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赵富学
(1.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类课程要秉承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推动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1]。但在实际推进中,体育课与思政课“硬融入”“表面化”“形式化”“标签化”等现象突出,尚有部分高校对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诉求解读浅薄,在育人理念、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存在认知偏差[2],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有效产出。为改善这一发展现状,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颁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各类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基于此,深刻把握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诉求显得尤为重要,须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线,思想政治教育为媒,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贯穿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全程,纵向贯通“学校-学院-专业-教师”多主体全员育人“主阵地”,横向联通“教学-训练-科研-赛事”各领域同向同行,深度融通“制度-文化-场地-督评”全要素改革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持续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动力支撑。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检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由于师生认知水平较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空泛,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课堂教学融合不深,评价手段与方法单一且混乱等因素,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成效的提升[3]。为改变这一发展局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须秉承育体铸魂同向、修德修体同行、明德精技互融、践德致学互通的学理逻辑,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机融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实践等组织活动之中,不断强化高校教师的思政意识与能力,精准把握体育与德育的内在关联,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体质健康改善的基础上提升道德认知、塑造健全人格。
在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为契机,联结学校与社会思政育人资源,筑牢课堂教学育人渠道,助推育人质量持续改进,是回应社会发展诉求、满足高水平人才需求,促进教学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向。一方面,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育人工程,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渗透都是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有序展开的。换言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将思想政治融入体育课程目标设定、素材整合、教学开展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围绕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而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激发兴趣爱好,锤炼意志品质,培育行为习惯,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关键。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一切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奠基工程。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秉承“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体能训练及健康知识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强身健体的育人功能,需要体育教师立足学生发展诉求,挖掘整合思政育人素材,如北京冬奥赛事活动、中国申奥历程等思政育人案例,通过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生动解说,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身心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牢牢把握体育学科的独特价值,发挥“育体铸魂、德体兼修”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拥有强健体魄与健全人格,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强健体魄作为学生学习、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序展开的题中之义。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到2019年我国6~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23.8%,但高中生与大学生相较于初中生而言体质健康增长缓慢,小眼镜、小驼背等体质问题依然值得高度关注。为此,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置于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位置,使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思政育人指标相融合,才能为进一步促进学生道德提升、运动技能掌握、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这需要高校教师将思政育人素材有机融入体育学科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拼搏精神等,推动学校教育在改革发展中育德与育体同向同行。
提升学生体育认知水平被视为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主要源于这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参与体育锻炼、养成体育行为习惯的重要前提,是学校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独特功能的核心推力。所谓体育认知,是指个体对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掌握水平,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个体具备体育锻炼的能力倾向[4]。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运动知识的习得、专项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组织,通过体育教师对田径、球类、冰雪等运动项目文化及动作要领进行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发展历程,提高体育认知水平,培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体育情怀,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育体铸魂同向同行的学理诉求。
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学校要不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5],这表示体育学科将被置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地,而学生体育认知作为这一教学模式由倡议转变为现实的基石与导向,也被更加深入地挖掘开发出来,成为学校体育实现育体铸魂、育体强魄的内在诉求。现阶段,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主要以课程教学为载体,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教育主线,深度凝练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冬奥冰雪赛事文化等思政素材,生成优质的教育案例,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丰富学校体育育人内涵,帮助学生梳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脉络,不断提高其体育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助力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育体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实践平台,是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阵地。随着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育体”的实质内涵得到了不断充实与升华,学校体育课堂也不再拘囿于纯粹的身体锻炼与体育运动技能传授,将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念、锤炼坚强意志品质的思政内容熔铸于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共同助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活动的有序开展。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体育教师科学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运动训练、赛事活动,培育学生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指南,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与道德塑造、意志品质相统一,使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断强化自身实践能力。锤炼学生意志品质之所以是体育课与思政课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首先是因为学生在体育参与中练就精湛的运动技能离不开直面困难、勇于挑战、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质,两者是相互促进、互联互通的一个整体;其次,中华体育精神是无数运动参与者迎难而上、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等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是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育人资源载体。因此,通过将思政课与体育课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培育学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自律自强、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是全面优化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是发挥育体铸魂、德体兼修育人目标的内在诉求。
