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微
在我国各地区桥梁施工数量以及面积持续扩大的现状下,为我国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关键部分,为搞好桥梁施工工作,企业可以应用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案,确保整个项目有序进行的基础上,也能够提升桥梁结构性能与质量,为加快行业可持续发展步伐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长期实践应用发现,表现出较大刚度以及良好适应等特点的现浇箱梁,广泛运用到桥梁建设行业当中。虽然现浇箱梁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施工人员未能合理使用施工工艺,制约正常施工进度的同时,更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本文以某地区桥梁项目为例,着重分析了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某地区开展的桥梁施工项目,桥面处于直径为3000m 的右偏圆线内,主梁为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全幅等宽8.75m,箱梁顶部的厚度为27cm,腹板宽度为49cm,桥墩的横梁宽度为2.3m。
鉴于当前行业人士高度关注的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在多年以来应用实践中发现,此种结构在其较小高度下也有着跨越性等优势。特别是我国一些地形复杂的区域,通过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能够弯曲地形的限制,更好地迎合施工现场各方面情况。对于当前大多数地区公路桥梁现浇箱梁结构而言,多数属于跨连续结构,实际浇筑环节中应用的一次整体性模式,促使项目达到极高刚度要求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作用于居民的顺利出行。而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直接将在墩柱上覆盖上箱梁,减轻下部分结构负担,延长桥梁结构使用周期。
作为桥梁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的基础,施工人员进行模板安装之前,先应该充分做好清洁工作,维持模板表面干净整洁,尤其是一些不容易发现的角落,严禁灰尘等问题出现,而且也应该排除焊接位置损坏现象。同时,施工人员可以提前准备好1.3cm 厚的高强竹胶板,放在模板底部用来固定,尤其应该注意横坡位置,必须按照施工内容3%范围进行处理。出于减少呼气漏浆出现几率,施工人员将重心放在模板位置上,可以适当涂抹一层脱模机的基础上,通过纵横成线的操作模式,使用胶带确保相邻模板缝隙能够紧密结合。等到施工人员结束模板底模安装工序以后,接下来可以开始箱梁侧模与翼缘板位置模板安装。首先,分析侧模模板安装工作,施工人员应该设置在最合适的区域,同时借助压杆作用促使其保持适当垂直性。如果发现侧模与底模两者之间存在缝隙,可以使用胶带加以处理,防止后期漏浆质量问题;进行翼缘板模板安装程序可以仿照底模安装手段;最后是进行内膜安装时,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吊装处理工艺,完成安装任务后对内膜尺寸等进行检查,尤其是接下来混凝土浇筑工序,施工人员务必应该注意内膜调整,一旦发现与方案要求不一致需要立刻处理。
目前来看,桥梁现浇箱梁支架搭设工作,大多数施工人员会选择碗扣式支架处理模式。施工人员先确定好结构中心线位置对,妥善把控好其桩基础,然后分析方案中支架搭设高度等数值,便于接下来随时调整支架标高。与此同时,还需要施工人员将支架立杆设置在模板底模部位,确保整个支架保持牢固性,避免横坡对底模安全造成威胁,特别是期间所设置的所有支架立杆,都务必达到紧固效果。
施工人员所开展的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环节,主要就是对模板底板、腹板、顶板等部位实施处理。全程可以选择阶梯操作原则,分层化开展不间断浇筑,率先开始上层然后逐渐过渡到下层,两者之间需要维持3m 上下的距离。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纵向方位的浇筑,施工人员利用轴对称原则稳步推进纵向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需要掌控好结构凝结程度。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经常使用的就是振动棒,为避免撞击模板施工行为,整个操作过程需要与模板保持适当间隔,但是也应该防止遗漏的问题。另外,第一部分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注意施工缝问题,要求缝隙之间有效连接,可以浇筑在模板腹板顶部上方1.5cm 左右,再将上面不均匀的部位清除。接下来第二部分的浇筑工序,可以将钢筋焊接在7cm 断面顶层部位上。通过持续滚压达到平整效果,一直等到表面泛浆后再由人员进行抹平处理。
桥梁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针对安装技术以及钢筋加工技术,最主要的就是注意各个部位相关数据要求,像钢筋安装距离、数量以及具体部位等,都是施工人员重点掌握的方面。单位在选择专业施工人员以后,可以先引导人员详细分析施工方案,弄清楚安装标准后实施安装。其中以钢筋加固环节最为关键,施工人员通过焊接推进钢筋焊接,具体数据要求如下表1所示。
综合观察桥梁施工现场,周边含有大量粘土等物质,在施工人员进行现浇箱梁支架操作以前,必须先处理好现场卫生环境,特别是不平整的桥梁表面,通过合理手段达到平整状态后然后搭设支架,要求现场地表结构保持紧密性的基础上,控制压实度大于91%以上,由此一来,就算后期桥梁结构面临巨大行车压力,也能够保证桥梁地基结构发挥出较强承载性能,延长使用周期并减少安全事故出现几率。除此之外,针对桥梁支架受力部位点,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砼达到补强效果。鉴于外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危害,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做出针对性处理,伴随着不断扩大的裂缝面积,遭遇暴雨天气后会导致桥面存在很多积水,影响桥梁地基性能与质量。针对该种隐患,施工人员可以站在桥梁地基周边位置上,科学布设排水沟,促使大量雨水能够快速排出,减少对桥面地基的影响。
