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西智慧城市建设的探讨

2022-12-30 15:57:28谢春荣何壮彬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4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城镇化智慧

谢春荣,何壮彬

(1.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 智慧城市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1.1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大中小城镇、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城镇化需要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其主要目标不是牺牲农业、粮食和环境,而是以农民为中心,覆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公用事业和经济均等。

1.2 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大数据、自然地理空间数据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的目的、新的方式,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水平。新型智慧城市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智慧社区项目是智慧城市实践的典范并被广泛认可。

1.3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供更强大、更舒适、更快捷的日常生活。而智慧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基础建设的强大驱动力。由于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尚处于探索阶段,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须借助进一步城镇化的推进,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开辟更多的可能性,但也伴随着风险和挑战,要不断调整新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让信息技术和新型智慧城市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项目[1-2]。

2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2.1 缺乏统一规划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大量工程。完成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将全市纳入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但是,中国很多地方,包括小城镇建设,没有统一的智慧城市规划,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信息和数据不一致。

2.2 发展模式陈旧

新型智慧城市的进步离不开智慧产业的支撑点。智能科技、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商业都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做出贡献。众所周知,很多大城市的智慧产业发展趋势缓慢,无法辅助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为完成引进人才、适应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的总体目标,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总体规划,吸引对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贡献的大型企业参与城市规划建设。

2.3 城市基础设施不足

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不足,有的过于庞大,基础设施跟不上,交通系统和功能配套不完善,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发展。信息和交通状况往往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两个最重要的发展支柱。

2.4 城市产业带动能力不足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各行业的支持。总体来说,小城镇的产业经营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如果该市新兴产业增长缓慢,服务业不发达,就会导致该市就业岗位短缺,影响该市吸纳移民的能力。因此,通过增加商业发展机会,吸引城镇人才,加快智慧城市发展,培育城市产业领导力,解决城市就业创业问题。

3 智慧城市建设对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发展更加智慧,创造了许多创新形式和对策,促进文明所必需的和谐、友谊和智慧。实现新型城镇化,需要全面支持智慧城市的关键特征:环境、安全、节能、低碳、环保。新型智慧城市逐步完善城镇化发展基础建设,城镇化发展基础建设应以新型智慧城市为核心模块。中国的发展趋势是新型城镇化,其目标之一是建设智慧城市。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就是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高效提取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城市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这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技术和内容[3]。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西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

怎样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及村落景观也是目前广西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广西亟需建设一个鲜活的样本,为广西美丽乡村建设做示范。结合广西地形和资源特点,以新技术、新材料打造低成本、节能环保的新型住宅,采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在农村房屋设计、乡村综合管理方面提出一条符合广西发展现状的乡村建设理论体系。在“EPC+大数据管理平台”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下,将建造理论体系应用在“南国乡村·农村旅游综合景区”在建项目中,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改进完善,提出适用于广西特点的新农村农房建造模式。

南宁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数字南宁建设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推动数字南宁建设,高新区作为高新时代宜居新城,打造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的智慧城市新模式,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有利于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有利于助推发展高新产业经济。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有待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属性单一,尚未建立统一联动管理,无法提供智能化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需以人为本,加快解决人才就业、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娱乐休闲、医疗卫生、住房养老等问题,提升入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有待升级,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推动新兴产业、改进传统产业,打造多领域互联互通的高端新型产业生态圈。营商环境仍有较大的提升改造空间,为企业入驻和经营提供一站式服务、HR服务、画像服务、激励服务等各类服务,精准帮扶,降低运营成本。城市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缺乏统一的数据中心和综合治理平台,数据资源价值尚未充分发挥,信息共享不充分,跨部门协同工作难,无法实现精细化城市管理。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运营管理有序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经济高端化”的愿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智慧城市应用样板,打造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示范区及数字经济新高地,加快推进一批智慧标杆项目落地实施。结合高新区实际,理清多用户多方面需求,依据建设总目标,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智慧高新园区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内容,勾勒出智慧高新园区基本建设宏伟蓝图,明确提出总体目标企业愿景、重点基本建设和计划进展,明确提出体制机制创新保障体系,为高新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4.1 加强完善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多方合作,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努力,打破不同系统之间的壁垒。政府参与有效解决技术、信息、数据、设备等孤立问题,实现数据共享、资源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作用,认真履行使命,加强工作导向和协调,为综合战略创造良好条件,合作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和州政府完善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有效整合各方发展合作协调机制和试点工作,要定期审查公布、协调解决监督试点过程和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检查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的落实情况[4]。

4.2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一个全面的信息网络安全计划,整合现有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高效全面的信息将使智慧城市安全稳定运行。这包括建立和完善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审查和评估机制,定期发布评估报告以确保信息充分公开,建立和完善入侵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持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根据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灵活运用,数据分析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将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达到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利用移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慧政务等信息技术,随时向城市居民传递信息。城镇化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利用智能技术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满足客户需求。第一时间响应群众和组织,为自己和公司的发展提供贴心服务,切实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4.3 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着力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不断加大对智慧城市的投入。与新加坡等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对投资的关注度相对较低。采取积极的税收财税政策,引导智慧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与科研开发、科技密切相关的平台建设、医疗等民生项目。同时,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让当地居民真正感受到城市的舒适与安全。着力构建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生活相融合的智慧城市发展新模式。在新的城市规划背景下,对于产业链的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等战略性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为产业链指明了更好的规范。新型智慧城市基础建设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下,传统行业将不断创新发展,将智能技术融入全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全产业链,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基于数据分析系统,降低传统行业的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完成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经济状况。同时,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室内空间信息技术等智能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智慧产业应运而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源泉,也为实现产业链体系建设指明了新方向。这也是新型智慧城市低碳排放的结果,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4]。

5 结语

加强智慧城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利用智能技术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总体目标。在新城市主义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建议,而不是简单地专注于技术。新型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将再次引领幸福科技产业潮流,推动信息技术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正确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为城市化发展趋势做出贡献。基于此背景进行分析,大家将重点关注新型智慧城市与城镇化发展的衔接,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转型、城镇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等。在发展新城市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利用不同城市的特点,促进智慧与人文元素的融合。更好地引导新型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定位,完善新型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文化艺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总的来说,要学会理解它们的相似之处,创造它们之间的互动空间,促进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城镇化智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5G——“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有智慧的羊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