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雍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师
截至2020 年底,全国建筑施工端稳健增长叠加交付到期,推动竣工端数据不断好转,为下游装饰需求释放提供了充足支持。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建筑施工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还存在持续发展能力弱、多元业务一体化管控灵活度低等问题。因此,立足建筑施工企业“补短板”需求,探究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规划需求,需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贯彻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方针,全面提升质量[1]。同时将技术、人才作为引领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结构,借助综合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打造为管理精细化、市场区域化、产品多元化的工程施工企业。
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增强成本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发展目标包括组织发展目标、营销发展目标、营业收入目标、财务管控目标、资质规划目标、安全管理目标以及人力资源目标等。
(1)在组织发展方面,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思路,结合市场布局,进一步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确保组织结构与市场变化、企业战略全面适应。
(2)在营销发展目标方面,明确新一年新签合同总额以及房建项目、非钢板块营业收入,落实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力争突破超高层、稳步拓展市场的营销目标。
(3)在营业收入目标方面,依据企业主要经营产品,稳步提升经营规模,在国内或海外目标市场形成国际采购与报价能力,逐渐提升工程业务收入。
(4)在财务管控目标方面,显著推动财务管理水平与资产质量提升,进一步增强成本管理与盈利能力,夯实资产集中管理与融资能力的基础。
(5)在资质规划目标方面,全力策划主要资质,推动市政公用总承包资质和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资质进入一级。
(6)在安全管理目标方面,着眼市场前沿,在动态完善现有项目安全监管的同时改善安全管理人员结构,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推动安全标准化水平的有序提升。
(7)在人力资源目标方面,全面推进人才战略,落实人才对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建成一支满足转型发展且结构科学的优质人才团队。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战略规划包括梳理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路、导入适用于企业的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手段、基于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明确总体战略制定方向、分析细分市场发展趋势并制定优势业务战略、构建匹配总体战略与业务战略的职能战略并完成战略举措优化、建立面向组织绩效主体的战略闭环管理体系几个方面。
其中,在“基于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明确总体战略制定方向”环节,需要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资源、现有能力进行调研,涵盖职能管理现状、业务经营现状,并事先编制调研问卷、访谈提纲,形成完整的内部诊断调研报告。同时需要面向全国或地方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与建筑市场发展规律,并收集和建设开发、国际业务、国内建筑业、资本运营发展形势、行业内标杆相关的资料,形成完整的宏观经济与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在“分析细分市场发展趋势并制定优势业务战略”环节,需要与建筑施工企业高层领导进行信息交互,总结战略研讨会方案及具体研讨内容、企业层面研讨成果。基于此,依据战略规划模板,从业务组合、业务系统、资源配置、业务定位几个方面进行企业层面优势业务战略的规划。
在“构建匹配总体战略与业务战略的职能战略并完成战略举措优化”环节,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依据业务与职能管理战略模板,从区域定位、产品定位、价值链选择几个方面进行业务板块、职能管理子战略的制定,并对战略规划成果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
在“建立面向组织绩效主题的战略闭环管理体系”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依据以平衡积分卡为基础的理论,输出品牌战略,进行战略规划闭环管理集成体系方案的编制,并面向企业战略执行的整个过程再次进行战略成果审核,保证战略实践效果。
业务战略是关于“做什么”的战略,因建筑施工行业具有周期波动性,企业规模可以在行业发展期快速增长,而在行业低谷期则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因此,在业务战略制定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将市场增长率、市场规模、进入壁垒、行业盈利性、政策风险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品牌、资质、人才储备、风险管理能力、核心设备、专有技术等内部因素作为分析指标,开展内外部环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企业所需培养的业务增长点。确定业务增长点后,制定与上级定位、企业自身能力相符的业务目标,进而依据企业在行业内基础值的差异参考历史数据,进行业务产值、合同额、收益的预先估测,确定最优产品组合,并策划价值链[2]。
职能战略是关于“怎么做”的战略,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战略,也可以选择引进创新或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战略。其中自主创新战略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凭借自身力量减少与外部协调的不确定性,自主完成创新工作;引进创新战略主要指建筑企业在利益诱导下,以购买技术、工法或材料工艺的方式,在短时间提高技术水平;模仿创新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模仿其他企业创新工艺、材料、机具的方式,完成创新;合作创新战略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一个或多个企业依靠各自技术力量完成创新的战略。
财务战略是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得的战略,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完善财力保障机制着手,根据经营规模扩大、经营方式创新需要,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金配置,并逐步推动管理型财务代替核算型财务,实时跟踪一线项目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提高对一线项目财务工作管控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树立依法纳税、合理筹划的方针,做好重大资产交易与创新业务的税收调查,以降低综合税负。
人才战略是关于“谁来做”的战略,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规模型人才战略,也可以选择平稳型人才战略。其中规模型人才战略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将内外部最核心资源引向全体职工,以人员规模数量为重点,积少成多,形成规模优势。规模型人才战略较为适用于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借助现有成熟度较高的操作手册、工作流程,短期内大批量培训;平稳型人才战略则适用于进入平稳发展期的建筑施工企业,企业持续不断的引进人才,形成相对规范的晋升体系、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增强职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与忠诚度。