高校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阵地”,应纵向激活“以高校为统领,学院为战线,专业、教师为战士”的育人主线,将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贯穿教育全程,不断强化不同主体在推动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协同多方力量共建育人平台,助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如图1所示)。
图1 筑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主阵地”逻辑图
2.1.1 发挥高校统领作用,共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平台
体育课程是高校重要的学科类型,是实现育体铸魂、德体双修育人目标的重要渠道,需充分发挥高校统领地位,促进学院、专业、教师形成多主体参与的思政育人平台,推动高校“教书”与“育人”、“育才”与“育德”重要优势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不断改进提升体育课程育人成效。
高校作为统领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需要立足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实、落地的改革意图,调动学院、专业及教师的育人主动性,搭建全员参与的育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自觉性。其一,共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平台,高校需要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改革初心,以体育学院为典范,鼓励体育教师积极挖掘整合育人素材,并有机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学中,不断丰富高校思政育人教学内容。其二,共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平台,高校需要确立“角色-认知”的育人逻辑,强化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在推动体育课程建设中的角色认同与使命担当,将育体铸魂、修德修体的育人理念根植于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拓宽高校育人知识体系。其三,共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平台,高校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作为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改革发展的导向风标,把正确价值观念树立、理想信念塑造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鲜明底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为搭建多元主体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平台注入精神血液,推动体育课与思政课融合发展。
2.1.2 突出学院引领优势,共创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环境
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我国提升教育体系育人质量中具有战略性的发展地位,学院作为推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指示精神的主战线,需运用系统性的逻辑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促使学校教师、工作人员深入挖掘思政育人素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课程形成双向联动育人机制,创设优质的育人环境[6]。
学院作为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基地,以学院为推进单位,以厚植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育主线,全面整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知识、文化、故事、新闻等教学素材,形成育人资源“整合-转换-提质”的共享程式,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塑造品格,使之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协同学院共创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环境,首先需要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心骨,共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开发团队,深入挖掘整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北京冬奥精神文化等育人素材,拓宽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知识体系。其次,学院应在挖掘整合育人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体育课程、运动训练、赛事活动等形式将育人素材转化为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教法,提升学生体育认知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不断优化。最后,学院育人引领优势的突显离不开政策制度的有效保障,通过建立健全学院管理规章制度,夯实学院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及教师、体育教研团队等对育人素材挖掘、整合、运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优化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质量提供制度保障,促进提升高校育人成效。
2.1.3 形成专业示范模式,完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最为鲜明的育人特征就是发挥思政课程的导向引领作用,强化体育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协同效应,实现学校体育“思政”与“专业”协同育人的有机统一。形成体育专业示范模式,就是指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进程中,以体育专业思政建设为范例,引领其他专业开展并推进中华体育精神、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运动等育人知识素材进课堂的教学范式,不断拓宽“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的思政教学体系。
现阶段,高校思政育人元素与体育专业知识在相互融合渗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呈现体育课“泛思政化”与思政课“泛通识化”的发展弊端,主要表现在高校为达到思政育人目标,大水漫灌式地将思政育人知识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或以形式化的方式对通识性的思政知识和体育知识进行讲解,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的不良现象。为改变这一发展现状,高校须结合体育课堂教学需求深入挖掘思政育人素材,拓宽体育学科思政知识体系,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搭建以体育教育为核心的专业示范模式。一方面,发挥体育专业示范引领作用,高校需要深入处理好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层皮”的发展现状,明确思政内容与体育专业知识教育的契合关系,找准思政课与体育类课程有机融合的内在逻辑,促进体育学科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另一方面,完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高校须从整体出发,精准捕捉思政课与体育课有效对接的融洽性、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的适时性、体育类思政课程教学方法的亲和性及开展体育课程教学评估的科学性等,在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中,突显体育专业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7],激活学院、专业及教师思想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拓展完善高校思政育人知识体系。
2.1.4 提升教师思政素养,践行教育德体双修育人理念
在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的核心关键在于教师,其重点在于如何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但现阶段高校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受学科藩篱与专业壁垒的影响,体育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育人价值理念及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存在冲突,且高校体育教师认知水平较低、思政意识不强,缺乏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引领,使得高校重智育轻体育轻德育、重学术研究轻思想政治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等不均衡发展现状较为突出[8]。为此,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必须强化体育教师的思政意识与能力,将“育体”与“铸魂”、“育德”与“育体”的重要教学优势转化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育人效能,破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不均衡发展现状。
体育教师作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不仅要做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掌握的“学问之师”,更要成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塑造的“品行之师”。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践行德体双修育人理念,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精准把握“学科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本质诉求,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标准规范体育教学行为方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育人理念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内容目标和实践方法中,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需要高校体育教师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有机融合的内在关联,将育体铸魂、修德修体同频共振的育人理念根植于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全程,牢固树立育体铸魂、修德修体同频共振的育人理念。此外,树牢育体铸魂、修德修体同频共振的育人理念离不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开展、赛事活动的举办等环节,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思政育人素材,如将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开放热情的志愿服务精神等育人素材融入体育课程教学及赛事实施环节中,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热情,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思政德体双修的育人价值。