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应用创造美好生活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办

2022-12-30 02:25:26武文佳,苏际聪
卫星应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航展高通量

11月8—1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作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会,航展现已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成为展示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舞台。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逐步强大,在轨卫星数量不断增加,卫星应用技术在政府管理、行业应用、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天气预报、导航出行、远程通信、应急减灾等领域应用,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此次航展集中展示了中国卫星应用系统和产品在多领域的应用,展现了中国卫星应用发展进程和先进技术,卫星应用逐步创造百姓美好生活。

应用卫星异彩纷呈

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星座——海洋二号亮相航展。该星座具备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监测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能力。海洋二号海面风场数据已应用于台风实时路径、风力和风速等监测,也为大洋渔业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通过海洋二号卫星提供的海面高度、海面风场、浪场、温场等海面动力环境信息,辅以鱼群生活习性等经验信息,渔业有关部门可以反演出鱼群活动聚集区域,确认捕捞地点,提高捕捞效率(图1)。

图1 基于海洋二号卫星数据的捕捞区适宜性评估结果

我国首个海陆监视监测卫星星座——高分三号系列卫星也在此次航展上展出,三星在轨携手编织出一张“天眼网”。在台风监测中,高分三号可更精细地观测台风结构,为有关部门预报台风路径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成像不受光照、云层和天气约束和影响,满足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灾害救援。2021年12月,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在科考任务中突遇极端天气,被困冰中。有关部门紧急调动高分三号,为其提供实时监测遥感信息(图2),并顺利找到冰缝,使雪龙号破冰航行。

图2 高分三号01星南极冰面成像图

我国首颗监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卫星—句芒号也在本次航展中展出(图3)。句芒号能够对森林植被生物量、气溶胶分布、叶绿素荧光的高精度定量遥感测量。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汇监测已从地面走向空间,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局部走向全局,能为中国的碳中和、碳达峰提供更为精确的科学数据。

图3 句芒号卫星模型

在此次航展上,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以裸眼3D效果亮相。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可为地质、地震、土地、减灾、测绘、林业等应用领域提供国产化的观测数据;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全球首个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实现高精度、大范围、全天时、多要素综合观测,显著提高了我国在大气遥感领域以及激光遥感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以模型形式展出的风云五号卫星,实现空间、时间、圈层一体的全球、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气象、气候监测。

卫星应用系统造福各行各业

Anovo卫星通信系统是由航天恒星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基站回传、宽带接入、应急救灾、专网搭建、生态环保等多种应用场景,可实现复杂环境下通信链路的快速搭建,提供高速率的视频、语音、数据等业务双向传输服务(图4)。Anovo高通量卫星通信海洋实时互动演示系统通过在渔船上部署Anovo高通量船载终端,解决渔民出海时通信困难的问题,实现海上船只WIFI信号覆盖,为渔民提供音视频互通、海上冲浪娱乐、海产品直播销售、气象信息获取等服务,保障渔民出海通信畅通。

图4 高机动地面站网产品

航天恒星的三江源地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也在此次航展上展出,利用卫星遥感实现对三江源全域、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借助卫星通信为三江源无电无网区域提供稳定实时的信号传输;通过卫星导航为日常定位、导航提供支撑;用数字化手段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保障。

中国四维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亮相航展(图5)。该系统包含具备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28颗不同载荷类型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建成后,将具备全球任一目标每天25次的高重访能力,日采集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千米的高采集能力,以及全球范围2小时以内的应急交付能力。为了更高效运用卫星资源,中国四维将同步建成高“四维云”,供给海量、高时效、高性能的全球遥感卫星基础产品的同时,面向市场需求,开发增值产品、信息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时空信息服务。

图5 中国四维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此次航展中国卫通以高通量卫星平台应用为特色,配合3大类共8件高通量卫星终端设备实物,5款面向用户的手机端应用程序,结合“感传智用”卫星应用典型动态场景,展示卫星通信最新应用成果。

航天技术应用成果颇丰

此次航展的航天技术应用展区设置了冬奥专区,展现航天技术在冬奥会中的应用。航天技术为保障冬奥会开闭幕式,在鸟巢搭建了技术保障系统,在地面舞台、手持火炬“飞扬”、主火炬——雪花片等项目充分利用航天技术,保障了开闭幕式演出,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绿色环保、科技创新”。

展区还展出了航天洁净氢能源制备解决方案(图6)、液氢储运加产业关键系统及核心装备、ECMO项目、氢液化全息展示系统、加氢机、航天复杂构件焊检数字化智造平台、宇航芯片、飞鸿系列无人运输机等项目和产品,展示了航天技术在氢能、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转化成果与典型应用,展现航天高科技的牵引带动作用与自主创新能力。

图6 航天洁净氢能源制备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航展高通量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国际太空(2023年1期)2023-02-27 09:03:42
走! 逛中国航展去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我国新一代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HT-1E首次亮相航展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4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稀奇古怪的航天技术小创意
军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19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美国航天技术如何走进千家万户
太空探索(2015年2期)2015-07-12 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