施工人员先应该对支架搭设区域进行测量放样,之后在开始正式搭设。接下来结合立杆设置位置布设垫板,在此过程需要强调的是,为确保垫板始终保持稳定状态,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7cm 左右的木板,然后放置在垫板核心部位。等到以上所有工作结束后,预压过程可以借助钢筋或者是砂石材料,相比较总荷载,必须保证预压荷载在110%范围内才能够实施处理。最后,为避免支架承受太大重量,施工人员还应该结合现场现浇箱梁断面特点,同时整合支架搭设等情况,准确计算支架的受力数值,反复检查支架受力强度以及刚度等,务必要求支架保持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因为施工现场存在的非弹性形变问题,这是引发后期桥梁不均匀沉降病害的主要根源,这是施工过程中必须引起人员注意的方面。安装完横梁任务以后,对现浇箱梁底部实施预压操作,期间可以借助沙袋等具有重量的工具,给底部施加一定重量达到荷载增加的施工效果。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行业人士在预压过程中,相比较现浇箱梁总体重量,预压重量需要大出1.2 倍的范围,这样才能够避免后期结构沉降隐患。与此同时,施工人员所开展的预压处理工作,除了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细节操作以外,也应该保证整个预压时间在10s 以上,而且整个满荷载周期要求必须超出24s。伴随着预压工作的持续进行,单位需要选择几名技术人员,密切观察好结构变形情况,然后比较规定标准数值,减少不合理预压影响现浇箱梁施工质量的问题。
桥梁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不可缺少的施工材料,除了要求施工人员保证运输过程平稳以外,接下来混凝土搅拌期间需要把控好速度,最佳数值是4.5r/min 的同时,要求1h 内务必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出于达到均匀搅拌的处理效果,在施工人员卸料之前,可以结合中度或者是高度搅拌速度加以旋转。像施工现场存在的集料,应该与混凝土处于相同高度线上。如果施工人员卸料期间需要暂停,但是过程也应该运用低速实施搅拌;另外,分析现浇箱梁连接部位上混凝土浇筑施工,为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够有序达到结构顶部,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泵送运输方式,浇筑时利用液压臂杆前端继续入仓处理;施工人员选择地泵时,需要根据连接现浇箱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事先布置,如果发现存在不科学布设部位,可以先铺设好铁板然后在放置适当的混凝土,接下来只需要借助工具加以踩平即可。如果施工人员选择了地泵输送手段,当混凝土凝结厚度达到13cm 以后,只要完成了所有环节的浇筑任务,接下来需要适当像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简单养护过后能够避免结构过分干燥,减少混凝土开裂等病害。
连接浇筑箱梁预应力施工前,最核心的工序就是下料和编束。首先,施工人员所进行的下料环节,先应该弄清楚施工方案标准,同时提前准备好砂轮切割机,对结构进行有效切割以后通过自身作用,完成穿束后再使用铁丝加以绑扎。主要包括预张拉、初张拉与终张拉的预应力张拉,施工人员在第一阶段操作过程中,必须学案检查混凝土强度,当达到标准强度52%范围即可,之后松开模板减少箱梁结构收缩问题;如果施工人员确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1%左右,接下来可以拆除模板侧板并开始初张拉。在此操作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设备就是千斤顶,施工人员需事先准备好多台设备,要求保持左右对称状态后实施交错张拉,不断反复以上操作。为准确测试张拉力,先应该要求施工人员测试摩擦阻力,如果发现与标准数值范围相差较大,必须第一时间做出针对性调整,保证全面控制好张拉力与伸长值。伴随着测试工作的开展,施工人员需要全过程做好伸长值等数据检查与记录工作,给接下来其他环节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在施工人员完成终张拉操作环节以后,如果一天过后未能发现断丝或者是其他问题,接下来可以切除锚外多余的钢绞线,但是,一旦过程中发现了断丝等隐患,则不能开展后期操作的同时,也应该第一时间检查张拉数据并及时作出调整,在施工人员借助张拉两天时间内进行管道压浆,以上就是连接浇筑箱梁预应力施工流程。
为确保桥梁现浇箱梁施工工作高质量完成,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单位需要科学划分参与人员职责与权利,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同时也应该明确振捣范围,秉持分层化浇筑原则,减少漏振等现象出现;另外,施工人员需要把控好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最佳是处于5-30℃区间内。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度差均不宜大于15℃,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简而言之,为充分发挥出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以具体项目为例,首先阐述了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然后对技术应用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桥梁建设单位现代化管理观念,再加上切实可行的技术应用方案,确保人员能够高效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更能够保证现浇箱梁整体质量,为我国桥梁建设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