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心“拳”意育英才

2022-12-29 00:00:00王嫣睿任运佳蒋琬
军嫂 2022年2期

2021年11月,祝林芳为学员示范跆拳道动作

2022年1月19日,陆军第四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颁奖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10名官兵获此殊荣。当女上校祝林芳上台领奖时,现场掌声格外热烈。

祝林芳,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军事体育教研室教员。2021年7月,祝林芳执裁东京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她是跆拳道项目中唯一一名中国现役军人,39场执裁零失误。同年9月,她担任第14届全国运动会跆拳道项目技术代表。祝林芳声名远扬,但她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普通的军人、老师、习武者,时刻准备为国出征。

传奇冠军

1982年9月,祝林芳出生在河南滑县一户普通人家,从小体弱多病。上初一那年,她还得了脑膜炎,连续两周吃啥吐啥,医院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当时,学校里有名同学也患了脑膜炎,不幸病故。相同的病例让祝林芳家人更加担心,但她的父母不放弃求医,她自己也以顽强的意志支撑,最终奇迹般痊愈,但也落下了持续3年情绪一激动就发高烧的后遗症。

从小学到高中,祝林芳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上心仪大学不成问题。但谁也想不到,1997年,一次临时之旅却成为她一生的转折点。一天,她一个练习自行车项目的初中同学要参加武汉体育学院跆拳道队的选拔,希望她能陪同,帮忙提提包、鼓鼓劲。到了选拔现场,河南省体育局领导觉得祝林芳样子机灵,示意她上台试试。从未练过跆拳道的祝林芳第一次上台,面对专业对手的凌厉攻势,她本能地快速躲闪,第一场下来竟然没被打到。教练叫她再来一场,第二场依旧有惊无险,她仍然稳稳站在台上。

祝林芳的快速反应能力让教练如获至宝,教练示意她再展示一下劈叉动作,她竟也轻松地完成。选拔人员当即说:“是块好料子,来我们学校吧,我们破格录取你!”就这样,祝林芳进入了武汉体育学院该校跆拳道专业队。

进入专业队,意味着人生路要有巨大的转变。尤其是对于一个娇弱多病的孩子来说,从事专业体育是莫大的挑战。祝林芳的父母和老师都极力反对,但能够进入专业队并获得全国比赛的前三名,就有机会免试上大学的规定让她坚持自己的决定,而且教练那句“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话,更让她坚定了信念。

1997年9月进入专业队后,祝林芳每天上午学习高二水平的文化课,下午接受韩国教练的“魔鬼式”训练。她每天要成千上万次踢腿,进行400米、800米冲刺,马拉松越野跑……祝林芳常被安排和男队员一样的训练量,尽管有时身体吃不消,但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祝林芳很努力,但真正实战对抗起来却失误连连,那时她感到自己并不是练跆拳道的料,加之文化课考试总能轻松拿到满分,她开始怀疑当初的决定,觉得还是应该回到之前的学校去上学。就在祝林芳犹豫不定时,传来“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精英赛”即将举办的消息,在教练的建议下,她以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运动学校预科生的身份报名参加。她给自己最后选择机会:成功就继续练习跆拳道,失败就回老家上学。4天的比赛时间,祝林芳被安排在最后一天。她缺乏比赛经验,就主动仔细观察其他运动员比赛,从中领悟实战技巧和方法。最终,她以黑马之势击败了当时获得过全国前三名的所有对手,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全国跆拳道冠军。

这一次成功距祝林芳开始练习跆拳道才一年多时间,夺冠也给了她极大信心,给了亲友莫大惊喜。她更加勤奋训练,向国际赛场发起了冲击。1999年8月,祝林芳参加在河南老家举办的全国跆拳道锦标赛,获得51公斤级冠军,再次拿下全国冠军。

精武“教头”

祝林芳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受父亲影响,她心里从小埋下参军报国的种子。1999年,小有名气的祝林芳被特招入伍到原解放军体育学院八一跆拳道队。

