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赛
(宿州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1]。就业指导课程是开展就业引导和就业育人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技能的一门重要通识课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的全部环节,旨在实现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2]。课程思政建设依托就业指导课程为载体,结合就业专业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就业育人成效。
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的融入和探索,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生就业培养体系,以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为主力军,以建设就业课程体系为主战场,以教学课堂为主渠道,创新教学方法,激发主体活力,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3-6]。
伴随国内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应用型高校注重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旨在培养“双能型”师资队伍,在深入教学理论研究的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就业指导教学理论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对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就业课程教学研究长时间停留在浅认知水平上,课程理论研究不够深入。部分高校并没有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授课教师团队,就业指导领域专家或专任教师很少,课堂授课多为辅导员或其他任课教师兼职[7],师资队伍具有不固定性和不稳定性,教师课程授课过程理论往往参照其他专业授课现有模式,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对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和创新不足,同时也缺少了对就业指导领域方面的经验和研究,课堂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此外,就业课程实践在任课教师带领下大多以集中实习实训为主,多数学生走马观花式学习,很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为多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应用,要在进行深度理论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深度领会课程思政引领就业育人的意义,部分教师角色定位依旧停留在知识传授者层面,课程思政建设主动意识未完全形成,仅仅凭借主观意识将二者简单叠加,忽略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等活动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环节。
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和拓宽就业渠道,但由于现今教学课程安排的课时分配不均匀,导致一部分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程安排的课时进行了缩减,且考核难度相对于其他课程较为简单,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其次,就业指导课程一般设立在大一入学和大三实习实训两个时段,虽然课程的普及度有所提高,但是就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内容缺少连贯性,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理解,无法充分发挥就业课程本身的规划和指导属性。再者,应用型高校科研和教学经费有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应用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课程教学场景和方法单一。当前形势下的就业指导课程,多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倾听并行方式进行,“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普遍存在[8],大班课程教学也使得现代化新颖教学方式无法充分展现,平面化枯燥化的课堂教学也打击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思政元素贯彻不彻底,课程思政的育人精髓和价值引领作用无法充分地在就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得以显现,无法将思政中的理想信念、个人修养等思政元素完全融入到课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
通识课具有“通识”“博雅”“全人”三方面功能,对于人格塑造与德性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9]。课程思政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要把价值引领、通识博雅和职业能力提升作为课程目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也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引导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首先,通识课程多为合班教学,没有充分地把教书育人和为国育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人数过多导致课程吸收效果较差,反馈程度不高,课程结束就抛之脑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对教师授课造成负反馈,学生接纳度低。其次,就业指导课程注重实用性和指导性,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其侧重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做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个人抉择并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掌握一定的求职和面试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往以教师完成教学和学生完成书面作业及考试的考核方式在就业指导课程考核中应用,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教育、爱国主义等教育理念的思政元素纳入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覆盖范围较少,无法准确全面地衡量课程思政就业教学效果,无法充分体现就业育人成效。再者,就业指导课程既是教书也是育人,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10],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就业指导课程考核标准既要客观评价大学生就业,也要将教育发展的育人本源作为重要依据。
地方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课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改革探索,其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和提高就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视域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彰显教育育人本质,为学生人生职业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做学生思想引领者。在信息高度集成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在进行个人生涯规划和就业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价值追求也日渐趋于多样化,思想的闸门逐渐打开,仅仅依靠学生对社会的接触或者直觉来应对人生路口的抉择,往往会产生诸多弊端。课程思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新的教育形式,核心在于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应将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相结合。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创新融合,旨在塑造学生核心价值导向的软环境,成为新一代青年思想闸门的新推手,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顶层设计思想引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清晰职业生涯规划,坚定学生就业目标。
就业指导课程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推进过程中,如果教师通过大量的理论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引导和能力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且存在被动心理,学生在生涯规划中也得不到深入思考。在毕业生规模及增量创历史新高的今天,伴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环境的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全方位多维度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改革,能够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课程育人新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自觉地将课程学到的知识技能作为个人发展的精神养分,在潜移默化中将个人发展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方向紧密结合,进一步明确目标树立理想信念,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增强就业育人实效,突出应用型大学办学特色,从根本上打开育人新格局,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本科教育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打开社会视野提供一个良好渠道,在课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和就业政策,也能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筑自身就业体系,促使就业渠道多样性。