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云
(焦作市安馨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0)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企业存在的根本是其是否有绝对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否将成本与效益合理管控。在建筑行业领域中,成本控制就是建筑施工造价控制,获得的经济效益高低则与建筑施工造价控制手段强弱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为此,就目前建筑施工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造价控制意识不强、前期设计未优化、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存在变动情况、竣工结算造价弄虚作假现象普遍以及施工材料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求最有效的建筑施工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造价控制并不是单指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而是落实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及各个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工作部门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各方管理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不强,会导致最终的建筑施工造价控制未有效发挥其控制作用,建筑企业就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设计到竣工决算,各个相关管理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将直接影响最终的造价控制质量,比如说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其是建筑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实施与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经理在工作中应多关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是否与计划工期一致,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是否按时到位,以及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是否在有效控制管理中。而部分项目经理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意识并不强,有的甚至认为这些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是企业领导层及财务部门工作范畴。还有的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其关注点在于是否按照规定的施工作业计划、施工工序等完成本职工作,对建筑材料的优劣及是否造成浪费等并不关注。
从上述列举的两个与建筑施工工程直接相关管理与实施人员的造价意识中可以看出,个人造价控制意识不强,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质量,使得企业失去绝对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权,影响整体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主要依据的是建筑施工图,而施工图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就设计并优化。设计人员按照建设工程项目设计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并未重视前期设计的优化问题,一般依据拟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勘察资料及投资方的要求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同时,为满足投资方提出的设计要求,以及建筑设计人员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会使得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切以最优为考虑方向。而各方面都最优,势必会造成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增加,进而导致企业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降低。特别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设计施工图仅考虑美观未考虑施工难度,也将会无形中增加施工造价成本,最终也会导致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修改设计,增加成本。
前面讲到,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是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实施的,且在施工前相关管理人员会依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若出现设计图纸变更问题,则施工方案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动。若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是在施工进行前出现变动,则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相对较小,更多涉及的是建筑材料、人员安排等;但若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是在施工进行一段时间后出现变动,则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相对较大,不仅涉及已用的建筑材料和人工成本投入,还会涉及停工返工问题,而停工则会造成窝工问题,返工会增加成本投入。甚至若此环节施工是关键工作,还会影响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造成工期拖延问题,那么此时所造成的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投入问题,还会影响整个施工工期,造成不良后果,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直接影响。因此,若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存在变动情况,则将直接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失去控制。
竣工决算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价格,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全面反映。因此,在竣工决算阶段,需要将与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一切投入成本都汇集在一处进行整理,形成竣工决算报告。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弄虚作假问题,为了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获得高额经济效益,会出现工程量虚报问题,将实际工程量按照一定比例多报,或者是将同一个工程量换成另外一个名称进行重复上报,导致重复计算问题严重。还有一部分现象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并未重视落实签证、变更工作,尤其是关于工程造价相关信息记录更是存在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使得最终的工程造价控制失效。此外,在竣工决算造价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常有工程管理与控制力度不足,将重心放在事后管理与控制上,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监督力度不足,相互推诿责任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进度,使建筑工程造价脱离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最可有效掌控的部分是施工材料造价控制,与施工材料相关的造价控制包括施工材料的成本价格、运输费用、运输损耗、采购时期花费、材料入场后的保管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这些材料费用是可控的,在前期可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将此部分造价合理控制。但在实际造价控制中可以发现,相关人员的施工材料管理意识薄弱,导致施工材料费用造价控制存在一定风险,如市场风险、报价风险及工程变更引发的风险[1]。其中,市场风险,供需关系的变化将会影响材料价格,若采购工作人员未对建筑市场材料中的供需情况全面了解并分析后,盲目选择建筑材料,将会导致建筑材料价格偏高或者是后期出现建筑材料不合理涨价问题。还比如报价风险,这与建筑材料采购人员未对建筑材料市场有一个全面的调研,从而导致投标报价过低风险出现,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因建筑材料成本增加而使经济效益降低。最终,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脱离控制。