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须牢牢把握思政课与体育课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学术研讨、赛事参与育人“主渠道”中,促进体育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稳步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2.2.1 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课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重要渠道。高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须立足思政育人元素与体育课堂教学准备、实施及评价三者融合发展规律,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于学校体育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念,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体育课程教学准备中有计划地融入思政育人元素,要求体育教师精准捕捉新时代、新理论、新形式、新发展格局下的思政育人素材,立足学生实际发展诉求将其有机转换为爱国情、强国志的教学案例,并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技能讲解、爱国情怀培育、行为习惯规范等融入体育教案中,帮助学生提升认知水平,规范行为习惯,增强政治认同。在体育课程教学实施阶段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体育教师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视角入手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性,从育体、铸魂两重维度提高思政意识与能力,在优化专项动作技能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强化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想性与感染性,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水平,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与思政育人成效。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衡量学校体育在思政教学中是否依然停留于表层,是否强调学生体育行为的养成等现象,如长篇大论体育专业知识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取向,不断强化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督评工作,使体育课程教学不论是准备环节、实施环节还是评价环节都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在促使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持续上升的同时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2.2.2 在运动训练中锤炼学生意志品质
运动训练作为高校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育人渠道,是指为提升运动员专项技能水平,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而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的教育活动[9]。这不仅有助于培育学生迎难而上、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意志品质,而且通过运动训练能有效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水平。
立足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运动训练这一育人渠道,就是要将“健康第一”“立德树人”育人理念融入运动训练中,帮助学生在提高认知、树立正确价值观、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如图2所示)。第一,认知水平是学生学习、掌握、形成体育行为习惯的基础,要求高校要聚焦学生身心健康现状、比赛规则掌握程度、训练态度调整等科学设定训练内容,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提升其参与运动训练的积极性。第二,正确情感价值观是学生坚持长期参与某一运动训练,锤炼知重负重、拼搏进取意志品质的重要基础,需要高校体育教师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整合优秀运动员的备赛、参赛故事案例,以真实的案例给予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坚定理想信念,使之有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培育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第三,运动技能掌握是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的重要内容,将思政育人素材融入学校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体育教师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科学提炼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培育团结互助、诚信友善的思想品德,实现全面发展。
图2 高校通过运动训练锤炼学生意志品质图
2.2.3 在学术研究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学术研究作为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其优良品格与健全人格的教育手段。自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将学术研究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之后,学术研究教学开始被视为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又一重要育人渠道,突显了学术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研究是新时代高校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育人渠道,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术研究,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树立远大的理念信念,培养其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思维逻辑。但现阶段高校学术研究在育人进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科研成果,忽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人格品行的培育,或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动力不足,未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甚至部分教师除了教学研究外几乎没有同学生进行交流谈心等[10]。为此,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积极性,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一方面需要高校改革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强化科研育人考核指标,对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学术研究指导投入时间、精力等方面设置量化指标,助推学生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强化自我政治认同,具备团队协作、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创设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定期邀请界内专家、教授开展系列科研讲座,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厚植其体育素养,培育其创新精神,助推实现全面发展。
2.2.4 在赛事参与中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体育是以“体”为手段,以“育”为灵魂的一项实践活动。在体教融合深化发展阶段,“教-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手段。体育赛事作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育人渠道,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赛事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一致、顾全大局、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勇闯难关的竞争意识,而且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厚植学生奋斗拼搏、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提升学校体育育体强魄、修德修体的育人成效。
在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开展体育赛事活动,传播体育精神,培养学生体育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是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首先,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通过带领学生观看冬奥赛事活动,将冰雪运动员持之以恒、迎难而上、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熔铸到学校体育中,在教学活动组织实施中培育其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理想信念。其次,良好的情感体验是促使学生将爱国热情付诸实践的重要保障。以高校体育赛事举办为基点,鼓励学生积极备战、参战,在实践过程中深刻感悟奥林匹克运动“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内涵,促使学生在促进自身体育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培育学生团结协作奋勇向前、不惧困难不服输的体育精神与不怕吃苦、坚毅勇敢的意志力,不断强化学校体育的思政育人能力。最后,精彩的赛事活动从来不缺乏惊心动魄的故事案例,以我国运动健儿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奋进历程为学校体育教育素材,鼓励高校适时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体育竞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其立志成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期待的有志青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在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须深度融通“制度-文化-保障-督评”全要素在内的教学改革体系,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拓展体育场地设施,优化督测评估手段,全方位打通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主动脉”,稳步提升体育课程育人成效(如图3所示)。
图3 畅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主动脉”逻辑图
