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我国语文教学事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写话教学的效果,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现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于生硬、乏味,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整体教学的质量。要想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强化写话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低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年龄较小,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对未知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参与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知和技能。对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积极优化、革新写话教学方案,为学生构建更具趣味性的写话课堂,让学生的写话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为后续学习、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一、联系现实生活,营造“乐说”氛围
虽然低段学生生活经验、阅历不足,知识储备量不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零,当他们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内心深处会萌发一些想法,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或是得到一些心得、体会。而这些经历实际上就是开启低段学生交流、写话的“钥匙”,教师可以将写话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将学生的经历作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乐说”氛围[1]。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位出色的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学,更应当懂得心理学。”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低段学生乐于展现自我,并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对此,在低段写话教学中,教师不妨创造一个和谐、趣味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长大以后的我”作为回忆、交流的主题,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最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思考。接着,邀请一些学生分享个人的真实想法,如“同学们,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呀?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调动学生说、讲的兴趣和积极性。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十分活跃。有的学生说道:“将来我想当一名画家。我的舅舅就是一位画家,他的画挂在墙上可漂亮了,我也想像他一样画很多漂亮的画。”有的学生说道:“长大后我想当一名消防员,参与救援工作,为社会和祖国贡献一分力量。”还有的学生说道:“长大以后我想当一名医生。经过这次公共卫生事件,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与脆弱,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拯救更多的生命[2]。”当然,学生“才思泉涌”,想法丰富多样,而通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调动学生“乐说”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联想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写话活动的难度比较高,这是因为他们不仅要自主整合语言材料,还要将想说的话以书面文字记录下来,区分于口语表达活动,使写话内容变得流畅、优美,所以一旦脱离小学生的生活,将很难让学生在写话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写话自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写话前期,教师应利用学生熟悉、乐于讨论的生活话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写话活动。在上述“长大以后做什么”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说出了自己的理想,顺利实现了口语表达,那么接下来,教师则可引导学生以写话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理想追求,改变学生的表达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此,则可促使学生主动写话、说话,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基于文本解读,培养“会说”能力
在低段写话趣味教学中,当学生的“乐说”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后,教师有必要适当延伸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将学生的“乐说”逐步转化为“会说”,有效培养学生的“会说”能力。那么,教师应当从何下手呢?对此,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趣味元素利用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对话情境,以此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为写话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打下良好的基础[3]。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内容大致掌握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故事情节抛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你们懂得了哪些道理?”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言之有理即可。有的学生说道:“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亲情无法割舍,我要好好孝顺父母,不与父母分开。”有的学生说道:“原来小蝌蚪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青蛙是小蝌蚪长大后的样子,好神奇呀!”……其他学生陆续点头,表示认可同伴的发言。可见,学生并非不会说,而是没有恰当的时机,也没有良好的平台。在正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建立说的“支点”,让学生“敢说”“会说”,为写话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写话活动往往是与阅读活动相关联的,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原因是:写话需要低年级小学生积累充足的语言材料,而阅读则可达到这一目的,便于学生整理、记忆书面语言文字,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写话;阅读活动便于学生明确掌握书面表达的具体方式,支持学生自主仿写,这将降低写话任务的难度,初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自信,让学生敢说、会说。因此,在低年级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教师应将写话活动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记录阅读所得、仿写文本,初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使其实现有效写话。
三、实施写话训练,提升“善写”技能
在低段写话教学中,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精心设计写话训练,以提升学生“善写”的技能。一方面根据“看图写话”这一形式,指导学生挖掘、解读图片的核心、大意,把握图片给出的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并就此猜想图片中的事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良好锻炼;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故事情节,通过教材中的语句、桥段等,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创作,补充文章的空白[4]。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的教学,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小熊拌嘴时提议,帮小熊分奶酪。在分奶酪时狐狸故意分配不均,最后将整块奶酪吃完的故事。文中结尾处写道:“‘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入手点,引导学生创编后续的故事,如假如小熊捡到的那块奶酪是过期的,那么狐狸吃完整块奶酪后,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小熊又会如何应对呢?狐狸的态度又会是怎样的?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写话”[5]。果然,学生兴趣十分高涨,纷纷展开写话训练。有的学生写道:“吃完整块奶酪后,狐狸得意扬扬,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朝它靠近……”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被发散,逐步形成“能写”“善写”的能力。
在写话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创新写话形式。上述案例是以文本续写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写话能力,使学生在积累了阅读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写话,而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写话,鼓励学生以书面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成长,以不断丰富学生的写话经验。
总而言之,良好的写话教学可以强化小学低段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的难度,为低段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支撑。而在此之前,教师需要时刻遵循“以学生为本”这一宗旨,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出发,构建更具趣味的写话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写话、学会写话。具体来说,可以从“联系现实生活,营造‘乐说’氛围”“基于文本解读,培养‘会说’能力”“实施写话训练,提升‘善写’技能”三个方面入手,使写话课堂绽放更多的光彩,进一步促进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茅丽琴.童心飞扬 趣味写话:低年级写话教学初探[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3):54-55.
[2]左洁.乐说 会说 善写:浅析低年级说话写话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师),2020(5):145.
[3]潘真真.巧借智能化载体 打造“智趣”写话课堂:以统编教材二下《语文园地四·写话》为例谈低段写话教学[J].下一代,2020(2):1.
[4]杨连.浅谈小学低年级趣味写话的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J].读天下(综合),2018(21):201.
[5]张开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趣有效”教法探寻[J].读天下(综合),2019(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