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尽头的灯光

2022-12-29 00:00:00[美]唐纳德·C.高斯杰拉尔德·M.温伯格
青年文摘 2022年20期

瑞士日内瓦湖旁边的群山中,一条长长的汽车隧道刚刚完工。

就在开通之前,总工程师突然想起一件事:她忘了设置一项警示,提醒司机们在进入隧道之前打开车灯。尽管隧道内照明充足,但司机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免因为停电酿成惨剧——深山里极有可能发生这种不测。

于是,人们制作了这样一个警示标志:

前方有隧道,请开启大灯。

警示标志被悬挂在了隧道入口处,然后隧道如期开通了,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问题终于解决了。

从隧道东口出来再往前行驶400米,就到了世界上景色最迷人的休息区,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湖区,美景一览无余。每天都有数百名游客前来欣赏风景,放松身体,可能还会三五结伴来一场有滋有味的野餐。

不过,当游客们神清气爽地回到车上时,总有十来个甚至更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车已经彻底没电了,因为他们下车的时候忘了要关掉车灯。警察总要使尽浑身解数,才能帮他们发动轿车,或者把车辆拖走。游客们怨声载道,发誓回去要告诉他们的朋友,千万不要来瑞士旅游。

这个问题应该由谁来解决?

建筑师、工程师和其他设计师都认为,他们应该对整个工程负责到底。在这个例子中,这位工程师考虑了以下好几种解决方案。

在隧道出口处设置一块标志牌,写上“关闭车灯”,但这样一来,人们在夜间行驶时也会把车灯关掉……

无视目前的状况,顺其自然……哦,不行,问题已经出现了,而且政府认为她没有对工作尽心尽力。

在观景处设置一间充电站,但充电站的维护费用会很高昂,而且如果充电站出了故障,人们会更加恼火。

授权一家私人公司来经营充电站,但这就意味着观景处变成了商业化景区,政府和游客是不会接受的。

在隧道尽头设置一块语言表述更明确的警示牌。

工程师的直觉告诉她,一定有什么办法能写出一段更明确的警示说明。她尝试了几种措辞,最后完成了一个很有瑞士风范的杰作——一段非常严谨的说明: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亮着,请熄灭车灯;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关着,请打开车灯;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关着,请继续让它关着;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亮着,请继续让它亮着。

这段标语如此之长,还用了三种语言!说不定还没等司机读完这条标语,车就已经冲出护栏,被水流卷到湖底了,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工程师放弃了如此复杂的表述,转而采用了另一种办法: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司机,她只需帮助司机们意识到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就够了。总工程师认为,司机是非常愿意解决问题的,只是需要一点小小的提醒。她还认为,司机们不可能是彻头彻尾的傻瓜——如果他们都拿到了驾照的话。我们只需要在隧道尽头设置一块标志牌,写上:

你的灯亮着吗?

如果司机们笨到连这句话都看不明白,那他们遇到的麻烦就不只是电池没电这么简单了。

这块标志牌解决了问题。标语很简洁,所以牌子上写得下好几种语言的译文。总工程师将永远铭记从这段经历中吸取的教训:

如果人们真的开着车灯,一个小小的提醒可能比复杂的解决方案更有效。

(摘自《你的灯亮着吗》,人民邮电出版社,魏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