2.3.1 重视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健全体育课程思政制度体系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及资源开发共享等各个环节,突显思政教育“育德育心”重要价值内涵,实现学校体育综合育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程[11]。新时代,推动构建“大思政课”须强化高校的责任意识,重视顶层设计,健全体育育人制度,这是强化学校体育育体铸魂育人价值的坚实保障,也是推动学校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协同推进需形成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创新课程育人素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首先,强化高校顶层设计需明确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的职责分工。从宏观角度来看,各级党委政府、行政部门等是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主体,需立足学生发展及体育课程改革发展需求,适时出台关于相关政策文件等,提高各级学院、体育教师等对强化体育课程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及认知水平,发挥其引领与规范作用。其次,高校要始终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学校体育的核心使命,深入挖掘中华体育精神、体育赛事文化、冰雪运动故事等思政育人素材,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提升体育赛事组织实施内涵,促进思政课与体育课的深度融合。最后,高校及教师作为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成效、发挥育体铸魂育人价值的核心践行者。在强化顶层设计协同推进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政策制度,切实承担起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合理规划、引导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育教师要贯彻落实学校的政策指示精神,全面整合思政素材,使其融入体育教学全程,促进体育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2.3.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传统身体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观念的时代回归。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将蕴含丰富育人内涵的中华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有机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其进一步传承与发展;而且能激发体育学科“思政赋能”的育人价值,促进培育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体育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无数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高校有序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文化载体,需要高校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在做好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与传承工作的基础上,挖掘整合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为主题的课程教学案例,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体系。首先,高校须鼓励体育教师、思政教师等做好体育思想政治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工作,开设中国武术史、传统体育养生等类型的体育课程,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优质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促进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12]。其次,不同高校在体育学科、专业与课程方面的资源积淀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的进度存在差异,这要求高校体育教师须破除校际的交流壁垒,协同整合优质的传统体育教学案例,生成典型教学课例,通过开展多元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形成互帮互助的区域协同育人格局,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爱好,推动体育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
2.3.3 丰富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夯实体育课程思政外部保障
场地设施是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与基础,但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所拥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存在较大缺口,基础设施数量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参与需求[13],这要求高校必须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金投入及制度保障的支持力度,只有夯实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才能进一步打通思政建设的“主动脉”,助推学校体育“育体铸魂”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
在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高校需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充体育基础设施种类与数量,夯实体育课程思政“主渠道” 与“主阵地”,保证高校大学生都能有序参与体育锻炼。一方面,通过建设体育资料室、阅览室等体育场馆,拓宽学生体育参与路径,发挥体育基础设施的本体育人功能,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备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增设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社团、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在体育参与中提高对运动项目、身体锻炼等的认知水平,激发其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在高校完善传统的体育资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借助大数据搭建校园体育智慧课堂、场地设施智慧平台、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云管理等服务平台,提升体育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思政服务质量[14]。最后,立足高校体育发展历史,建设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体育场馆,增加学校体育雕塑、运动格言等,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文化融入校园氛围中,将拼搏进取、勇往直前、甘于奉献的体育精神于无形中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将高校独一无二的体育思政育人素材通过强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普及。
2.3.4 完善高校督评机制,改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完善高校育人质量督评机制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程。以高校体育育人质量、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为督评内容,既要求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定位、性质等革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督评机构,形成以高校院士、教授、科研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家咨询小组,协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做好育人质量督评工作[15],又需要进一步优化督评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强化其思政素材挖掘、整合及运用的能力,形成学校体育课程思政课程教学研究团队,不断完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教学内容,持续推进高校体育课与思政课的协调融合发展。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督评是秉承“健康第一”育人理念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实践基点,通过科学设定督评目标、选用多元督评手段,及时总结反馈,进一步助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16]。其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质量督评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诉求,综合考量高校在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教学环节的合理设定等环节设定,突显高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操作性,通过优化体育教学环节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育人成效。其二,多元有效的督评方式是推动高校全面提升体育课程育人成效的重要手段,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质量督评中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等多种方法与手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其三,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通过动态性与阶段化的评估总结,准确掌握高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中的优缺点,给予高校改革发展的有效反馈意见,帮助高校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有序提升。
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深化阶段,正确解读“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诉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践向度,协同多主体搭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平台,优化育人渠道,完善教学体系,稳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与范围的拓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理论与实践推进中的问题也进一步被突显。学校和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提升专业素养与思政能力,打造全员参与、全过程联通、全要素创新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切实解决体育课与思政课“两层皮”的现实困境,稳步提升高校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