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爸爸”

2022-12-29 00:00:00王星宁
军嫂 2022年2期

2013年9月,《军嫂》发表了本文作者王星宁的处女作《长发挽君心》。那时,她是一名大二学生,她的男友汪本龙是一名新战士。之后,她曾在大二、大三两个暑假到本社实习,文字水平不断提高。

大学毕业后,星宁在家乡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些年本龙也从新战士、士官到提干,实现了军旅梦想,而今已是一名连长。作为星宁的“娘家”,本社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生活中有军人家庭常见的两地分居的苦楚,但更多的是知心陪伴的甜蜜。这是星宁第一次在来稿中写到他们的爱情结晶,同样出现了两地分居家庭军娃的共性问题。我们特邀本龙写下感言,为孩子未来理解父亲留下“伏笔”;并请本社特聘心理专家廖蔚就此文中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对更多家庭、读者有所助益。

自2008年3月8日创刊以来,《军嫂》聚焦军人家庭,一路记录军人家庭的酸甜苦辣。很多熟悉的作者、主人公像星宁、本龙一样,在杂志刊发的文章中连续“上演”着他们军恋、军婚的“生活剧”。愿更多军嫂将《军嫂》当作“娘家”,讲出真实动人的故事,一起相伴前行。

“爸爸,你在哪里?”

这个春节,是子衿爸爸入伍9年来,第一次回家过春节,我们一家都很期待。尤其女儿子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次回来的到底是不是“爸爸”?

在2021年国庆假期,女儿小子衿将满2周岁时,子衿的爸爸专门请了10天假,想陪她度过一个难忘的生日。我早打算好了,要带她去她心心念念的长隆动物园。

子衿的爸爸是一名连长,平时很忙,我们一家都十分重视这次难得的团圆。

10月1日,我们娘俩从湖南溆浦坐高铁出发,子衿爸爸从辽宁大连直飞,约好在广东广州会合。

在火车上,子衿异常兴奋,一直问我:“妈妈,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呀?”“大象是什么动物?”

和爸爸通微信视频,她也问个不停:“爸爸,你在哪里?”“爸爸,你什么时候抱宝宝?”……说几句挂掉,挂了再连,乐此不疲,直至她爸爸登机关了手机。

到酒店后,子衿歪着小脑袋,奶声奶气地问我:“妈妈,明天是什么时候?”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又随口期待地喊着:“爸……爸……”

晚上9点多,子衿终于起了睡意。蹦跶了一天,也该累了,但小手还抱着我的手机不肯放,可能是怕错过爸爸的电话吧。

夜里11点多,门铃响了,身着便装的子衿爸爸终于到了。子衿平时睡得特别踏实,这次像是也听到了门铃声。

“爸……爸……”她在睡梦中轻喊一声,又睡着了。

“这不是爸爸”

第二天,“哇……哇……”我被子衿的哭声惊醒,平时小家伙可没有“起床气”,难道是因为到了陌生地方?我还没张口,子衿完全无视身旁的爸爸,提高了哭声:“我要爸爸!”

我与子衿爸爸对视一下,两脸蒙!距离父女俩上次见面快一年了,可连视频、看照片的时候,子矜每次都能准确地找到爸爸,如今人就在身边,怎么会不认识呢?

“宝宝,我就是爸爸。”她爸爸很明确地告诉她。

“这个人不是爸爸!”做了“嘘”的手势,小家伙一下蹦到我的怀里。

2021年10月,王星宁一家

我问她:“这不是爸爸,那爸爸在哪儿呀?”

“妈妈,爸爸在手机里!”小家伙有点着急,脸也红了,指着手机屏幕上我们仨的合照,努力地和我确认。

我心里“咯噔”一下,估计她爸爸心里也不好受。

“子衿,我是爸爸,我从手机里‘走出来’找你玩了,陪你去动物园,好吗?”

“动物园?妈妈!我们去动物园!”

两岁的小屁孩也太好哄了!一听去动物园,她两只眼睛放光!

“这个爸爸好玩”

到了长隆动物园门口,子衿的兴奋溢于言表!她在我怀里,不停地往上蹿:“妈妈,看!动物园!”

