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舆论监督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拓展

2022-12-30 03:32:32
视听 2022年10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柯桥

吕 钢

早在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笔者认为,在信息巨量、价值观多元的网络语境下,新闻工作者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舆论监督的要求贯彻到丰富的采编实践中去。就电视媒体而言,要通过不断创新舆论监督的理念、拓展舆论监督的实践,增强主流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话语权,牢牢抓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通过科学、合理的舆论监督,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一、舆论监督要通过协调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拉斯韦尔认为,大众媒介具有守望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等功能。进入新时代后,主流媒体依然具有联系面广的优势,可以利用方方面面的资源,通过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起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因此,电视媒体在舆论监督的具体操作中,应该形成“曝光—回应—解决”的良性循环,而不是激化矛盾,使问题复杂化。电视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终极目标是督促问题的解决。因此,针对久拖不决的问题,电视媒体要抓住不放、持续跟踪,一直到对方落实整改措施为止。

2022年5月以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以下简称“柯桥区”)的一些景区吸引了大量前来露营的游客。但部分游客不仅乱丢垃圾,还违反规定随意在野外用火,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给山林的防火安全留下了隐患。对此,笔者专门来到几个景区进行实地拍摄,还采访了游客、公园的环卫工人和附近的村民。报道播出后,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绍兴市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管理中心不但加强了巡逻力度,还落实了相关的管控措施。笔者认为,电视舆论监督只有以客观事实为报道依据,把维护文明、法治、和谐的社会秩序当作监督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才能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披露,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如今,舆论监督的话语权已不再由主流媒体全权掌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至网络空间的各类传播主体之中,这对电视等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带来了严峻挑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正是由于网络空间的舆论监督存在着事实不清和断章取义等情况,作为权威性与公信力都很强的电视媒体才更有必要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发挥好引导作用,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①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受到信息来源、技术手段、核实环节、发布速度、传播时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流媒体不可能对任何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舆论监督。进入网络时代后,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客体趋向多元化,从而使舆论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此,电视媒体要充分发挥视听兼备的媒介优势,在舆论监督领域开辟一番新天地。

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大多属于深度报道,篇幅长、内容多,因果关系复杂,这就更需要记者进行深入调查。只有广泛取证,收集大量的事实材料,再经过反复的核实,才能增强报道的新闻性、客观性、公正性与社会性,才能在播出后产生轰动效应。笔者认为,可以成为电视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题材一般都具有冲突性、异常性、接近性、敏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容易引发广大观众的密切关注。尤其是涉及民生领域的问题,更需要电视媒体去介入,以促使问题解决。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相继放开,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料问题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柯桥区兼有托管和培育功能的托育市场随之红火起来。然而,根据柯桥区卫健局公布的权威数据,全区仅有3家机构通过备案,其余都是未列入监管范围但实际在从事托育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不但超范围经营,还证照不全,安全隐患非常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柯桥传媒集团的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后,及时推出了题为《婴幼儿托育市场良莠不齐从业机构亟待规范和监管》的电视舆论监督报道。报道播出以后,柯桥区卫健局对全区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公布了《柯桥区托育机构黑白名单》,还通过建立部门联动体系,让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从而促进了当地托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舆论监督要善于从“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这三者的结合点上去寻找典型题材,抓住那些既能反映事件本质,又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报道。舆论监督并不是为揭露而揭露,为批评而批评,而是要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既要考虑到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又要考虑整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通过促进对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解决,树立人民群众的信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②此外,电视记者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必须采用法律允许的手段,一切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去揭露问题和分析问题。这既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需要,也是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需要,更是维护主流媒体权威性与公信力的需要。

二、舆论监督须努力追求积极正面的社会效果

新闻舆论监督除了具有解决问题、社会预警、缓冲矛盾等作用,还能够充当民众的泄气阀,舒缓民众的负面情绪,减少因民众不满、愤懑情绪较多而给社会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③要让舆论监督取得积极正面的社会效果,就要在实施过程中既坚持问题导向,又追求建设性归宿。只有立足民众视角,站稳政治立场,在选题时找准群众期盼的切入点,找到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突破口,才能真正发挥好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④

(一)舆论监督要有大局观

主流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时也要有大局观,在具体操作中要着力推动社会朝着科学、理性、健康、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⑤电视媒体要追求舆论监督积极正面的社会效果,就必须依法监督,明确舆论监督主体、内容、形式、责任,以及监督客体的权利与义务,对公开播发报道中的内容进行严格筛选和过滤,以期获得积极而非消极的社会效果。

(二)舆论监督要有建设性

当前,舆论监督也要追求建设性,并坚持五项原则:一是责任原则,即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现实原则,即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三是专业原则,即坚持新闻专业化操作,注重证据,确保客观公正;四是积极原则,即报道动机和报道效果都应该是积极的;五是干净原则,即采编人员要遵纪守法,严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⑥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目标是一致的。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整个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扶正祛邪、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与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矛盾。

(三)舆论监督要有导向性

舆论监督还要讲究导向性。一是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批评,给人以警示和教育;二是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事例的客观公正理性分析,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三是通过对种种不良现象的大胆揭露,促使有关单位与个人加快整改。当然,舆论监督也有时效性要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并能形成社会舆论强势,否则时过境迁后,舆论监督就会失去功能与价值。⑦而要使舆论监督取得积极正面的社会效果,还必须处理好8种关系,即用事实说话和主观判断的关系、对事和对人的关系、典型的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的关系、批评与改进的关系、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新闻单位和党政部门的关系、舆论监督与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的关系、各方意见的关系。