“第一次参观队史馆,仰望一座座奖杯、一面面锦旗,我的内心极度震撼。”那一刻,祝林芳立下“坚定报国志,青山不相移”的誓言。

信念一旦植根心底,便会迸发出无穷力量。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雨雪风霜,祝林芳每天早起一小时练基本功;日常训练,她主动“加餐”,经常请男队员陪练,向男队员“叫板”;为增强耐力和爆发力,她每天100米、400米、800米各3次“打底”,万米长跑是每周的固定课目。

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2000年,祝林芳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第12届世界军人跆拳道锦标赛。在右膝关节损伤、左脚骨折等伤病折磨下,她咬牙坚持。第一场的对手是俄罗斯名将诺斯科娃,她曾8次获得世界杯、世锦赛冠军。祝林芳初登世界擂台,即遇强敌。诺斯科娃攻势迅猛,特别是近身,防不胜防,祝林芳连续失分。但她并不着急,比赛进入第3局,祝林芳瞅准了对方习惯性后退的时机,用她擅长的旋转踢技术频频得分。祝林芳越战越勇,最终以6∶5险胜对手。这次比赛祝林芳使用了以往女运动员很少用的高难度技术,她因此获得了“最佳女运动员奖”。

走上领奖台,雄壮的国歌声在耳边响起,昔日的伤痛苦累一幕幕涌上心头,祝林芳的泪水夺眶而出——亲爱的祖国、我挚爱的军队,为荣誉我愿拼战到底!

凭借过人天赋和百倍努力,她先后5次获世界冠军、5次获全国冠军,成为跆拳道赛场的“金牌收割机”。在斩获一个又一个冠军头衔后,各种诱惑也接踵而来。抉择面前,祝林芳始终把军队所需置于心中最高位置。

2008年,祝林芳从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研究生毕业时,多家知名高校向她伸出“橄榄枝”,均许以高薪、劝其转业,但她不改初心、不为所动,毅然选择留校任教。2017年,根据上级部署,学院主体从广东广州迁往经济欠发达地区,她主动申请到新校区工作。

祝林芳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她的拼命不仅在赛场,更在三尺讲台上。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向部队输送更多优质特战人才,祝林芳先后研读数百部专业书籍,业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阅读、搜集学科前沿知识,为钻研教学理论和训练方法,常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祝林芳主编、参与完成《军事体育教学法》《跆拳道入门》《军事体育基础体能》等9部教材,独立发表《新规则对世界跆拳道技术的影响研究》等8篇论文,主持、参与《陆军特色军事体育训练课目体系构建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有力助推军队体能训练效益。

生活中,学员亲切地称祝林芳“好大姐”“兵妈妈”,训练场上却叫她“催命”教员,学员动作不规范必须重来,反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逼着学员突破自己。从教15年来,祝林芳带出一大批特战英才充实到基层部队一线。

奥运梦想

2021年夏天,在东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级决赛场上,祝林芳作为裁判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克罗地亚选手耶利奇与英国选手威廉姆斯展开激烈角逐。祝林芳如影随形,寻找最佳裁判视角,洞悉每处细节。

比赛第三节最后14秒,红方选手违规拉拽,祝林芳一个箭步上前,果断叫停,迅速做出判罚,红方申请录像审议。经现场录像回放,红方确实存在违规行为。

祝林芳执裁的专业性无需质疑。从运动员身份退役后,她努力自学,先后于2006年、2009年考取国家级和国际级裁判员资格。在2019年5月曼彻斯特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她以上场率最高、执裁最精准的优异表现,获得赛事唯一的“最佳女裁判奖”,也是中国国际级裁判员自1995年执裁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以来,首次获此项殊荣。

为能够执裁东京奥运会,祝林芳拼了。2017年至2021年,她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每晚回到家,不论多晚都要练习半小时裁判手势。从2019年1月到东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东京奥组委历时两年半组织开展裁判员选拔。历经3轮淘汰选拔和多次理论规则、得分判断等7项综合执裁能力素质考核,最终,祝林芳从201个国家和地区入围的3600名优秀跆拳道国际裁判中脱颖而出,成为东京奥运会跆拳道30名裁判之一,也是跆拳道项目唯一一名现役军人裁判。在奥运赛场,她39场执裁零失误,获奥组委和各国参赛队一致好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风采。