建筑施工造价控制意识的强化,需要从投标和中标阶段就开始,从而以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开端,一步步按部就班地落实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使各个相关工作管理人员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得以有效强化。在投标阶段,需建立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投标小组,由投标小组成员对招标文件要求进行全面解读与分析后,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接着依据相关资料确定建筑工程投标报价[2]。在中标阶段,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时,应重视对承包合同内容全面解读后,签订合同。在具体施工前,建筑企业领导人员需重视与各个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对其造价控制意识进行强化,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责任落实情况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工程造价控制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比如,项目经理在工作中不仅要重点关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是否与计划工期一致,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是否按时到位,以及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是否在有效控制管理中,还应有极强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意识,对整个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要落实到位,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施工材料浪费等,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无任何额外损失与浪费,始终坚持高质量落实建筑施工造价控制管理工作。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相关单位需做好造价控制及管理:首先,设计人员应对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及勘察单位上交的拟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勘察报告全面分析,并结合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施工图设计。在此过程中,应重视不要遗漏工程量清单中包含的各项内容,避免因设计遗漏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返工或重复施工问题。其次,设计人员需在设计施工图时依据建筑施工相关要求多设计几个备用施工设计方案,以此从中选择最适合、最经济、最合理的施工设计图。这样才能依据最终的施工设计图确定最优施工方案,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在最低[3]。最后,在设计时,还应重视参考建筑材料性能进行优化设计,避免因设计图纸过于追求完美而增加施工作业难度,产生更多不必要的施工费用,造成施工建筑材料浪费问题严重。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将每个阶段所需的建筑材料量标记清楚,以便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拿取建筑材料时科学合理,不会出现多拿、少拿或者漏拿问题,导致建筑材料出现浪费损耗,增加建筑施工成本,使建筑施工造价失去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多与工程建设有关,因此,若想有效落实造价管理,则需对影响造价控制的各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如建筑材料质量高低、建筑施工进度快慢、建筑施工质量好坏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分析,进而将造价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上,充分发挥造价管理工作的价值与作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现象是一直存在的,虽无法全部避免,但应尽可能地将变更发生时间控制在有利时间内,将因工程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控制在最小[4]。例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达到预计建筑施工质量,发现施工作业所采取的施工工艺与所用建筑材料不符,在考虑更换建筑材料还是更换施工工艺时,应全面分析考虑,确保无论是更换建筑材料还是更换施工工艺所增加的费用都是最少的。所以,设计人员则应重视深入施工作业现场,对将要采取的施工工艺与建筑材料及建筑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前考虑,做到早发现,早变更,将变更带来的费用增加控制在最少。若出现工程变更问题,应重视落实签证管理,做好事前控制,不可依靠事后控制弥补,否则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意义便失效。
在竣工决算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则需要将前期所有与竣工决算相关的工作落实做好,只有将各个环节的造价科学控制,才能在最终竣工决算时科学地落实造价控制。首先,应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而利用反向思维预防弄虚作假现象出现,比如工程量虚报、重复上报等现象,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落实签证管理工作,对实际出现的工程量变更相关资料整理收集,确保相关人员都签字、归档。其次,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前,需将所学的所有建筑资料都准备齐全,做好竣工验收准备,处理好建筑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所花费的各项费用,为竣工结算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做好充足准备。
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应重视强化施工材料管理意识。首先,应构建科学的采购组织,由专业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质量与数量进行研究决策,同时派遣专员亲身实地走访建筑材料市场,货比三家,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建筑材料售卖商家,并科学规划建筑材料购买流程,合理计算采购成本,与售卖商家签订条款清晰的采购合同,落实个人工作责任制,强化建筑材料采购管理。其次,应重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对采购的建筑施工材料价格要规定上涨幅度,若上涨幅度产生的损失已经超过停止施工合同而产生的违约金,则需要及时终止合同,避免造成更大损失[5]。同理,若材料价格下降超过一定幅度,也要在合同中做好相关解决规定,将一切可能发生的、将会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较大影响的内容都清晰地写入合同中,以此将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工作全面落实在每一处细节上,达到事前控制管理效果。
综上分析可知,建筑施工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较多的,任何一方未做好管理与控制,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应重视在投标与中标阶段强化造价控制意识,在设计过程中做好造价控制及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落实造价管理及工程变更管理,在竣工决算阶段落实造价控制,以及重视强化施工材料管理意识。总之,任何一个细节、环节、部分都要重视强化管理,落实控制措施,才能真正在确保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建筑市场经济浪潮中处于有利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