(四)舆论监督要注重时度效

当前,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对正面效果的强调与追求方面,如批评报道是否合适与恰当。应该基于情境的需要,把握好时度效,而不是片面追求受众的关注度。如果偏颇地去开展关注度很高的批评报道,表面上看起来批评力度非常大,能够瞬间抓住公众的眼球,但这种报道理念和实践,会严重激化公众的负面情绪,从而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⑧用什么来衡量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安定,是否有利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改善党群和政群关系。

三、舆论监督应成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助推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主流媒体要在贯彻这个重大决策时有所作为。就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而言,如何更好地为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成为当前电视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重点应该是关注热点、抓住难点、明确方向,时刻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更加贴切地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

新闻媒体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其所从事的批评性报道实际上也是党指导工作的一种特殊方式。舆论监督没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和其他权力,它的法律基础是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议政权,力量在于公开,通过揭露事实、曝光问题、公开意见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⑨虽然媒体不是法院,记者不是法官,舆论监督并不具备强制力和法律效力,但舆论监督可以通过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公布事实真相、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监督对象形成强大的压力。民间所说的“不怕通报,只怕见报”就是这个道理。

2022年4月下旬以来,随着各行各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柯桥区的各大建设工程项目在抓施工赶进度的同时忽视了对现场扬尘的管理。柯桥传媒集团的记者通过对杭绍台高速(大越路)1标、杭绍台高速(镜水路南沿)2标、杭州中环(轻纺城高架段)三个在建工地的调查采访,发现这三个工地都存在着多种扬尘管理措施缺失的问题,从而导致周边大气PM2.5超标。柯桥传媒集团针对这个问题的电视舆论监督报道内容详实、画面震撼,播出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柯桥区蓝天办蓝天保卫战督查组立即联合建设、交通、城管、环保等多个部门开展整治。⑩

地方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栏目在采制批评报道时,还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监督合力。如笔者在采制舆论监督报道《部分市民随意侵占公共停车资源文明素养有待提升》时,就借助了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公安分局柯桥交警大队的执法力量。在这条电视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借助了执法部门的监督硬权力,不但使采访拍摄得以顺利进行,报道播出后还起到较大的实际作用。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协同治理需要各个社会子系统共同参与、优化结构,才能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⑪实际上,主流媒体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舆论监督的时代背景就是社会协同治理。因此,在不断增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媒介机构要在参与社会治理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发展和完善舆论监督的理念与实践。

要让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成为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助推器,就必须注重舆论监督的建设性。建设性舆论监督是把新闻报道的建设性与党和人民、宪法法律赋予媒体的社会监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在揭露社会问题的同时提供解决方案。与传统的舆论监督相比,建设性舆论监督更加强调媒体的积极性与记者的主观能动性,为主流媒体创新舆论监督方式、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⑫要维护一个社会的正常秩序,既需要“喜鹊”,也离不开“啄木鸟”。啄木鸟在树干上啄出害虫,不是为了把树毁掉,而是为了能让树更加健康地成长。电视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主渠道功能,就必须在日常报道过程中增强公众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舆论监督活动中,通过激发公众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构建社会治理新局面。

在采编实践中,办好富有地方特色的舆论监督栏目,是电视媒体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增强舆论监督实效的最佳路径。柯桥传媒集团自开办《焦点关注》以来,联合职能部门对社会上的一些乱象进行了集中曝光,仅2022年6月就推出了影响较大的多篇舆论监督报道,如《企业危化品储存使用隐患问题多》《密闭场所消防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和《占道经营安全隐患大需疏堵结合治根本》等。这些报道从揭示消防安全隐患入手,对服务当地的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际作用非常明显。

四、结语

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要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就必须创新理念并付诸实践,并根据媒介生态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方法和路径。在当前融合传播的语境下,电视舆论监督报道要扩大影响力,不仅要实行依法监督、科学监督、理性监督、建设性监督,还要拓展传播渠道,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延伸传播,从而让舆论监督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注释:

①董亚东.论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电视舆论监督报道[J].西部广播电视,2021(19):32-35.

②王建国.舆论监督要有积极的效果[J].新闻论坛,2011(06):35.

③康丽琳.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及应对思路[J].新闻研究导刊,2022(08):119-121.

④丰贤胜.有效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策略研究[J].新闻世界,2022(06):15-18.

⑤徐继承,孙愈中.城市电视台舆论监督报道的侧重点[J].新闻战线,2017(01):91-93.

⑥吴湘韩.建设性舆论监督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J].新闻战线,2020(02):16-18.

⑦郑加升.做好新闻舆论监督要着眼于效果[N].云南经济日报,2011-08-02(C06).

⑧冯丙奇.党的舆论监督的沿革与跨越[J].人民论坛,2020(20):94-97.

⑨许静.舆论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234.

⑩范红梅,陈丹梅.创新载体 用新闻舆论监督参与社会治理[J].传媒评论,2021(06):56-57.

⑪谢京弦.党报舆论监督的新角色与价值导向[J].青年记者,2021(22):103-104.

⑫刘虓.以建设性舆论监督有效助力社会治理[J].视听界,2022(03):98-100.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柯桥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柯桥印象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大有可为
传媒评论(2018年9期)2018-12-07 00:37:24
柯桥产业五记
数据链接
风尚江南,打造“时尚柯桥”新名片——“新风尚·新高地”2016柯桥时尚周圆满落幕
绍兴柯桥区服务业发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