课程思政背景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就业工作政治站位,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就业,勇于到基层创业就业,培养家国情怀,自觉把实现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去,拓宽就业育人新领地。学生在面临人生选择岔路口时,往往受到理想信念、家庭环境、专业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发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凸显。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通过正确就业意识引导,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和疏导,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设身处地剖析就业现状以及制定应对措施,在就业形势研判、简历制作、就业推荐、情景模拟等多个环节提供实质性指导,增强就业信心,逐步消除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的畏惧,在培养学生在完成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同时,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依托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进行精准化对接并深度融合,应当牢牢把握人才能力培养这个核心目标,将凸显价值引导放在首位,注重教学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主义进步发展紧密结合。首先,优化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思想供给,全面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教育[11],厚植理想信念,增强对课程思政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其次,积极引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件、进教材、进课堂[12],最终达到进学生头脑的目的,激发学生思想动向内驱力,重点剖析学科前沿知识和就业技能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了解时事政治,引导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再者,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聚焦人才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挖掘学生创新潜力,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本专业职业规范遵守职业操守,践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最后,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强法治教育,提高个人维权意识,注意防范就业招聘欺诈、求职贷、非法传销等状况,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发展。在课程思政持续推进过程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育人相互渗透同向同行,促使课程思政改革理念不断深化,进一步提高就业育人成效。
就业指导课程要深入实现就业育人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优势,改革贯穿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目标考核等教学体系全过程,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主体活力。新时代大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要在课程设计中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兴趣,力求以主体意识带动学生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发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思考,引领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聚焦未来职业领域,助力学生完成社会工作者身份的转变。教师也要根据社会时事热点,结合本专业发展趋势,做好信息筛选精准推送,打破学生知识获取的固化模式,同时运用实际案例多重启发,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剖析课程蕴含的思政因素对学生主体择业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此外,在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中突破课堂教学限制,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各类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就业情境模拟现场和就业能力相关比赛,加强就业技能提升,掌握求职技巧,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重点领域就业,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促进创新实践育人,深挖优质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协同育人潜质,发挥榜样型教育优势,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课程社会价值体验。另外,构建以学生为服务中心的就业协同育人机制,牢牢把握学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焦虑问题,适时开展就业个性化指导活动,完善精准识别、精细分类、专业指导的服务模式,加强对于重点群体就业指导帮扶,同时可以将成功和挫折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让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师,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有力抓手,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政育人理念,夯实思想教育根基,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深落细。首先,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搭建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体系,定期开展就业育人培训以提高职业技能,打造就业指导职业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切实提高就业育人实效,可通过相关教学竞赛促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探索,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实践,充分挖掘现有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打造名师课堂。其次,高校间应畅通师资队伍沟通机制,搭建就业指导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定期开展教研学术沙龙、课堂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间流动。再者,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依托先进互联网技术持续深化就业指导课程全方位多维度改革,采用线上“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与线下就业课程思政体系互助同行、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互渗透的方式,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室、科研项目组、实习实训组的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多维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指导课程重在应用实践,传统课程评价体系大多以随堂作业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略显不足,课程思政视域下健全就业指导评价体系,应当重视人才培养实效,同时加强组织保障,突出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首先,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组织作用,制定符合本学校实际的就业指导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育人示范标准,通过建设课程体系标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考核目标和课程评价体系等具体规范措施进行全方位的价值引导。其次,把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就业质量评估、学科评价、教学成果等重要考核依据,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突出成效的奖励支持力度。另外,学校建立就业领导统一部署和各部门齐抓共管且思想高度统一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任课教师统一备课集中研讨,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完善就业评价和反馈机制。根据学校实际,加强就业指导课程资源协调力度,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并且在学校层面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遴选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构建深层次的育人示范体系,加强示范课程在高校的引领作用,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团队,在全校范围形成课程思政良好氛围,使课程思政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体系化的有效指导。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视域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立德树人和为国育才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拓宽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渠道,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强调价值引领,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并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多维度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