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维 黄昌盛, 周庆辉
(1.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西 百色 533000)
局部解剖学着重研究人体局部的层次、器官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是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侧重于实践,主要以实验课形式进行,通过解剖和观察强化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教学课时少、学生人数多、大体老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探索合适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提升局部解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各医学院校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尤其是大体老师资源不同,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式,如局部解剖学“全面开花”式的教学模式[1]、操作示范教学方法[2]、虚实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法[3]等。由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大体老师资源相对匮乏且课时较少,为保障学生有动手机会,近几年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则采用按部位分组操作的方式。本文旨在通过统计期考中各部位的得分率,对比分析学生在操作部位与非操作部位之间的得分率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以反思现行教学方式的得失,探讨改进的方法。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0 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4 个班级828 人。
每一操作小组由6~8 人组成,选定一名组长,组织成员设计实验方案、讨论问题、汇报实验结果等工作。
将大体老师划分为头颈部、上肢、胸腹部、下肢四个部位,分别由四个小组进行操作。
(1)教师实验前准备。教师在课前提供课程标准、解剖操作视频等资料,学生查阅常见手术案例和预习重点内容;实验课上,教师明确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目的、要求等,对实验重点与难点、操作技巧等加以讲解。
(2)学生实验前准备。学生观看解剖操作视频,熟悉所操作部位的层次结构、器官的位置与相互关系、血管神经的分布规律、临床常见的手术入路等内容。遇到问题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无法解决则向授课老师请教。
(3)实验操作和考核。组长安排实验课主刀手、第一助手、第二助手、理论查阅员、汇报员等角色的人选,每节课都要进行角色轮换。操作过程中如遇到疑问,先由理论查阅员负责翻阅理论知识,并与组员讨论,如仍无法解决则向教师提问,教师现场进行解答。下课前十分钟,各小组的汇报员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最后一次实验课进行考核,每组随机抽选2 名学生,一名学生在大体老师身上描述本组所操作部位的情况,包括局部层次、器官和结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另一名学生则回答教师在非操作部位上提出的问题。
(4)评价方法。将“局部解剖学”试卷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按部位进行归类,统计四个部位的得分情况,采用得分率进行比较。
(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方法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并用Dennet 法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学生在期考中四个部位的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颈部、上肢、胸腹部、下肢。如表1 所示。
表1 828 名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各部位的得分率情况
操作头颈部的小组,各部位的得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两两比较,该组在头颈部与在其他部位的得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头颈部的得分率最高,胸腹部最低。操作上肢的小组,各部位的得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比较,其在上肢与在胸腹部、下肢的得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肢的得分率最高,胸腹部最低。操作胸腹部的小组,各部位的得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比较,该组在胸腹部与在头颈部的得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头颈部的得分率最高,胸腹部最低。操作下肢的小组,各部位的得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比较,该组在下肢与在胸腹部、上肢的得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下肢的得分率最高,胸腹部最低。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操作小组在期末考试中各部位的得分率比较(±S)
表2 不同操作小组在期末考试中各部位的得分率比较(±S)
注:该组操作部位与未操作部位的得分率相比,* 表示P<0.05,** 表示P<0.01
基于大体教师资源匮乏的现状,采用按部位分组操作的实验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动手解剖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操作部位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分组后仅操作某个部位,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均衡掌握人体各个局部的知识。本研究中,828 名学生期末考试各部位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颈部、上肢、下肢、胸腹部,胸腹部得分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其涉及的内脏器官多,学习难度大。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除操作胸腹部的小组外,得分率最高的部位均是该组所操作的部位。尽管如此,从各组在胸腹部的得分率上看,操作该部位的得分率仍然高于其他小组。其表明该教学方式对学生均衡掌握人体各个局部的知识内容存在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其一,不同操作部位的小组之间缺乏学习交流。由于课堂操作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在完成本组的解剖任务后,与其他小组未能现场进行学习交流。其二,实验考核方式引起导向性偏差。实验考核评价侧重考察各组所操作部位的内容,学生容易产生投机心理,重点学习本组所操作部位的内容,而忽视了对未操作部位的学习。
为了让学生均衡掌握人体各局部的知识,提高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教学效果。现进行如下改进以完善该教学方式,第一,加强小组之间的学习交流。参照谭刚等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的不同实验内容多组同步交互式教学法[4],每次实验课下课前预留出固定的时间,进行两两小组配对交流,每3 次课即可完成一轮各小组间的交流,如此既可达到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又可使学生充当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强化学生对人体各局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增加解剖实践操作的时间。在实验课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放解剖实验室,学生通过预约到实验室进行解剖,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线上与带教老师讨论。第三,开展局部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借鉴其他院校成立解剖兴趣小组的经验[5],在实验课结束后开展标本制作竞赛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未操作过的部位制作标本。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能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又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此外,还可以在少数班级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即轮换部位分组操作做法如下:各班分好操作小组后,由学习委员安排小组操作部位轮转表,每次实验课轮换一次操作部位,下课前,模拟临床医生交接班的过程,由操作小组向接手小组进行交接汇报,内容包括操作进度、层次结构、存在的问题等情况,以便接手该部位的小组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同时,学习宋亮等[6]实践教学新评价体系,构建新的评价方式:首先将形成性评价体现在人文教育、任务分工安排、操作前的理论知识准备、问题讨论、交接汇报和实验报告等指标中;其次,实验考核时教师在四个部位上提出问题,每组抽两名学生借助大体老师进行回答。
综上所述,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按部位分组操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体老师紧缺的问题,但对学生均衡掌握人体各局部的知识上仍有欠缺。后续尝试完善该实验教学方式同时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但能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待实践后分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