2020年以来,在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的背景下,祝林芳不惧个人安危,在遵守国家、军队防疫要求,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逆行出征美洲、欧洲各项赛事,在跆拳道世锦赛、世界杯、世界大奖赛等重大赛事中担任主裁判,累计参加35次国际奥运赛事积分赛和8次国际裁判培训,以高超的执裁水准“惊艳了世界”。

很少有人知道,祝林芳的膝盖上常常缠满了胶布。原来,为了备战东京奥运会,祝林芳推迟了膝关节置换手术。她于2001年、2004年先后做了踝关节韧带重建、膝关节手术。2018年,运动员时期的旧伤加上近年上千场次执裁,祝林芳膝关节病痛加重。医生建议祝林芳尽早做膝关节置换手术。“参加奥运会执裁既是责任,又是梦想。为了使命和荣誉,再大的伤痛和困难,我都能够坚持下来。”祝林芳说。

2021年7月,祝林芳一家

如今,祝林芳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基本磨损殆尽、软骨磨损3至4级,相当于80多岁老人的关节。每天钻心的疼痛使她无法入眠,必须吃止痛片才能睡着。

2022年1月21日,祝林芳参加陆军第四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颁奖仪式归来当天,就到医院针灸理疗,经医生诊断,她左腿萎缩,右腿肿胀。多年来,她为了完成各项比赛,先后7次推迟手术。“是国家培养了我,能为国家增光添彩,我义不容辞!”祝林芳说。

幸福家庭

荣誉等身,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祝林芳其实是一位身材纤瘦、外形娇美、知性智慧的女性。她坦言,之所以自己事业有成,与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分不开。

祝林芳的爱人叫佟亮,1997年从国家队退役后,成为广东省跆拳道队的教练。祝林芳被引进到广东省队时与佟亮相识。2001年祝林芳做手术,佟亮主动到医院陪护照顾。佟亮是第一个走进祝林芳世界的男人,她被佟亮的热情感动,并与他相恋。共同的职业,让二人经常切磋武艺、惺惺相惜。二人经历6年异地恋的考验,在2007年走进婚姻殿堂,2012年女儿佟明灿出生。

说起佟亮,祝林芳满脸洋溢着幸福。他是一个十分疼爱老婆的人,无论他在何地,工作有多么繁忙,每天坚持和祝林芳视频通话、嘘寒问暖,时不时送些爱心小礼物。只要是祝林芳认定的事,他都全力支持。作为专业队教练,他经常组织队员与祝林芳师生进行交流,共同进步。

“文武双全”的女儿佟明灿是这个家庭的骄傲,她在继承父母跆拳道天赋的同时,在书画方面也很有天分,2020年7月,年仅8岁的佟明灿就在广东省某少年宫举办了个人书画展,2021年获得某媒体举办的“新时代出彩少年”全国性活动的市级金奖。2020年首次参加跆拳道比赛,就获得了“世界跆拳道大满贯道馆赛”女子幼儿组19公斤级冠军和“最佳技术奖”。在此次夺冠之前,佟明灿从4岁半开始一直坚持每天训练,那年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她知道,比赛就是要不她赢、要不她输,要好好面对。祝林芳说:“我只是给她提供了一个平台,最重要的还是她自己去努力,去感悟。”

虽然佟亮、祝林芳夫妇工作繁忙,教育孩子时间不多,但他们雷厉风行的作风熏陶了女儿,佟明灿早早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十分积极、认真。祝林芳认为,孩子的文化学习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重要。

有人问祝林芳,为什么这么拼?

祝林芳总是平静地说:“只要能有机会代表中国站在国际赛场上,我都会全力以赴,盼望为国争光!希望我带的孩子们、学员们能全面发展,他们是伟大祖国的未来!”

(作者单位: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编辑/朱德华

祝林芳,女,汉族,河南滑县人,1982年9月出生,1999年6月入伍,2002年6月入党,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军事体育教研室教员。在跆拳道项目上先后夺得5次世界冠军、6次全国冠军,5次获得国际重大赛事“最佳女裁判”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获评解放军全军十佳运动员、陆军第四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荣立二等功6次、三等功2次。