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那年,我算是特立独行的。早上没课的时候,我依然坚持早起去图书馆;平时没事,也会选择去参加各种活动。相比每天在寝室睡觉、看连续剧的室友,我的生活还算励志。慢慢地,因为我早起,室友说我吵到了她们,甚至跟我说:“寝室也可以复习,不要去图书馆了。”在我拒绝了她们的建议之后,我被孤立了。
她们三个会一起说我早起声响大,打扰她们睡觉;每次我去图书馆,她们会冷嘲热讽地说我是“好学生”;她们白天睡觉,都会关窗帘关灯,不管我在不在,总是直接忽视我的存在。最开始,我以为真的是我影响她们了,后来我明白了,她们只是在逼我加入她们。
这个世界真有这样的人:在他们不想努力的时候,他们绝不允许你努力;在发现你努力的时候,他们会抱团逼你一起堕落,消耗你。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哪怕被当作“异类”,也没有妥协。
我被身边的人和事打扰心情时,通常有两种解决措施:对于我觉得很重要的事情,我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去解决,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实在解决不了的,我也只会最多给自己两天时间去难过,然后重新投入工作和生活;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我更不会给此事太多机会去消耗自己。
有段时间,我总是被人际关系牵着鼻子走,特别在意一些无谓的东西,被侵蚀却不自知。有个女生不是很喜欢我,跟身边的人说我的坏话。我很在意,也很难过,试图努力去搞好这段关系,但始终没有好起来,最后我被弄得精疲力竭,于是索性就由她去。对于人际关系,我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尊重他人,亲疏随缘。
很多无谓的事情让我烦躁不安的时候,我宁愿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的地方,也不要浪费在一些不值得的小事上,纠结只会让自己被负能量侵蚀。
当室友拉着我聊没有营养而我又不感兴趣的八卦时,我会转身离开去干我的事;当被别人误解而我知道解释没用的时候,我会选择闭口不争辩;当室友一起孤立我说我不合群的时候,我会继续做我该做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你就是一个极度自私、自我的人。”我承认我的确自我,但那不是自私。自我是有主见,不会被一些无谓的事情影响。当别人都选择睡觉的时候,我独自看书、写字,做我想做的事;当大家都想上班领个基本工资时,我积极表现自己、提升自己;当别人会为未发生的某些事担心,我会努力用行动来安抚我的内心。我的自我提升并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我只是很珍惜时间,很热爱我的生活,我只是想停留在更多美好的事情上,害怕被不美好的事情消耗。
若我每天都只为了不被当作异类而讨好别人,做着那些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那我这一辈子过得毫无意义。身为单独的个体,我们有必要对自己负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坚持下去,哪怕周围的人都嘲笑你。或许,那些被嘲笑的梦想,才更值得坚持。
如果可以,请远离那些消耗你的人和事。小说《无声告白》里有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人生那么短暂,诱惑和困难都那么多,我们随时要做好单枪匹马为梦想而战的准备。
(刘英荐自《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