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打造语文现代化教学环境作为己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速语文教学改革进程,提升课堂育人效率,帮助小学生快速融入语文知识学习与拓展活动中去,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时间短、内容精、应用活等优势,引导小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借助微课手段增强自身综合能力,为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优化语文实践过程等助力。
一、微课的特点
(一)时间短
微课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在微课教学课件创设过程中,主要将课程时间控制到5~10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专注力一般维持在10分钟以内,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课件过程中,要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黄金期着手,充分表达所要传授的知识点,促使学生的认知思维得到有效拓展,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因此,微课教学时间短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缓解厌烦心理,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点的探索兴趣,使学生逐步开展语文重难点知识的深入探索学习活动。
(二)内容精
微课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可以有效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总结重要知识点,促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中深入感知语文学科知识的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竞争力,为学生综合性发展提供有利路径,保证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思维得到全面培养,强化小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综合学习能力。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突出内容清晰、关键等优势,能有效节约时间、提升效率,让小学生在精炼、简化、便捷的条件下高效学习语文。
(三)灵活性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可以更加灵活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使用,对于教师编排教学流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师借助微课教学手段合理地优化教学内容,帮助小学生在内容丰富且变化多样的模式下,深入探究语文学科知识点的情感、文化、背景等,让小学生有效提升认知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借助微课视频的灵活、多变特点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从而不断激发小学生乐观学习的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技能,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课程学习体验感,为学生扎实、全面、高效地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强化语文拔高技能奠定坚实基础,彰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全面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一)教师对微课了解不透彻
受到教师认知思维的影响,在具体微课中,教师不能结合具体课程需求系统应用,不了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因此,教师要融合新课改育人目标,合理制订详细的微课教学方案,有效引领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活动,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竞争力。但是,在具体实践教学操作中,教师不能有效还原微课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导致学生在借助微课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教学时,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不能有效发挥微课的真正作用,难以科学开展系统性教学引导活动。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不能借助微课进行有效教学指导,降低学生整体学习动力。
(二)微课加重教师工作负担
微课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强化学科学习认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育人目标任务,有效开展多元化教学辅导活动,借助微课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实践学习活动。但是,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会无形中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因为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备课基础知识部分,又要制作微课课件,这直接导致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数量激增。另外,教师在借助微课教学时,由于对微课教学内容的把控偏差,造成微课内容与实体内容存在重叠问题,导致教师工作降效。
(三)微课应用频率相对较低
小学语文具体教学环节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微课教学应用存在认知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能对微课内容进行系统性学习,进而降低了教师整体应用成效,不能有效凸显微课教学的便捷性、灵活性、实用性等优势。另外,一些语文教师在应用微课中,还会减少微课的应用次数,使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大于微课教学模式,难以做到课程教学模式推陈出新,造成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应用成效不够明显。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新微课应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有效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借助微课教学手段提升实践探索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微课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习惯应用微课开展探索学习活动,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因此,教师要通过创新微课应用方法,激发学生实践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提升注意力、树立自信心、加强学习力、强化自律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借助教学课件让小学生借助多维动画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帮助小学生快速记忆“蚱、嗡、啃、樱……”,并且教师要在微课中以图片的形式,将活灵活现的“蚂蚱、蝴蝶、蜜蜂、樱桃、榆树、倭瓜……”立体展示,促使小学生借助感官思维熟悉课文内容,形成良好的课文阅读架构思想,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全面激发小学生对《祖父的园子》的挖掘兴趣。如在“园子”中,祖父原谅了我的一次又一次“破坏”,在活动中可以看出祖父对我深深的情感,帮助小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意。
(二)创设微课教学情境,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探索学习动力得到拓展,从而彰显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作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科学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有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全面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技能、优化学生创新学习过程,为小学生快速、便捷地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助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村晚》时,在微课教学方法的助力下,小学生通过例文朗读视频,激起小学生对古诗词韵律美的认知,让小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向往的学习之情,积极跟随教师应用微课手段探索古诗词的奥秘,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情感。如教师借助微课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现出乡村的傍晚,优美娴静的乡村傍晚,将“草地、池塘、落日、牧童、黄牛”完美演绎成了一幅“村晚图”,在通读全诗后充分感受诗人对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借助“满、衔、浸”展现了“村晚”的和谐美景;借助“横牛背、信口吹”展现了儿童淘气天真、悠然自得的快乐。
(三)提升微课应用频率,拓展实践应用能力
微课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升微课应用频率,彰显微课的优点与价值,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增强小学生的实践学习综合能力。微课以图片、文字、声音、图像等输出功能展现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挖掘等,有效提升微课应用的频率,促使小学生快速掌握微课应用的方法,提升整体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教师巧妙运用微课教学视频课件,帮助小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诸葛亮是如何借助“东风”进行“草船借箭”的。在微课视频的演示中,完美地诠释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在视频教学课件中,教师借助精彩纷呈的画面,将周瑜如何嫉妒诸葛亮、诸葛亮如何谋划“草船借箭”的细节过程详细展示,最终诸葛亮如期交箭,体现出诸葛亮智谋更胜周瑜,帮助小学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智勇双全的思想认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微课教学模式,有效创新课堂教学环境,拓展教学范围,创新教学路径,促使小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上、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上、语文写作创新能力上进行全面拓展,让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助力,从而不断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与魅力,突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重要价值,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师课堂教学成效。与此同时,借助微课教学手段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是对信息化课堂构建的有效诠释,可以让小学生增强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全面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