子衿爸爸去买门票的时候,我又跟她念叨:“宝宝,这个人就是你爸爸!”她打断了我:“妈妈,这不是爸爸。”一路上,她也不愿让爸爸抱。

在动物园里,子衿欢快得不行。“哇!快看!长颈鹿!大象!”……在看“老虎跳水”表演时,游客太多,在我怀里高度不够,小家伙看不到,只好同意让爸爸抱着去前排看。

不知道是不是老虎跳水太过精彩,没一会儿,小家伙竟然骑在爸爸的肩膀上了。而后,父女两人就维持这个姿势在动物园里到处参观、玩耍。园里的动物表演、互动游戏更是一个没错过。游园表演的时候,骑在爸爸肩膀上的小人儿跟人偶有互动,乐得“哈哈哈”。

“爸爸,吃!”我们吃饭的时候,子衿竟然喊了“爸爸”。

她爸爸激动得差点把饭店桌子给弄倒。

“谢谢宝宝!”他说话都带着颤音。

吃完饭,小家伙又坐到我身边,在我耳边说:“妈妈,这个爸爸好玩!不要那个爸爸了!”

小家伙的逻辑,如果你不仔细想想,一时还理解不了。原来她是觉得今天陪她的“这个爸爸”很好玩,不想要手机里的“那个爸爸”。

她爸爸则因为小子衿夸他好玩,激动得无以言表。

2022年2月,王星宁一家

“爸爸,这是我爸爸!”

几天的陪伴,子衿渐渐接受了爸爸,至少肯让他抱了,但是偶尔还是会跟我说“这个爸爸好玩,那个爸爸不好玩”之类的话,弄得她爸爸哭笑不得。

10月3日,我们从长隆动物园回宾馆的路上,子矜非常快乐。我用手机准备回复微信,她指着其中一个头像对我说:“爸爸,这是我爸爸!”然后不依不饶地要和爸爸视频。

手机视频接通,子衿看看手机,又看看身边的爸爸,发现“这个爸爸”竟然出现在手机里。我心想,这下应该认出来了吧。

不承想,她“哇”地一声大哭:“不要这个爸爸!我要那个爸爸!”我哄了好久,也没用。

此后,只要她爸爸靠近,子衿就不停地用手拍打他,甚至咬他。她爸爸也不躲,一连被咬十几口。咬累了、哭够了,子衿终于歇了,在我怀里抽泣着,嘴里还时不时说:“不要爸——爸——!”

她以为“这个爸爸”把她手机里的“那个爸爸”赶走了。

10天假期转瞬即逝,她爸爸回部队了。子衿接通视频,看到穿着军装的熟悉的爸爸,蹦蹦跳跳朝我奔过来:“妈妈,看!是爸爸!”

子衿对手机那头的爸爸的爱,我看了都羡慕。

她爸爸回来团聚后,她的反应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让她的小脑袋转过弯来:那个活生生站在她面前的人,就是她心心念念的爸爸。

她爸爸倒是想得开,只说随便她吧。

…………

2022年1月28日,她爸爸如期休假到家,2月6日按时归队。在这10天时间的相聚中,子衿对他热情了很多,也不再排斥,只是偶尔“无视”在身边的爸爸,问我:“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跟爸爸打电话?”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可能,这就是小军娃必须要面临的成长!就像她爸爸说的,一切交给时间,让她自己去慢慢理解吧。

(作者丈夫单位:31697部队)

主人公感言

子衿,从你呱呱坠地到现在满地撒欢,作为爸爸,我陪伴在你身边的时间总共仅几十天。你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叫爸爸……我都没能现场见证,爸爸是不合格的。

每次听你说“不要爸爸”,我心里都是酸酸的,充满了歉意。爸爸也想每天能陪在你的身边,也想见证你一点一滴的成长,但是爸爸身上还有更重要的责任。有时候,爸爸希望时间能过得再快一点,你能更快地长大,能更早地理解爸爸,能够将“两个爸爸”合二为一。

——王星宁丈夫汪本龙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