安全战略是关于安全发展的战略,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在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安全战略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安全问题频出,不仅影响了其他战略实施,而且对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拓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从优化安全监督管理团队结构着手,围绕安全文化培育需求,落实标准化管理、差异化动态管理结合方针,推动监管手段创新、绩效评价考核、前期策略规划并举,营造持续优化的安全生产形势。
品牌战略是关于输出结果的战略,其是建筑施工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建筑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品牌战略极易被忽略,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业务战略、职能战略的内在力量向市场乃至公众传导受阻。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品牌战略的本质是一种思想和认识,具体体现在运营指导、管理、企业整体效益方面。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品牌战略的作用,以现阶段建设施工业务为基本节点,依据延展性、包容性原则,确立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并由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引领全部业务活动,实现现有业务效益的倍数增长。在品牌战略定位确定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利用意识符号、品牌化设计与视觉符号,全面表现企业品牌特征,为企业整体业务绩效最大化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 ~2020 年)规划期间,A 建筑施工企业积极抓取节能环保市场机会增多、海外市场拓展支持力度加大等机会,经营规模显著提升,合同签约量总额为1 500 亿元,营业收入总额为760 亿元,利润总额为45 亿元。同时股东增资16 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超过60 亿元,资产负债率、“两金”(产成品占用资金、应收账款资金)占据比重大幅度下降,重大资金回收风险显著缓解,投资业务持续发展。但是该企业仍然面临装配式建筑业务规模小、工建业务与民建业务发展失衡、业务管控能力偏弱、区域市场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空间大以及多元业务下一体化管控体系偏于固化等问题。同时该企业面临着转型速度缓慢、优势业务急剧缩小、市场利润空间急剧缩小、不熟悉新进入市场成本要素等威胁。
案例建筑施工企业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在专业化、核心能力、多元化方面基本具备了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也初步突破了专业的局限性,但工程施工、资本经营仍然是建筑施工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渠道,只有建筑施工企业所得收益超出投入资金的机会成本时,才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价值创造。因此,在战略规划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协调核心能力提升与资本杠杆,避免因摒弃自主施工而伤害核心能力或过度依赖杠杆。而获取“开发与经营收入、精益建造成本、绩效管理费用、融投资费用”价值链上目标高利润环节的控制力,则是建筑施工企业进入高利润区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外延式”增长发展思路,依据有选择的多元化、价值链一体化、资本运作与收购、专业化与标准化原则,进行总体战略规划[3]。
其中,“有选择的多元化”主要是积极介入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在打造强大核心细分业务的同时,结合细分行业周期性趋势,进行多元化拓展;“价值链一体化”主要是掌控投融资、运营、咨询施工等价值链高利润区,以多业务之间协同联动以及资源互补共享的方式,合并施工纵向、横向生命线,实现建筑施工全生命周期服务;“资本运作与收购”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如兼并收购等,发掘专业潜力,促使业务发展速度有效提升;“专业化与标准化”主要是针对现有差异化业务,组建事业部。结合企业文化、业务特征,整合核心资源要素,精准培养专业运营能力,并借助信息系统将标准化实践经验固化到业务流程内,进而开展区域化布局,推动区域协同效应、规模效应提升。
业务战略制定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经营为主线,面对投标阶段的一次经营收益、实施阶段的二次经营收益以及结算阶段的三次经营收益,转战大市场,瞄准大项目,强化绩效考核与项目管理改良,复制成功经验,顺利完成业务结构优化。
在财务战略制定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优化业务结构、获得最大价值为目标,搭建税收筹划平台与资金管理信息平台、信息记录与反馈系统,借助完善的数据分析模型不断增强资金流控制与资金筹划运营。同时定期监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时通报预警,发挥预算引导作用。此外,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和预警指标体系,提高业务行为与税收遵从匹配度,降低税收风险[4]。
在人才战略制定时,建筑施工企业可选择平稳型人才战略。在战略制定时,企业需从现有人才压力、能力以及动力3个方面出发,结合当前发展要求,以岗位说明书的形式进行岗位任职资格与职业发展通道设定,并在部门、岗位关键业绩指标分解的基础上推动组织绩效考核与关键岗位竞聘。结合岗位价值评估,优化人才发展模式。
在职能战略制定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引进创新战略,依托“建筑产业互联网”生态平台,从材料、劳务几个方面引进一系列高利润工法与技术,并推动建筑材料产品化、装配化与生产智能化,实现企业向高端建造转型。
在安全战略制定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强化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是公司级安全系统专家库建设,通过动态委派、紧急淘汰制运行,形成事故预防强态研究机制。同时结合企业专项需求,细化顶层设计,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与安全资金逐级审批确认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5]。
在品牌战略制定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国内一流工程公司为愿景,将服务国家战略、成就职工梦想、助力科技创新作为使命,融合品牌经营与精英拓展,以重点控制工程、高精尖险类工程为重点,完善工程现场履约管理体系,扩大企业影响力。并综合考虑品德、资历、能力、经验等因素,选择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关键岗位人员职业发展优先,实施闭环管理,为企业品牌经营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战略规划是建筑施工企业在行业变革、转型与创新大潮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全面认识内外部市场复杂现状、激励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自身情况,制定长远且清晰的发展规划与竞争战略。同时充分分解战略目标,并进行具体行动计划以及战略执行保障措施的制定,促使其可以与人力资源规划、职能结构、业务政策紧密结合,真正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以此指引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