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素质教育也更加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事业中难以攻克的短板。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尤为重要,是学生迈向整个生活与工作的重要阶梯,也是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方面的现状
(一)教学课堂沉闷无聊,学生缺乏积极性
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大多数的学校中,为了方便管理学生,课堂环境一般沉闷、枯燥。有研究表明,课堂环境的活跃程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间有促进关系。营造好课堂环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知识和明晰数学的条理结构。课堂环境的古板、僵化,使学生难以集中精神学习数学,极易被外界事物影响,致使学生学业退步。
(二)教学方式落后,不适宜现阶段学生的教育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没有意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不适宜如今的学生教育。活跃、有趣的教学方式更适合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是不断地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理解和消化,阻碍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数学学习是漫长而晦涩的过程,需要时间理解,只有让学生自己思考,才能够有所发展。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减弱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阻碍他们的数学学习。
(三)教师忽略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互动缺乏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教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必然要素。但很多教师都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以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被限制。教师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并不了解,一味注重课堂的效率与速度,忽略了课程的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课堂氛围的活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首要目标便是对教学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利用问题调动学生的思考,创设教学情境,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图片、影视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来源、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具象地了解数学知识的魅力,体会数学世界的美妙。
(二)改进教学方式,寻找适宜的教学模式,推进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式明显不适合现在的教学理念。唯有突破传统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改革中寻找最适宜当代学生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能够帮助学生在适合的教学环境中,有效理解小学数学中较难明白的知识,帮助提升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特长和能力。之后,综合学生的整体特点,制订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更需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协助学生完成独立思考能力锻炼的学习计划。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相互沟通,解答学生的疑惑,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在良好的环境下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对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坚持自我和真理,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党延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21(8):15-16.
[2]李晓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0(60):81-82.
[3]梁增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读与写,2021,18(2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