迈千秋,带砺台衡,天锡殊纶荣卫霍;仁恩周十省,韬钤黼黻,人从华屋仰皋夔”的挽联,他把卢坤比作汉代卫青、霍去病两位名将以及上古时期两个贤臣皋陶和夔,可见对卢坤的评价之高。“荣卫霍”主要是就卢坤的军功而言,夸卢坤守土有功,挽联中的“仁恩周十省”则是指卢坤曾在全国多地任职,能积极作为,为民办实事。

总之,卢坤从早年的诗书生活,到学而优则仕,兼济天下,施惠百姓,使风俗淳,抵御外侵,坚固海防,其为官竭其力,其为臣尽其忠,其为儒存仁爱,可为帝解忧,可为民造福,可为国守家园。卢坤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位官员,不可避免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担当作为,履职尽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执行力强,有情怀,有胆识,他身上“能官”的这些优秀品质对当今的从政者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猜你喜欢
海防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广东电力》简介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周恩来与新中国海防建设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